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中國有一句俗語:“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多,路子寬,辦起事來就比較容易;

卡耐基也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專業知識,85%取決於人脈關係。”

做小事需要人脈,做大事也需要人脈,因此人脈成為所有人都競相追逐的對象,甚至種種跡象都表明: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人脈。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事實上,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本,任何社交都不能換來有用的人脈;

周靖添曾經說過:“人脈事實上是人與人之間不同利益交換的通道,這些通道容易建立卻難以維護。

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如果你不夠優秀,人脈往往是不值錢的。

朋友多,不等於人脈廣

上大學的時候,在社團認識一個朋友,他每天除了上課的時間幾乎都是和朋友們在一起,活動、聚餐、KTV,哪哪都有他。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不管參加什麼活動,逢人就去要微信、電話,搭訕說話;

聚餐的時候,大大咧咧,所有的話題都能接上,說個人他都知道,時不時的說:我也有一個朋友,有多厲害,他認識誰誰誰。”

大家都對他的“話多”印象深刻,面上也算過的去;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平時各種參賽作品、期末考核硬核作業,儘管他什麼都不太做,但大家看在都是同學的份上,還是帶上他;

可是後來,搭理他的人越來越少了,一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標要做,二是大家都認清了這個人,有意識的漸漸疏遠;

沒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只會請求別人的幫助,明明是一個團隊的事情卻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只有源源不斷的廢話;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與其為伍;

最後,畢業設計三人一組,也將他踢出了“群聊”;其他兩人向老師申請一組。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儘管朋友圈有上千的好友,又有什麼用呢?

朋友多並不代表人脈廣。

人際交往的原則是:有舍才有得,只有你幫助了別人,對方才會幫助你。

互幫互助的人脈才會越走越長遠。

莫把朋友當人脈

很多人喜歡把朋友和人脈混為一談,認為朋友完全可以當做人脈;

我想說,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

朋友和人脈兩者在本質上截然不同;朋友是用來交心的;而人脈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一種目的而相互利用的人;

一個是感情層次上的剛需,一個是利益層次上的剛需;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年輕的時候需要的是朋友還是人脈?”

贊同最多的一條答案是:友情是何時消失的,從被人當做人脈的那一刻起

這說明大部分人還是十分介意把朋友當成利益的工具;

前幾天我的大學同學萌萌打電話跟我抱怨說。她高中有個朋友平時真的是八百年不聯繫的那種,但是一聯繫就要你幫忙;套路一般就是:先寒暄幾句,問這問那,最後才切入想讓你幫忙的正題,有時候讓你幫他p個圖,有時候讓做個PPT,有時候問你有沒有計劃方案;如果你說沒時間,她還抱怨你,說:“又不是多難,一會兒就做完了,用不了多長時間。”

有一次她很好的同事需要剪輯段視頻,要萌萌幫忙做,被萌萌委婉的拒絕了;後來,她們就再也沒有聯繫過。

萌萌說:“也沒有多大的事,就是心裡超級不爽”

其實,我特別能理解萌萌;

你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而我也不是你在職場交朋友互通利益的砝碼;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任何一個真心把你當朋友的人,都會考慮到你的感受和情況;他們都會非常珍惜珍惜自己開口求人的機會。

因為他們明白求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那些大事小事都想讓別人幫忙的人往往都是自私的;

當你把朋友當做人脈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有朋友來了。

朋友雖然可以當成人脈來發展,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能力;沒有誰是甘願一直付出的哪一方。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建立人脈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勢力和高度

人脈的確卻對自己的前途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人脈的廣泛和穩定往往是有前提的,你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說白了也就是你得有“利用價值”,

如果缺少這一點,你所擁有的人脈通常都是不可靠的;

社交圈子裡有“可交換系數”這一說法,即:你的可交換系數越大,找你社交的人也就越多,人脈就會越廣。

當然如果你除了社交一無是處,那所謂的人脈就是無用的;

只要當你自身達到一定的層次,才有人願意主動與你結識;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人脈不是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一個人的可交換價值越大,社交就越大;層次越高,社交的圈子就越高;

即使某一天你落魄了,也會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你要清楚的明白,救你的是你的一身的能力;

因此,當你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就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社交應酬,擴展人脈,那些社交其實是沒有價值的。

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別一味的追求人脈,要把自己變成人脈

與其做無用功,不如多花時間學些知識技能,多讀一些書,提升自己的高度,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旁人才會重視你,才會被你吸引;

畢竟,這是一個看實力的年代。

我的人脈是假的:沒有等價的資本,任何社交都換不來有用的人脈

隔壁公司的小林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主任,個性要強,典型的工作狂,但是她人脈很廣,認識很多公司級的大人物,跟同事的人關係很好,有什麼忙大家都去幫;很多人都佩服她的為人處事的社交能力;

於是大家都明裡暗裡都向他請教,如何社交;

她說:其實也沒有刻意的去結交朋友,也沒有逢人就去要微信;剛進入職場的時候自己也是一名小白,很多設計作品主任都看不上,所以就去了簡學學習;那時候真的只知道工作和學習,只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得到領導的認可;

後來自己的設計作品和方案得到主任和經理的認可;能力越來越高,就受到了提拔和推薦;人脈就越來越廣了;

現在,小林還開了淘寶店鋪作為副業,平常也不需要自己打理,收入還算穩定;

事實證明,願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多了!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梭倫曾說過 :“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

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實力,才是最好的人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