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資本市場發展史3—鋒芒畢露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上一篇中講了,英國由於工業革命的惠澤,資本開始為生產的發展貢獻出巨大的力量,英國也因此崛起為歐洲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支撐的生產急速擴張,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日不落帝國著實輝煌了好幾百年。很不幸的是,歐洲經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遠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卻抓住時機,通過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等一系列舉措,一舉確立了美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中心地位,其中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就是美國資本市場輝煌的象徵。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後,歐洲人開始頻繁的登上美洲這塊荒蠻的土地。但是,最先佔有、開發並使之成為殖民地的卻是荷蘭人。出於發現新貿易機會的目的,憑著股票所派生出的強大遠洋實力,1613年,荷蘭政府派出了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猛虎號”,登上了美洲大陸。當時,來自荷蘭的探險者,將紐約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猛虎號”停靠紐約港時不幸著火沉沒。在“猛虎號”遇難11年之後,荷蘭首任殖民總督彼得曼來到了紐約港,他以今天算來價值24美元的歐洲小工藝品,從當時印地安人手裡買下了曼哈頓,從此荷蘭人開始經營這個小島,資本的概念和交易的需求迅速在紐約傳播開來。當美國修建國際貿易大廈時,居然還在曼哈頓島挖掘到了“猛虎號”的殘骸。

西方資本市場發展史3—鋒芒畢露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人見人愛的華爾街銅牛

在紐約這個城市中,企業家們找到了賺錢的方法,個人自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視,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參與城市的建設。每天早晨,無數的觀光車都會載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一條小街上。這是一條長近500米,寬不足20米的小街,林立的高樓讓這條街終日得不到足夠的陽光。之所以這條街能成為紐約的觀光景點,只因為它是華爾街。在華爾街有一座顯著的建築——紐約證券交易所,這座古西臘風格建築的正面,有一組浮雕,浮雕上有從事工業、農業、貿易的人們,他們代表著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6根圓柱托起的這些浮雕象徵著資本市場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西方資本市場發展史3—鋒芒畢露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交所中央的圓柱和浮雕

紐約證交所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成為企業家們的財富源泉。當企業家們將好的創意和想法變成產品甚至產業的時候,當公司想尋找新的資本的時候,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其融資渠道。美國經濟日益全球化,主要表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這50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來自於世界各地。

西方資本市場發展史3—鋒芒畢露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熱鬧繁忙的紐交所是美國資本市場的象徵

兩百多年來,紐約證券交易所一直充當公司上市融資的平臺,築造了美國經濟的基礎。今天,華爾街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條街,一個區域了,而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詞。這條街平均每天資本的流通量是2000億美元,世界上較大的近千家金融機構都坐落於此,這裡是全球資本市場最核心最活躍的地方。如今,美國佔世界財富的總量已達到四分之一,造就這樣強大經濟基礎的條件固然有許多,但資本市場所起到的作用卻是無法估量的。

400年前,人類憑藉著股票戰勝了大海的風浪,在400年當中,股票所創造出一個個經濟奇蹟,造就了美國這個國際社會中最龐大的經濟體。紐約也憑著歷史的機遇成為了全球的金融中心。400年過去了,今天的紐約仍然是一個淘金者的樂園,全球資本市場中心的地位,使它保持著多樣性和動盪不安的特徵,其鋒芒一直閃耀至今。

下一站——全球資本一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