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开始,孩子们放学后只要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好,剩下的大把时间可以供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去和其他的小朋友做做游戏、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做做手工或者帮父母做做家务等等。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行起了课外辅导班,然后是兴趣班、特长班等等…

在几个月前,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检测中心发布了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调查数据,所调查的对象来自于1269所小学的36730名五年级学生、家长、老师以及校长。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后,最终数据表明,在各项指数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贡献率中,“补课”以及“作业”的得分位列最后两名,这简直是让广大群众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的赚钱,拿着大把的钞票去让孩子参加的补习班,最终却被告知这种方式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贡献最低。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反观在测试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习策略”、“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兴趣爱好”,其中在接受测试的人群中,他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最大的指数。

所以说,为什么一向都被人们所推崇的补课以及写作业,却出现了如此低的得分呢?也许是因为这两项学习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是强迫吧,强迫他们去学习、强迫他们去接受知识,最终却很有可能会导致了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反感。

放眼全世界,让孩子去参加补习、课外辅导班好像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家长们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比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各种班,自己家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不能落后,于是就出现了全民都在上补习班的现象。而这其中却涉及到了——剧场效应。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什么是剧场效应?

在百科中,对“剧场效应”有两种解答:其一,“剧场效应”是由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卢梭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时那个时代的巴黎就好像是一个大剧场一样,每一个身在巴黎的人都在这个大剧场中观剧,但在观剧的同时却也在参与着演出,剧场中的所有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都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成着自我的异化。

其二,这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如果剧院发生了火灾,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就是,要先跑出去,结果一定是大家蜂拥而至,全部堵在了门口,没有人能够逃离火灾现场。

这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去为他人的利益考虑的行为,最终会导致的必然是群体的悲剧上演。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利益被最大化,这势必会破坏到他人的利益,结果就是都得不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出现“缩水”。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出现的是另一种“剧场效应”,它与上边两种比会有相似之处,却又有不同。大家在一个剧场中看戏,每一个人都有他对应的座位,在原本有序的观看秩序下,突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也许是因为长得矮看不见,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其他观众劝他坐下他却不理会,想要求助剧场管理人员却发现没有人在岗位上,于是乎,其他的观众为了能够观看到正常的演出,也都被迫站了起来,最后就是全场的观众都由坐着改为了站着看戏。

这其中演出的演员没有变,演出的剧目也没变,观众依旧是那些观众,但不同的是,所有人都站起来了,甚至为了视线不被遮挡还会站到椅子上,然后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剧场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这就好像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一样,原本是用来休息、放松身心的时间,却用来让孩子去学更多的东西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在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还很小的孩子,就被家长、被老师亲手打乱了他们原本的成长次序,但这最终究竟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一名中国的10岁小男孩被送去美国体验生活。

孩子刚到美国不久后就发生了崩溃,然而让他崩溃的不是文化差异,更不是语言障碍,而是因为“美国孩子的作业实在是太少了!”寄宿家庭的妈妈让孩子去玩游戏、去踢足球,但没想到的是,小男孩在面对这样的要求时却哭诉说:“我不想要太多的空闲时间!”

生活在如此高压下的孩子,在他们本该去疯、去玩的年纪,却被培养成了只会做作业的机器,他们好像已经没有了爱玩的天性和能力,在应该保持着童真的年纪却显得格外的成熟。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当孩子抱怨学习苦累时,总是能够听到身边有人说“现在累点,等你上了大学以后就轻松了”,“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学混”好像已经成了我们中国孩子学习的固定模式,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对这十几个字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孩子们每天在各种刷题、考试、上补课班,他们忙到没有时间去发现、发展自我,更没有兴趣可言,对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潜能更是没有发现的机会,绝大多数孩子在高考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以至于最后报学校、报专业大多也都是由父母代劳,最终他们会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学着一个毫无兴趣可言的专业。

就像作家清欢说的那样:“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如何去做?

教育孩子这件事,毕竟不是在剧场里看戏,孩子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养分去补充自己,但是考试成绩,只能是对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体现,仅凭一张试卷无法得知孩子真正掌握了多少的知识,能不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学以致用,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某一项能力等等。

◆家长应该放下自己的焦虑,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具备多元智能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将人类的只能分为9个范畴,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机、内省、自然探索以及存在,还能够分为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以及创造力。

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如何,它只是众多智能中的其中之一,除了除了成绩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对孩子生活、工作更重要的能力,例如孩子的沟通能力、责任感、自信心、同理心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比成绩更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去发展他们自身的一些兴趣,最后就算是上不了名校甚至大学,他们也能够去找寻到自己要为之奋斗的事业以及幸福。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家长应该更多的去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

我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参考了国外的一些教育情境后,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们在学校和课堂中所学习到的一些技能还有只是,其实是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掌握并且梳理清楚,然后才放进教科书里的东西。然而我们所能获得的幸福,以及能够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能力和知识,更多的则是要在课外获取。

举个例子,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要远远领先于欧美各国,在如此高的教育水平下,他们的孩子却是上学最晚、书包最轻、考试最少以及假期最长。

他们的老师在上课时淡化了对知识的灌输,而更重视的却是手工、技能还有游戏,孩子们拥有的课外时间也要很漫长,比如小学生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时间平均只有4小时,因此,孩子们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非常多的时间去接受来自生活上的教育。

散布教育的“剧场效应”,起点过于沉重,最终很有可能会失去终点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探索自我

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的淋漓尽致。”

虽然我们不能像芬兰一样每天只让孩子在校学习4个小时,但作为家长,也同样可以让孩子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们初来人世,对很多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可能现在喜欢小猫小狗,没准下一秒就开始喜欢小花小草了,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现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儿童利用自己的行为选择去发展生活的新年,称之为“生活形态”。遗传因素、手足序位、亲子关系、外在环境等,都只是儿童“生活形态”的一些素材,最终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儿童的自我选择。这就像两个同为残疾的人,可能其中一个会选择自甘堕落,但另一个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让自己变得像正常人一样自立。

说的再多,课外班也还是一样的要去上,但是建议家长们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漫漫人生路,并非只有学习成绩好这一条路可以走,我们还可以多去关注一下孩子其他的一些方面,毕竟人生需要是多彩,而不是黑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