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猴桃是實生苗還是嫁接苗好,有什麼區別?有公母之分嗎?

用戶53367749894


嫁接苗扦插苗幾乎佔了獼猴桃苗的全部。為什麼人們不種實生苗,實生苗有什麼不好?
嫁接苗就是採用同屬一個科的野生實生苗作為砧木,採集準備種植的高產優質的品種枝條嫁接到砧木上,以期利用野生砧木發達的根系吸取足夠養份供應嫁接品種,達到高產高品質的目的的一種技術手段。
實生苗則是採集高產高品質的果蔬的種子陰乾後貯存,到其相應的生長週期後取出播到苗床或地裡,發芽生長一定規格即移栽到大田裡種植的一種栽培方式。
這兩種栽培方法各有各的好處和不足,先說豐產期,畢竟早豐產早賺錢:嫁接苗進入豐產期時間短,以柑橙為例(下同)是四年,豐產年限在四至十年(根據種植技術而定)。實生苗進入豐產期則要十年以上,豐產期限超過三十年甚至上百年(據該苗的基因而定)。
再就是栽培技術。嫁接苗因為兩種基因的溶合必定會有排異反應,這種反應表現在瘋長和枯萎黃化兩種極端。所以需要高超的栽培技術來控制,才有可能高產出。實生苗因為其根系發達,只要土地養份足夠即可以自由伸展,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根有多深,樹就有多高。無須什麼技術含量。
接著是種植成本。高質量的栽培技術介入決定需要高成本的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地力,缺一不可。當然,高成本肯定是大概率的高產出,前提是有效的投入。前面有提到地力,即土壤肥力。高產出一定會透支土地肥力,相應的需要投入更多的土地肥力以外的營養補充。要知道土地肥力是不花錢的。
最後是健康環保。高產出的前提是高投人和高技術,高技術的前提是有高風險。也就是說,種植嫁接苗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當。以目前科技的發達程度,土地肥力的透支已經是不可逆了,土壤的汙染毒化也是到了不可逆的程度,於是,作為食物鏈的最高級別的我們的健康也是不可逆的了。

農業通


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你所說的獼猴桃苗有什麼用途,如果是栽培用獼猴桃肯定要用嫁接苗,如果是科研用獼猴桃有時會用實生苗,比如說育種用的實生苗比較多。因為嫁接苗是通過接穗嫁接在砧木上而來的,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法,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基本特性,有時也會帶一點砧木的特性,一般不存在種性的變異,嫁接苗的品種純度高,管理省力。而實生苗是由種子繁育而來,是屬於有性繁殖,變異較大,毎一顆種子都是由父母本雜交而來,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各不相同,有時母本性狀多一點,有時父本性狀多一點,有時中間性狀多一點,所以實生苗的品種雜,差異性大,管理不便,品質難以保證,栽培上一般不用。

獼猴桃為功能性雌雄異株植物,具有花形態相似而雌雄器官相異的雌花和雄花,外表上有明顯的子房和雄蕊,在形態學上稱為兩性花。但是雌花雖然在形態上具有看似發育完全的雌雄蕊,其雄蕊花粉敗育,為無效雄蕊。雄花的雌蕊在其發育的早期階段就停止發育,子房是退化不孕的。因此,在獼猴桃的生產中通常會配置一定比例的授粉樹或進行人工授粉,以保證產量和品質。

雌花

雄花

授粉後的雌花


果意情緣


網購不知公母,養大後又不知會不會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