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拾遺語錄:

有人談到文憑的時候,認為文憑是平庸的保障,很有哲理的味道。如有一個人本來是十分平庸的,但他說自己是名校本科畢業生,是保送研究生,那麼,別人就認定他不是一個平庸的人。即便他喜歡哼流行曲,喜歡跳“小蘋果”,經常說什麼“顏值”一類話,別人都覺得充滿詩意,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相反,你若沒有文憑,哎呦喂,那麻煩,你會一生被人指指點點,被體制內與體制外猜疑、議論、排擠。

01.

許久了,文憑已變成一種路障。真令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沒有科舉制一樣有萬里長城,至今還屹立不倒?為什麼沒有教授、博導職稱職務,一樣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為什麼沒有高校、研究院所,一樣有李時珍、鑄造術、木刻術,誰敢有疑問?不敢的。

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文憑,可以有。應該給予人一種如何做人、做事的教育,給人一種如何看世界、看社會、看別人、看自己的教育。這是本質的東西。而文憑,本身僅僅是一張紙,一種學習履歷,反映你的足跡而已。怎麼到了現今,變成文憑的爭奪戰,既變成一些人平庸的保障,又是另一些人前進的路障呢。萬里長城上彷彿站滿了能工巧匠,在那裡抗議沒有文憑的痛苦,三皇五帝在那裡“哇哇”大叫,高呼:朕無文憑,力反歧視!這有何用,大勢浩蕩,如今股級以上幹部都必須大學、大專以上,公務員考試你叫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韓非子,不管什麼子,一律不能參考,只把你當作“孫子”。

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02.

不讀書肯定是不行的,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明白。讀書在明德,在啟智,在悟道,在理解,在認識事物,在更好合作,在創新發展。但拿文憑為了什麼,讀書為誰而讀,“學與用”是一個什麼關係?很多教人者本身都搞不清,很少有學生去考慮這個問題。於是,文憑拿到,也許真知會離我們遠去。

我們人生莫名其妙分了一些等級,社會也形成所謂“成功”的標誌。於是從幼兒園、小學、初中一直到大本,都在那裡灌輸那一套價值觀。必須是名小學、名中學、名大學,必須留學,必須會幾句英文,你說了別人聽不懂也要說。就像普通話:“小鳥在藍天裡飛呀飛。”有些福建人用閩南語普通話說成:“小腦在朗天裡揮呀揮。”搞得你忍俊不禁。

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03.

有了文憑的追求,人便開始分類,這些是素質低的,那些是素質高的;哪些人充滿前途,哪些人將是瓶子裡的蒼蠅,沒有價值了。分類越來越嚴重,引起人們心理不平衡,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誘發社會的不安。有些動盪的原因並不複雜,就是“歧視”和“隔閡”引起的。

文憑與路障(深度好文)

每一次走過中山大學,走過高第街,走過白雲路,都想起魯迅。但至今都不知道,魯迅有沒有一張高貴的文憑?隨即又想起“閏土”,真擔心我們那些沒有高貴文憑的人,沒有高學歷的人,遇到這個卡,那道坎,這一關,那一個路障,挫去了勇氣,挫去了純真,慢慢地,變成跟後來的“閏土”一模一樣的人,那是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