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围棋之路(一)

引言:我大学一年级(1980年)学会下围棋,浸淫30多年,在围棋上的投入,无论时间、精力、专注度超过所有其他爱好的总和,特别是初学阶段,达到了痴迷的程度。2000年以后,随着棋力的增长,结识了更多的棋友,热爱程度有增无减,逐步升级为围棋热心组织者和区域内围棋活动者,不仅在自治区,甚至在全国围棋界也有了一点儿知名度,但我内心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简单的热爱而已。说实话,单从享受围棋的角度,这么多年带给我的快乐、痛苦和感悟无以言表,一句话,痛并快乐着。那么,围棋到底是什么,在人一生中的得与失,孰轻孰重,想从个人的角度进行客观描述,记录趣人趣事并与同时代棋友分享,也许对后来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简述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大英百科全书》将其确切年代确定为公元前2356年,也就是说围棋至今至少已有4374年的历史。围棋发明于汉字创立之前,没有更早的史籍记载,考古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实物证据,姑且信之。几千年来,围棋留下巨量的信息和记载,诗词歌赋、绘画等众多体裁多有涉猎,围棋专著和格言也很多。北宋大家苏轼也是围棋好弈者,曾经非常洒脱的在诗中写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悠哉游哉,聊复尔耳。”。战国、隋唐、宋、明清是古代围棋发展的阶段性繁盛时期,也出了很多大家和围棋专著,相传唐朝王积薪总结围棋十诀: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此十诀流传甚广,影响至今,并超出围棋本身,诠释了中国人非凡的进退裕如的核心理念。围棋集思想性、哲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竞技性与一体,涵盖军事斗争策略,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对人类的杰出贡献,传承几千年历久弥新,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已遍及全球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围棋人口保守估计有数千万。

古围棋并非一成不变,九路、十一路、十五路、十七路,直至南北朝时期棋盘确定为十九路直至现在,说明围棋一直在变化中,是古往今来众多围棋人智慧的结晶。围棋约七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取消了中国古围棋的座子制,并确立黑先白后(座子制白先黑后不贴目,但要还棋头,多一块棋,白棋要给黑棋还一子,白棋希望都连在一起,黑棋要拼命断开,所以古围棋攻杀非常激烈。),黑棋贴目的现代围棋格局(黑棋先走有先着优势,为公平起见,日本围棋人为规定黑棋贴5目半,韩国贴6目半,中国贴7目半,日韩实行数目法,不走单官。中国规则子空皆地,所有黑白边界处都要填满子才能计算胜负。个人认为中国规则更完善、更严谨、更合棋理,虽然规则不一,但并不怎么影响相互之间的较量,谁主办比赛按谁的规则来,但长远来看不利于围棋的传承和发展,统一规则势在必行。)。

近代以致现代早期,日本围棋在全世界一枝独秀,出了很多围棋爱好者如雷贯耳、如数家珍的名人。清中期是中国古围棋的巅峰,清晚期、民国初以致上世纪50年代之前,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诺大的中国找不到一只安静的课桌,围棋自然势微、凋零。1961年曾有个在日本毫无名气54岁的职业五段女棋手伊藤友惠,随团来华访问,打败所有的国内顶尖高手,豪取8连胜,可想而知,那时我们与日本的围棋差距有多大。我80年代学棋时,日本的棋书、棋谱就是就是真理,就是教科书,几乎是顶礼膜拜。日本超一流棋手所著的《布局大全》、《手筋大全》、《死活大全》、《官子大全》一套书摞起来有近一尺高,90年代初花费不菲,但基本是所有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权威教科书,无人敢质疑,哪成想现在这些书基本上已无人问津,被束之高阁。

话说我国围棋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加速追赶日本,已有陈祖德九段、吴淞笙九段率先战胜日本高段棋手,差距在迅速缩小。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初,聂卫平、马晓春等接过帅旗,我国棋手开始大幅度赶超日本,特别是1985年创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聂老的怒涛十一连胜,致前三届中国队险胜,彻底打破了日本超一流棋手多年独霸世界棋坛的不败神话,标志着中日围棋整体水平历史性的逆转。到1996年停办,“中日围棋擂台赛”共举行11届,中国队7比4胜出。也从此日本围棋走下了神坛,影响日渐衰微,世界大赛偶有发挥,基本沦为一轮游。没成想日本弱了,以为我们从此天下第一了,冷不丁出来个韩国,一通厮杀持续近20年,差不多有十多年被韩国打压,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朴永训等人如日中天,对围棋爱好者来说像神一样的存在。常昊、孔杰、古力、罗洗河等一批同时代国手顽强抵抗,虽处于下风,但为我们而后碾压韩国赢得了喘息时间。2010年后培养出新一代一大批世界级顶级高手陈耀烨、时越、柯洁、唐韦星等为杰出代表,而韩国仅有朴廷桓一人比较突出。中国围棋已呈现压倒之势,无论从围棋人口基数、国家重视程度、治理结构、人才构成、经济成长、人文环境等方面比较,远高于韩国、日本,整体厚度、广度、深度基本全面超越韩国、日本,围棋最强国已不可逆转。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国家国力增强,人民逐渐富裕,人们闲暇日多,古老围棋散发的狐之魅力正赢得国人由内而外的迷之快乐和文化自信,围棋开启智力、修身养性、锤炼心智的独特功能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和推崇,依陈毅老总所说:国运兴,棋运兴。

2016年3月,谷歌阿尔法围棋(AlphaGo)横空出世,基于深度学习原理的人工智能围棋(AlphaGo)1.0版4比1打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韩国籍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发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研究革命性变革的深刻认知,在全世界掀起了滔天巨浪。围棋作为很小众的智力游戏,对一般人而言神秘且深不可测,其变化达到无穷量级,公认的人类最顶级智慧游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短时期内电脑一类机器不能攻破职业高手城池,围棋是人类智慧最后的尊严。但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几乎所有的围棋人都瞠目结舌。职业高手过去近乎神的地位坍塌了,一夜之间过去几千年来人类累积的围棋知识、经验几乎全部被质疑、否决,所谓专业、业余的界限正在消失,任何人上网下棋带只“狗”对一流职业棋手都能横扫。当下,围棋变化之深刻、之剧烈亘古未有,围棋正以不可预知的演化诠释着人类的无知和浅薄。围棋将走向何方,人工智能将怎样改变世界令人惶恐,也令人期待。(此篇主要针对不懂围棋者的常识普及,也是围棋故事的铺垫,围棋人可免看O(∩_∩)O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