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无字碑”,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用户6770110375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最终又坐上皇上宝座,建立大周朝。她是一个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老的皇帝。当然也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武则天的伟大毋庸置疑。她在位期间,促进经济发展,稳定边疆形势,推动文化发展,打击保守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等等,这都是她的卓越功勋。

  但是,她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凶残的一面。为了巩固地位,她亲手杀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曾废黜太子。不仅如此,还逼得太子在放逐地自杀,这就是李贤。

  她并未像其他统治者那样,在死后要立一块石碑歌颂功德。她给自己立的是一块无字碑,上面没有只言片语。而这也成了专家纷纷探讨的主题,她为什么不在碑文上刻字呢?

武则天的陵墓,上面根本没有一点标志物,看上去是那样的平凡。
墓前有两块高度相同的石碑,大约有6米左右。西面就是“述圣碑”,这是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这是由武则天做撰文,唐中宗书写的。

那赫赫有名的“无字碑”,它是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的,看上去要比唐高宗的宽一点。它的碑头是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还雕刻着天云龙纹做装饰。而碑座就是用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刻画而成的。可以看出它的雕工是很精细的,相比之下,高宗的碑文也无如此这般精雕细琢了。


但是,一个如此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上,却没有刻一个字。留给后人了一块无字碑,任他们评价自己的功过是非。武则天的一生,她是伟大的,却也是悲壮的,到晚年更是凄凉的,这样一位伟人就长眠在此,那无字碑也是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了,心中百感交集。

对于武则天留下的这个无字丰碑,外界有多种揣测。对于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诗人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的“七圣”之一,但她也是恶评如潮。

1、太过功高德大

  这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武则天本人自以为她的功过太高了,已经超过了文字所能表述的范围。因此,就干脆什么都不写,反而更能彰显出其风采。 


2、罪孽深重

  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生前做过太多歹毒的事情。杀害了不知多少人,可谓是罪孽深重。在她反复思量过后,觉得还是不写碑文的好,省得招世人的辱骂。由此也可看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是出于这种原因的话,那么这种做法无疑的聪明之举。她并非是一个冷血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深感愧疚。她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还给李家,因此就留下了无字碑以当救赎。


外星人保尔62


无字胜有字,雄才大略任人为贤,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任后世评叙吧?勿庸致疑武则天有杰岀的政治治国理政能力,为多少男儿骚客甘拜下风,无语伦比。








94310417小云


无字碑让我们看到了“死文字”——契丹文。武则天的无字碑一开始确实是没字的,但宋以后,陆续有游客在上面添补题识,现在上面共有13段文字,为后人保存了一定的史料。其中值得一提的事,上面还有契丹文资料。据考证,金太宗的弟弟完颜撒离喝于1134年在无字碑阳面正中刻了《大金皇第都统经略郎君行记》,该文是用契丹小字写成,有对译的汉文,是解读契丹小字入门的主要依据。契丹文字始创于公元920年,但随着国家的灭亡很快消亡,到了元代已几乎没有人能认出,到了明代则彻底成为一种无人能认识的“死文字”了。这一失传的文字作为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字资料因为刻在无字碑上被保留下来,却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的一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