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国民老公”、万达“富二代”王思聪,短短一个多月多次被限制消费,一度上热搜。而王思聪小时候的经历也令人唏嘘,王思聪2岁就被父母送到寄宿幼儿园,周末才能回家。5岁的时候又只身一人去新加坡读小学。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本来是可以家人陪读,但是当时王思聪的妈妈忙着创业,无暇顾及王思聪。所以当年的王思聪日常生活起居全由保姆打理,没有父母的陪伴。

像王思聪这样从小就被送出国读书的孩子,虽然不缺钱花,但是失去的却是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王思聪曾经说过:“我的父亲对我确实特别宽容,除去‘老来得子’,这中间难免有内疚之情,我算是父母创业的牺牲品。”由此可见,王思聪心中的寂寞和孤独。他的各种激进行为,很可能正是他孤独内心的一种投射。

然而苏宁少东家张康阳却和王思聪恰恰相反。这个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入围财富中文网发布的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的90后,比王思聪年轻了3岁,但是在商界的步伐上却迈得比王思聪稳健很多。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张康阳的经历和王思聪最大的差别在于,出生于南京市的他在国内上的小学和初中,从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以后才被送到美国莫西斯堡学院读高中。也就是说,张康阳从小就在父母身边上学,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长大到15岁才出国,能够在少年时期和父母一起生活,张康阳身上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也塑造了他虽然是苏宁少东家,但依然保持低调沉稳的形象。

父母无法陪伴的形式,你占的是哪种?

1、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

从王思聪和张康阳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两个富二代的差异就是前者从小缺少父母陪伴,5岁就被送出国;而后者15岁之前在自己家乡读完初中,经历青春期的成长后才走出国门离开父母。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父母的陪伴上。

“留守儿童”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本来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转眼间,将近40年过去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我身边的同事们,10个中最少有3个同事会因各种原因选择让孩子留守在老家。每每谈及,他们各种无奈,也深知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却只奈生活不易。

2、明明陪在孩子身边,却掌握不了方法,等同于没有陪伴

还有的,陪在孩子身边,但却和没有陪伴一样,甚至不如不陪伴。

陪伴孩子,并不是你天天早早下班回家就是陪孩子,也不是你全职在家就是陪孩子,这些只能算你在孩子身边。

有个同事,每天准点下班,到家就陪孩子写作业。她家的画风是这样:她一开始辅导作业,她家就鸡飞狗跳,确切地说是她对着孩子各种咆哮。甚至有几次被邻居投诉影响别人休息。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而她的孩子,一年级的儿子现在各种问题,考试卷每次都做不完;女儿则乖得令人心疼。这样的陪伴还不如没有陪伴。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这样说“孩子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

而安全感是一个人心智健全的必要条件,所以,无论父母是否在孩子身边,请务必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而不是一味地责骂。

父母无法陪伴的危害性

近日,微博热搜出现一个话题#李阳疑似复婚#,并且很快登上了榜首,阅读量高达2亿。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原来是他的前妻Kim发长文称“我原谅了我的丈夫”“我将永远爱我的丈夫”,疑指两人已经复婚,还写道:

“我丈夫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他的暴力行为是无需质疑的,是违法和错误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三个可爱女儿的父亲。”

而8年前的2011年,时任当时李阳妻子的Kim在微博上公布了数张触目惊心的她自己受伤的照片,曝出了李阳家暴的新闻。接着耗时一年多,历经四次庭审,最终两人离婚,三个女儿由Kim抚养。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追溯李阳的童年生活,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有家暴行为。1969年出生的李阳,父母作为援疆干部,在李阳刚出生就远赴新疆,直到李阳长到四五岁才回来。这样的成长经历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从小就和父母不亲,见了爸妈都喊不出口。

但父母回到身边的李阳并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工作狂的父母忙到二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留在家里过过一次春节。

原生家庭亲情和陪伴的长期缺失,导致李阳从就小就自卑、敏感和孤僻。冷漠、破碎的原生家庭如同埋下一颗隐藏的地雷,即便李阳成人后通过“疯狂英语”成功,但依然挡不住这个地雷势不可挡决堤式的爆炸,家暴便是最直接的表现。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从李阳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李阳是被父母严重忽视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父母的陪伴。《被忽视的孩子》一书,讲到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有以下特征:

空虚感反依赖;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满怀同情;负罪感和羞耻感:我到底怎么了;对自己生气、自责;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如果人们真正了解我,他们不会喜欢我);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自我约束能力差;述情障碍: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不足。

说了这么多,父母到底该如何陪伴孩子,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呢?

父母如何陪伴好孩子成长

1.事业和孩子之间,孰轻孰重的抉择

我认识一个姐姐,10年前夫妻俩辞职创业,结果因各种原因严重亏损,不得不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经常出差,收入高,可以快速还债;一个是不出差,收入相对较低,还债速度会慢,但可以多陪伴儿子。而当时他们的儿子因为前几年夫妻俩陪伴太少不仅调皮捣蛋还是个妥妥的学渣。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这位姐姐权衡再三,终于痛定思痛,决定选择不出差的工作,工作之余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儿子。10年后,他们夫妻核计过,少赚了180万,但是儿子却在这10年间在父母的高效陪伴下从一个学渣妥妥地进阶为学霸,不仅性格开朗活泼,还于今年成功考上了上海交大。

相对于少赚的180万,把儿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名校大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教育孩子是一生的事业。

所以,在事业和孩子的陪伴上,你需要做出一个权衡,如果你认为事业重要,那就必须选择未来孩子很可能因为你缺少陪伴而出现的各种后果;如果你更愿意陪伴孩子好好长大,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就做好适当牺牲的准备,并放下心中的不舍,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更好的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做一个称职且没有人生遗憾的父母。

事业,你过些年只要有梦想,有实力,还可以去拼;但孩子的成长,你等不起。一不小心,他就长大了。一切你想做没做的事都只剩下你一句“早知道当初......”

即使你真的没办法一直陪在孩子身边,那也要坚持每天和孩子视频,少提要求,少问学习,多说“孩子,我爱你。”孩子能感受得到,并会在这份爱里好好照顾自己,减少一些行为偏差。

王安忆说过,生命不过就是一场记忆。人生很多事,是因为你记得,它才存在的。童年失去的陪伴,是花千金万两也买不回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2.陪着不等于陪伴,高效陪伴是用心和孩子在一起

艾瑞咨询网发布的《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中显示,父母每天平均陪伴孩子的时间仅3.2小时,而这些时间还包括孩子希望你陪,但你却忙着给客户打电话;或者孩子希望你和他一起阅读,你却因为白天工作上不开心的事而无心陪伴他。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孩子的优越感,来自父母的高质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你要用多少时间,而在乎用心程度,你的每一份陪伴孩子都会记得,并且给以更适合的回报。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了,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其实,陪伴并不见得一定要抽出大把的时间来专门陪伴,你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家务中,也是一种很好的陪伴。

生活方面,你晚上回家做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让孩子帮忙,比如炒个鸡蛋,或者洗个青菜。让孩子参与到做饭中,好处多多,首先孩子在做饭的过程中感受到做饭的成就感,他在吃饭的时候,会舍不得浪费,因为那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同时,在和孩子一起做饭的过程中,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平常做饭的不易。

学习方面,你可以买有趣的书籍,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拿数学来举例,比如一本《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书中以父子对话的方式提出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让孩子一听就新奇不已,父母不需要会多么高深的知识,只需跟着书里的内容读给孩子,就能制造出各种有意思的亲子互动环节,孩子也在这种有趣的互动中对数学慢慢产生兴趣,一举多得。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3.高质陪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并非一直在场,也不是溺爱式的围着孩子转,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满足。

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放下自己的期待,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就拿电子游戏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明白,不让孩子玩,他会偷着玩,脱口秀大会一位人气选手呼兰,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上学时是超级学霸。

李阳疑似复婚背后的故事: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有多可悲

他在一次分享中讲过,他上学的时候每天玩1个时电子游戏,因为父母不让在家玩,他就掐好时间在网吧玩,到点关机回家,在他妈妈到家的前一刻出现在家里。一个优秀的学霸尚如此,更何况大多数普通孩子?

所以,针对孩子玩电子游戏这件事,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玩电子游戏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我问过我儿子, 他说上了一天课,挺累的,有时还会有不开心的事发生,玩一会儿电子游戏可以让自己排解压力。

如果能让孩子放松心情,玩一会儿何尝不可?允许的同时设定规则,这个可以由孩子定,也可以父母和孩子一起定,万不可父母一言堂。

孩子定会让孩子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被尊重感;父母和孩子一起定是为了防止孩子定的时间太长,双方一起可以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中间点;父母一方说了算,可能会因为没有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而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忽视感。

有一个小妙招分享给大家,可以让孩子自己定,这时孩子可能会说要玩30分钟,这时父母要表现出30分钟怎么够的大度来,大方地告诉孩子,30分钟有点短,今天学习太辛苦了,再延长10分钟,玩嗨了再学习。

这种情况孩子一旦被父母允许,玩游戏的迫切就降下很多了,在被允许的环境里,孩子会很开心,到了时间会自觉告诉你,到时间了,他该学习了;还有的孩子,甚至会在时间没到的时候就表示自己不玩了。

这个方法涉及到几个点:尊重但不放纵,可以允许孩子玩,也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时间是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 可以关心孩子,但不要过多去干涉他的事情,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相信和允许孩子,而非强迫孩子,孩子会在父母的这份信任中更自在,并自觉遵守约定好的规则。

世上很多事可以等,唯独孩子的成长不能等;成功的父母,不是拿多少钱给孩子报多少班,而是愿意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爱。孩子的成长,不会因为你忙而停下,所以,你不能等。

真正有效地陪伴是用父母的智慧引导孩子成长,这个过程更多的是父母能看见孩子的需求并满足他们,同时也会在合理的范围设立规则让孩子在规则内遵守。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陪伴。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说过: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