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師聽“雲舒時刻”的感言!

王老師您好,這是第一次給您寫信,自三月份開始關注到“雲舒時刻”欄目後,一直在聽王老師,楊老師的直播。內心感受頗多,曾幾次想寫信給您,卻因各種原因而耽擱,也怕加重您的工作負擔而提筆又止。若有機會拜訪您之時,估計有更多可聊的。

之前有和您聊過我曾經是位早教老師,但我在大學期間並非學的教育專業,因為喜歡,也想學習如何教育孩子而選擇了做早教。但在這幾年中,我一度迷茫,曾經的我,甚至在培訓後仍認為這是一份多麼偉大的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很珍貴的那幾年把握好,便可有不一樣的人生,多麼神奇的一件事。然而在做的過程中,我迷茫了,甚至越來越質疑,我發現並不是上早教的孩子就真的那麼好,甚至有的孩子因為上課表現不好,沒有跟隨老師、家長的指令而被訓斥,有的家長甚至會把孩子拎出課堂外狠狠地打罵。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不願意進教室,甚至不願意進早教中心。課上,課下,家長也會不由得攀比起來,誰誰這節課表現得真好,誰誰小嘴巴真會說,我家孩子就是害羞,平時見到的人太少了……看到這一幕幕,我不禁想到幾年後的情景,同時也深感到現在孩子的壓力。其實,我有時候會想,讓孩子上早教,真的讓他們快樂了嗎?真的讓他們成長了嗎?真的讓家長們心安了嗎?有一次,請了專家給孩子們做了國際通用版智能測評,令我吃驚的是,大多數孩子是很不理想的。我又陷入了迷茫與掙扎之中,是測評出了問題,還是孩子出了問題等等,久久得不到答案。然而接二連三的問題出現,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無從下手,不知所措。還剩那麼多課,可孩子不願意上很是頭疼,而我除了安慰一下情緒以外,別無辦法。對於這樣的工作,感覺自己更像一個授課機器,每天覆制同樣的事情,對於無法解決的問題聽起來也越來越麻木。雖一直努力工作,會看一些育兒書籍,但是內心是空的,違背了初心,終究不得終始。

隨著早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家庭教育,起初是家庭早教,更多的是為了方便,也方便普及。然後到家長課堂,給家長們上課,讓家長們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一直有在關注家庭教育,包括推送的文章等等,每次看完後覺得筆者寫的都很有水平,說的也很有道理!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孩子,所以對實操還沒有很大感觸。但是我想如果一個理論真的足夠強大,內容足夠豐盈,家長在閱讀學習後,是會從內心深處有所觸動,對固有的思維模式會有衝擊。聽了二位老師的課程,我的內心是有震撼的,對於自己曾經認定的概念,原來不是這樣的,對於認知的事物,其實客觀並非如此,原來自己生活在多麼主觀的世界裡啊!

雲舒時刻,幾乎每節課我都在聽,聽王老師和楊老師的課程,會豁然開朗。每次節目三個半小時,漸漸發現這段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般飛快!聽雲舒時刻,已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了。一般放假我是個不大會記今天是周幾得人,現在會記得很清楚,記在腦海裡,雲舒時刻播出的時間。

下面來聊聊我的老公,他從小學習很好,畢業於名牌大學,有點保守,自視清高吧。曾經對我的工作就時常不理解,那麼小的孩子不必那麼在意教育問題,自由自在的,有個快樂的童年,學習是大一點的事兒。學習主要靠自覺,他小時候沒人管,不是也挺好。他覺得很多都是噱頭。我也經常試圖拉他聽課,他總是漠然的態度,禮貌性的答應。我是個比較要強的人吧,經常會不由自主的強迫,對自己對他人,自從聽了課程以後,我漸漸的有些調整,努力去調整說話的方式,感覺到自己脾氣上來的時候,漸漸可以做到不衝動,先閉嘴。我老公前天說我:感覺你現在變得安靜了一點

真不知道他是在誇我嗎

今天先這到這裡,以前由於錯誤的理解,我想以後確實要多寫反饋,做好總結,用反饋這種形式,做到回覆、回報意識。

最後再次感謝王老師,楊老師的付出,感恩相識“雲舒時刻”,衷心祝願此欄目越辦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