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你是怎麼處理的?

導讀: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你那十幾歲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戲弄、嘲笑,或遭到故意排擠,那麼他肯定會很難受,你也會不開心。

人們對待欺凌事件感到生氣是很正常的。你覺得這種憤怒是有道理的:在這個世界上欺凌就不該有立足之地。但是,這種最普遍的反應卻是片面的,這就導致成年人給孩子提供的解決辦法常常是缺失的。因為目前所有的反欺凌研究都致力於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是,成年人卻無法為孩子創造並維持一個恆久友好、充滿同情心、善意且令人振奮的世界。這聽起來很讓人沮喪,可是,這就是事實。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沒有欺凌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需要成年人補起來。除了創造安全的環境之外,作為一個有愛心的成年人,你需要幫助孩子磨鍊他們的韌性。

當你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你是怎麼處理的?

專家建議:培養青少年的應變能力,幫助他們發展與人相處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動態、學習和平時表現,一旦出現以下問題,家長就要特別對待,你的孩子有可能正在遭受欺凌:突然表現得不願意上學;情緒變化異常;身上出現傷痕卻不願告訴家長;抱怨有同學針對他等等。

教會孩子自動屏蔽雜音。儘管現實中的欺凌和網絡欺凌發生的方式不同,但兩者對孩子在情緒上的影響是類似的。那就是它們都會逐漸虛弱孩子的自我認知、自信心,並且使他們的心靈陷入困境。這種情況下,家長就需要利用孩子身邊的人來客觀評價孩子,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些評價既要有讚許,也要有批評,要讓孩子認識到欺凌者的言語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當你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你是怎麼處理的?

參與社會活動,增強韌性。看看那些古建築,比如長城、金字塔,你會發現他們是建築學的奇蹟,它們之所以建的那麼高、那麼險峻,是因為古人的毅力與智慧。同樣,通過讓孩子參加能增強毅力和吃苦精神的活動,也可以增強孩子抵抗欺凌的力量。完成一次一千米賽跑,然後一起報名參加下一次賽跑;陪孩子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爬一次山。不管何時,只要孩子自己努力,不斷超越他們自身的極限,他們的思想就會更加有力量,他們對自己也會有更加清晰的評價。

樹立榜樣。有哪些你征服了艱難困苦的例子?與孩子們一起分享這些故事。當你在給他們講你的爺爺奶奶是怎樣離開農村來到大城市打拼、立足的時候,孩子們會發現,原來他們也是這個頑強奮鬥的故事中的一部分。這會給他們注入不畏艱險、排除困難的勇氣。

當你的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你是怎麼處理的?

讓孩子明白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數文化將痛苦看成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豐富人生閱歷、磨鍊品質的一個途徑。你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痛苦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他們應該對來自他人的障礙,甚至憎恨有所準備。但這並不意味著生活不再有意義,恰恰相反,它意味著孩子們有機會演繹一段更加精彩的故事。你甚至可以用孩子最喜歡的某部電影或某本書中的一些人物為例,幫助他明白這個觀點。

如果出現了人身傷害威脅,家長要及時介入。這種威脅可能是籠統的(我要打死你),也可能是具體的(放學後等著捱打吧),不要認為這是閒扯而不當回事。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向校方報告,並報警。對待此類言語千萬要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