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迴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作者:武小五(富書主筆)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你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

2003年,《金粉世家》播出,陳坤飾演金燕西,一夜爆紅。

成名後不久,陳坤去參加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後臺遇見一位在影壇很有地位的女演員。

陳坤走過去主動打招呼:“你好,我是陳坤,很高興認識你。”

陳坤的熱情換來的是冷漠的回應,女演員瞥了陳坤一眼,冷冷地說了一個字“嗯”,然後便轉身去同別人打招呼去了。

那一聲“嗯”,讓陳坤覺得很冷。這件事讓他記恨了很長時間,那種刻骨銘心的憤怒一直憋在他的心裡。

幾年後,陳坤憑著努力在圈內成績越來越大。在一個頒獎典禮上,他又遇到了那位曾經傷了他的女演員。

這一次,女演員主動上前,熱情地同他打招呼。兩人愉快地交談,很是投機。

陳坤說起了幾年前的那件事,女演員真誠地說:

那時候你有什麼,只不過憑人氣躥紅,沒有實力,沒有成績,演技很差,在我看來就是個靠臉蛋和運氣成名的空架子,我從心底看不起那樣的人。

而現在,我看到了你是一個演技很好,又很踏實的演員。

其實,陳坤心裡早已明白,一個演員如果想在業內獲得足夠的尊重,一定要靠實力靠成績說話。

得不到尊重和肯定,是因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網絡作家羲和清零在《助理建築師》中說:“人脈固然重要,都比不上自身實力更重要,因為實力才是交朋友的資本,否則即便有人脈也是白搭。”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陳坤的經歷,為這句話作了生動的註腳。

當他實力不濟時,女演員送上的是輕視和冷落;當他演技提升後,女演員改變態度,送上的是熱情示好和讚賞。

真正讓對方主動改變態度的,不是對方本人,而是陳坤,是他及時將遭遇冷遇而產生的憤怒變成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有人說,社交的基本原則,是價值交換,如果你沒有實力,無法給對方提供價值,是沒有人在乎你的存在的。

你是什麼層次的人,就會結交到什麼層次的人。你的實力強,你交往的圈子才會有高度。

一個人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他的態度。當對方送上冷眼,別總是抱怨人家不尊重你,而要多反思自己實力是否行,是否有讓對方認可的價值和資本。

你的社交價值高了,別人自然會向你發放“社交貨幣”,願意與你為伍。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

最近在看文友夏文芳的新書《聰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只想走捷徑》;

書中有一句話我很贊同:

人脈的強大,建立在個人強大的基礎上。如果你不夠優秀,所謂的人脈就是笑話;如果能力夠強,人脈就只是錦上添花。

曾看到網友小七分享自己的故事。

剛畢業的時候,因為工作原因,小七有了接觸許多有名氣大V的機會,獲得了他們的聯繫方式。

逢年過節,她就給這些大V打電話或發微信問好,平時有事沒事就到他們的朋友圈留言、點贊。

前年,小七從公司辭職,決心要做自己的公眾號。當她請求這些大V幫忙做宣傳的時候,卻因為文章的質量欠佳,頻頻被拒。

而那個當年跟她一同實習,每天都專注研究怎樣寫出爆文的同事,卻接連寫出了十萬加,開始自主創業了。

讓小七更為鬱悶的是,那些拒絕轉載自己文章的大V,卻接二連三主動聯繫了那位同事,接受了她的一篇篇十萬加。

這番打臉,讓小七最終看清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認識誰從來都不是人脈,誰想主動來認識你才是。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越強大,世界越溫柔”,寫作是如此,其他社會交往也是如此。

說一千道一萬,實力才是硬道理,你不優秀,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你若足夠優秀,自然會有貴人伸手相助。

人脈是建立在自己實力基礎上的,你沒有實力,還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那就屬於“很傻很天真”了。

你實力強了,能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價值,自然別人會回報你更好的態度、機會和資源。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人脈不是追求來的,而是靠實力吸引來的

看過有關樂嘉的一個故事。

樂嘉剛開始做培訓工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他意識到,自己必須每天堅持學習,充實自己,並通過寫博客、寫書來擴大知名度。

一次,他讓一位朋友介紹他去見一個老闆,想承攬對方公司的培訓業務。

那位老闆看到他後,冷冷地說:“像你這樣大學都沒讀過的光頭,有什麼資格給我們講課?”

這句話讓樂嘉很受打擊。出來後,朋友安慰他說:“別生氣,走,我請你喝酒,咱一醉解千愁!”

樂嘉卻推卻了朋友的好意:“不了,我還得回去看書、寫博客。”

朋友驚訝地說:“剛受了這樣的氣,你還有心情看書?”

樂嘉說:“已經受了這樣的打擊,如果還不努力,就更被人瞧不起了。”

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學習,堅持寫作,知名度漸漸提高,被《非誠勿擾》節目組看中,從此家喻戶曉,《老公看你的》《不見不散》《超級演說家》等各種“出境”的機會也便源源不斷地到來。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社會學家霍斯曼曾經說過:“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一個人的人脈,其實是建立在價值交換之上的。只有當你有被利用價值的時候,別人才願意跟你建立起人脈關係。

這話雖然看起來很功利、聽起來很扎心,但卻很真實。這個社會很現實,很多人喜歡錦上添花,極少人才會雪中送炭。

人脈從來不是刻意追求就能獲得的,而是靠實力吸引來的。

有人說得更形象:“圈子就像一塊磁鐵,如果你是一塊木頭,那你怎麼融也融不進去。如果你是一塊鐵,不需要你費多大力,圈子就會把你吸進去。”

這裡的“木頭”和“鐵”,代表的就是一個人實力的高低。

你實力強了,價值大了,自然會吸引到優秀的人,融入到更高端的圈子,獲得更大的回報。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社交價值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白痴效應”,指的是當別人認為你是站在與他們不同社會高度的異類時,就會自然而然減少與你過多的接觸。

在他們看來,與比自己實力差的人交流,會被拉低實力。

這個理論其實也印證了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三觀不同,當然不必強融;實力不同,同樣也不必強融。

當你實力不行時,即使硬擠進高端的的圈子,別人也不會認可你、接納你,你面對的只有尷尬和難受。

當你有實力、值錢了,水到渠成,自然有圈子歡迎你進入。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條社交規則不會變: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社交價值。

面對輕視和冷遇,不怨恨不逃避,不斷精進自己的實力,關鍵時刻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讓對方由衷地信服你、敬佩你、歡迎你。

這才是強者應有的表現,這才是智者當有的作為。

陳坤熱情招呼換來冷漠回應: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作者簡介:武小五,富書主筆,身處濱海小城,心觀大千世界;幹著嚴肅的工作,寫點輕鬆的文字,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