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內聖外王的?

靈遁者國學智慧


蓋《中庸》為天下最高之原理,《大學》為天下最高之原則。中庸多言道,重於內聖,是存養、省察自己的法要;大學多言德,重於外王,是立身、治世、化人之大道。兩者合一併進,不可偏廢,是故“學、庸”乃是天下之大經,聖人之大本,人生為人處世之大法,不論智、愚、老、幼,人人均當研究之必要。

內聖”是明明德,自誠明謂之性,其性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能載物,高明所以能覆物,悠遠所以能成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遠無窮,是以故,不教而彰,不動而變,無為而成。是以君子動而世,則為天下法;言而世,則為天下則。遠之而有望,近之而不厭,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過惡。

“外王”為親民,自明誠謂之教,其教之有曲,有曲則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惟天下之至誠,乃為之化也,能轉輪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法,明天地之化育,此乃聖賢動化之極也。

體心內聖,道可修;體心外王,可全德。內聖外王並進,則道果可證矣。


真一道子


內修身成聖人,外平(治理)天下為王


一鹽九錢置地五餉


如何理解儒家的“內聖外王” 之道?

歷來被儒家奉為修身終極目標的“內聖外王”之境界:聖人能夠契合造化的靈妙,依照天地的和諧和完善,以通達萬物的自然本性,對宇宙人生的變化和根源作全面、整體性的體驗;依據其純樸的自然道德本性,通達萬物性情而順其自然的變化法則,才能成就"外王”之霸。

"內聖外王”一語,最早見於道家《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後來,儒家用它來表述人生理想;所謂“內聖”,即指主體心性修養方面的要求,以達到仁、聖境界為極限;所謂“外王”,是指社會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實現王道、仁政為目標。

在儒家的經典著作《周易》裡面中講“進德修業”,是指進益道德的“內聖”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業,這便是“內聖外王"思想發生的雛型。

《禮記·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治國,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以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內聖”就是通過一整套嚴格的精氣神意的修煉而證悟宇宙本體。孔子言:“所謂大聖者,知通大道應變而無窮,辯乎萬物之情性者也”。“不出戶知天下,不窺視而見天道,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內聖“即是人之體內智慧的開發修養。 “外王”則是掌握身形之外的各種文化知識,把握物質世界中的各種規律,對宏觀世界的撐控。

在儒家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國富民強。

所以,中國歷史上儒家的“內聖”與“外王”在國學中是辯證的統一。儒家把內心的道德修養與外在的政治實踐融為一體,建構了一種獨特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強調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重視自身修行,才能強大外部社會制度的建設與改善。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我們有著獨具特色的“內聖外王”之學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