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經常有人會問:為什麼自己總是“面試時,很美好,問結果,很糟糕”,自我感覺能力方面沒問題,卻總是被拒?

能力沒問題,問題是面試不只看能力。

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面試官問的所有問題,想要測試你的各個素質,歸根結底,都可以被歸納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求職動機,另一個是勝任能力。而求職動機是企業擇人選人的先決條件,如果動機不對,光有能力也白費。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一、什麼是“求職動機”?

勝任能力很好理解,就是讓對方清楚的看到你與崗位要求之間的匹配性。而所謂求職動機呀。是一種主觀意願,不摻雜其他的客觀因素。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以人本主義的視角解釋了人們行為的內在動機。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一個人選擇一份工作可以有很多種原因,可能來自於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也就是賺點錢賴以謀生,也可能來自於社交和尊重的需求,為自己贏得社會認同和一定的社會地位。也可能來自於對自我實現的要求,追求卓越成功智慧影響力改變世界等等。

通俗的理解,求職動機就是“我想做”。

二、為什麼說“求職動機”是企業擇人選人的先決條件?

1、求職動機決定職業穩定性

一個有著明確求職動機或者職業動機的人,在抗壓和克服挫折方面,都會比沒有明確的動機的人還要強。而不同類型的動機之間,也會有不同的穩定性表現。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比如,有些人為了錢和謀生而工作。那麼今天公司給他一萬的工資,他會留下;明天如果有人開出15000,他可能毫不猶豫地就會跳槽。而有些人則是出於自我實現的目的選擇職業,除非他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沒辦法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而不得不離開。否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都會遵從最初的職業動機。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專精一個專業一個職業,或者服務於一家公司。

曹操為什麼挖不動關羽?給的條件相當好,薪資、職位、福利都給到位了,但關羽就跟著劉備?關鍵就在求職動機上——共扶漢室。

動機代表了願不願意,能力呢代表了能不能,兩者之間,並不是平等的並列關係。絕大多數情況下,前者要比後者更重要。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2、求職動機影響著工作主觀能動性

被動工作與積極主動,兩種態度對企業創造的價值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如果一個人有著強烈的動機,那他一定是陽光的、奮進的、高效的。

阿里巴巴當年創業之初就馬雲帶著“18羅漢”。馬雲曾經評價這些創始人,都是能力普通的平凡人,但是有著可怕的動力,每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早上又看到他們興沖沖的來了,這個戰鬥力太可怕了,沒有什麼事情是幹不成的。

動機代表了你是不是真的熱愛,是不是能夠全身心的投入,是不是能像打了雞血一樣,總是有持續的內在動力。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3、能力可培養,而動機難改變,因此更顯重要

一個人的動機和意願是很難改變的。你沒辦法讓視財如命的人淡泊名利,你也沒辦法這樣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選擇平庸生活。但能力則是可以培養和塑造的,只要智力上沒有缺陷的人,通過反覆刻意的訓練,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提升。針對某一項工作的勝任能力。

當然啊,每個人的天賦和資質是有差別的,所以有人成長得很快,有的人則會很慢,但無論多慢,客觀上還是存在被培養的可能性的。

因此啊。意願和動機也就是你從事一份工作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啊,縱使你再勝任這份工作,也不會選擇它,自然也談不上為這家公司創造價值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婚禮現場上,證婚人問新婚男女時,是問你願不願意與他終身為伴,而不是你能不能與他終身為伴的原因了。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三、面試時如何講述求職動機?

在講述你的求職動機和能力匹配時,最難的不是回答本身,而是如何讓面試官認可你的回答,相信你所說的就是事實,相信你就是這樣想的,相信你就是這樣的人。也就是在贏得面試官理性認同的同時,還能贏得感性認同。

讓面試官覺得你說的既有道理又真實可信。這就是需要你講述理由,也就是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求職動機,以及為什麼你說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這個理由啊。往往就是一個具體的事實例子或者故事。

STAR模板是用來幫你講述你自己的故事的。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顧名思義,每個故事要由背景(Situation), 任務(Task), 行動(Action), 結果(Result) 四個部分組成,它們的英文首字母組成了 STAR,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叫它 STAR 模板。

【STAR】

S指Situation,也就是故事背景,比如你的職位,你的工作是什麼。這裡要簡單,撐死兩句話。

T指 Task,也就是你在這個故事裡面臨的任務具體是什麼。這裡還是要簡單。

A指Action,就是你採取了什麼樣的行動去完成這個任務。這裡需要你拓展來講,你處理這個問題的思路是什麼,具體有哪些步驟。如果是個團隊項目,著重講你做的部分和對整體的貢獻。

R指 Result,也就是你採取行動之後的結果,是否完成了任務,以及你獲得的技能裝備經驗值等。

以下就是典型運用STAR原則的回答。

面試官:“請談談你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業績。”

求職者:“(S)年初行業下行,公司財務緊張,薪資緩發,部分同事離職,作為銷售經理,我不僅熱愛這個崗位,更想用業績證明自己。(T)3月,公司給我下達2個億的銷售任務,(A)我通過制定銷售激勵政策,穩定軍心,同時調整拓客渠道,出臺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R)從而最終完成了2.5億,超額25%。”

簡而言之,STAR法則,是一個清晰、條理的作文模板。不管是什麼,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鬆應對OpenQuestions,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找工作就像談戀愛,首要前提就是三觀一致、志趣相投,這樣才能長久。求職動機不可大意,更要用心策劃,運用STAR原則精心準備,如此才能撥動面試官的心絃。


關注我@馬家少帥

立足職場,傳遞由基層至管理的進階之法;

深耕營銷,分享從策略到執行的實戰之道。

讓我們一同前行,共鑑成長,收穫圓滿人生。


職場達人面試經:能力OK,但這個關鍵點不匹配,面試結果照樣心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