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下病毒猛于冠状病毒

小时候,爸爸总是戴着那顶灰蓝色的鸭舌帽,样子相当古怪。我老想跳起来掀起它手一扬将它扔得老远。

那种鸭舌帽并不像棉帽一样保暖,所以并不是冬天戴的。我就想不通,天气并不冷,为什么要戴帽子?

可是爸爸偏偏要戴着这么一顶帽子,像那个时代所有的男人一样,戴上这么一顶帽子,他们觉得挺时髦。

在那些戴着鸭舌帽的人看来,鸭舌帽代表了旧上海的文青形象,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物。难以想象,农民们会戴着一定鸭舌帽耕种田地。鸭舌帽帽头所伸出的短短的前边沿,能够遮挡的阳光实在有限,比之草帽遮阳功能不如,却因其做工更为精致、材质更为高级而多了那么一种作秀功能。鸭舌帽的功能,全都体现在文化之中,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一种装饰品而存在的,并没有什么实用的功能。

有好长的一段时期,爸爸总是戴着那顶鸭舌帽。在我关于那段时期的印象中,爸爸就是那个戴着那顶灰蓝色鸭舌帽的爸爸,并且时常一手摘下自己的帽子,另一手扒拉几下子随后头皮屑纷飞的凌乱的头发。

然而,正是这一次的疫情,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戴帽子的行为。

疫期,个人行为的细枝末节,往往生死攸关!清华大学的奉公教授,就写了一篇文章,严肃的提醒大家在疫期注意自己的鞋子,外出的时候,很可能沾染病毒回家。确实,当随身之物成为病毒传播媒介,而当事人却不知不觉,是很危险的。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戴帽子的习俗,很可能是来自于瘟疫期间。像我这种半月洗一次头的人,出门真的很危险。当然我所谓危险,是指我成了危险人物:对自己不危险,对别人危险。毕竟我的对病毒抵抗力,是很强大的,很可能会成为那种没有任何症状的带毒者。

如此,在疫期应鼓励那些不喜欢戴帽子的人剃光头。毕竟还是光头方便,回家喷点酒精,或者白酒,头上抹一抹,OK!

言归正传。

中国古代的帽子,依我的设想,应该是来自于巫文化的面具。巫文化是地球上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同起源。在巫文化之中,不同的面具,示意着不同的权威等级。后来面具的佩戴方式,由头前逐渐演变到头上,不再遮挡带有面具之人的面部,但却处于同样显眼的位置。但是某些古代的文献,却似乎并不同意这种设想。如《玉篇》: “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我看,这话说的只是某一种帽子的起源。因为帽子的种类,实际是太多了!

如皮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上古衣毛而冒皮”,《释名》:“冒,帽也。”《尚书大传》: “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 ‘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

如表示成年的帽子,《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国语•晋语七》:「午之少也,婉以从令……其冠也,和安而好敬。」韦昭注:「冠,二十也。」唐韩愈《题李生壁》:「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还有表示身份的帽子,在汉朝就有十几种之多。

当然,更有表示地位和级别的帽子,历朝历代,种类繁多,难以一一例举。

古人将帽子称呼为冠。所谓冠下病毒,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冠下病毒,在英文中,有其对应的单词:meme!这个单词,在英文世界,既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一个越来越通俗、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

著名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创造了这个英文单词,并对该词作了详细阐释:

"我认为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制基因。它就在我们眼前,不过它还在幼年时代,还在它的原始汤里笨拙地漂流。但它正在推动进化的进程,速度之快已为原来的基因所望尘莫及。这种新汤就是人类文化的汤。我们需要为这个新的复制基因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要能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mimeme'

(原意是模仿的意思)这个词出自一个恰当的希腊词词根,但我希望有一个单音节的词,听上去有点象‘gene'。如果我把‘mimeme'这个词缩短成为meme,切望我的古典派朋友们多加包涵。我们既可以认为meme与'memory'(记忆)有关,也可以认为与法语meme(同样的)有关;如果这样能使某些人感到一点慰藉的话,这个词念起来应与'cream'合韵。"(1)

“正如基因通过精子或者卵子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一样,meme通过广义上可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meme库中进行繁殖。”(2)

“当你把一个有生命力的meme移植到我的心田上的时候,事实上你把我的大脑变成了这个meme的宿主,使之成为传播这个meme的工具,就像病毒寄生于一个宿主细胞的遗传机制一样。”(3)

meme一词已被收录于《牛津英语词典》:"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自从1976年该词出现以来,它就致力于刷新全世界的人们的世界观,几乎已经成为苏珊.兰格所谓的“grande idee”(“所有敏感而活跃的头脑都转向对这个观念的探索和开发......”)。

可以这么说,人类进化史,就是先进的meme不断的取代落后meme的过程。然而,当一种落后的meme,长期的占据了某一个群体的大多数头脑,这样一个群体,是极其可悲的。人类历史所反复证明的事实是:往往在这个群体的多数人看来,那些被先进meme感染的人,是需要被治愈和消灭掉的。于是乎,更为常见的现象是:历史上那些被先进meme感染的少数人,他们要么自我怀疑以致发疯,要么沉默,要么被消灭。历史上,有过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人类进步的结果,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的叠加的成果。每一个变革的时段,其前戏,总是漫长的;而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于是乎,在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段中,有过无数的命定孤独的人生!正所谓:“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注:

(1) 中信出版集团,[英]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 40周年增订版》(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卢允中 等译221页

(2) 中信出版集团,[英]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 40周年增订版》(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卢允中 等译222页

(3) 中信出版集团,[英]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 40周年增订版》(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卢允中 等译222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