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我們繼續分享《千年金融史》這本書,瞭解5000年的金融發展史和人類文明發展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我們前面一篇文章介紹了歐洲近代金融的發展,是如何影響歐洲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殖民地擴張、歐洲的工業革命、以及美國的獨立戰爭背後,都有金融和金融創新的巨大推動力。

接下來,我們分享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金融的發展來到近現代,金融給歐洲帶來了繁榮,但金融也是雙刃劍,在繁榮的背後,是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無情剝削和壓迫,金融引發了戰爭、引發了金融危機、也帶來了臭名昭著的奴隸制度,19世紀,經濟學和思想家馬克思敏銳地看到了這一切繁榮背後的邪惡,在他著名的《資本論》中,馬克思對19世紀早期政治經濟學家李嘉圖的思想進行了改進,提出了:金錢是惡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資本論》指出,資產階級隱瞞了生產一件商品所需的勞動總量。通過買賣商品獲利的套利者,進一步強化了金錢的扭曲特徵。企業付給工人僅能夠維持生計的微薄工資,然後轉手以不能反映其勞動價值的更高的價格將商品售出,這便是企業紅利的來源。資本家控制著生產資料,用它製造並囤積剩餘勞動力。機械化和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更高的利潤,並且引發了裁員,反過來導致了廉價勞動力的儲備。然而,失業現象壓低了需求,利潤受到損害。生產力的提高和失業的循環,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出現週期性危機。在某個節點,上述循環會被打破,工人們將控制生產資料,因而得以為自己保留自己勞動的剩餘價值,這大概就是《資本論》的主要思想。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作為一位精神嚮導,深入現代工業國家的人間煉獄深處。他的目的是揭露社會的罪惡和缺陷。令人恐懼的是,《資本論》並沒有指出逃離地獄的道路,它僅僅預言了地獄的最終滅亡。不過就在馬克思《資本論》發佈的那段時期,西方資本市場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擴散到全球,1870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報價的金融資產總量達到了36億英鎊,相當於當時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能分到2英鎊。1880-1910年,超過一半的世界市場都建立起來,很多國家都建立了交易所,倫敦成為了全球性的金融中心。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我國近現代的歷史是一段充滿了屈辱的歷史,從兩次鴉片戰爭,到中日甲午戰爭,再大八國聯軍入侵,清政府節節敗退,割地賠款,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但是這一時期的中國金融也在波折中逐漸接入世界金融體系。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在鴉片戰爭之前,18世紀末,打著要平衡中國茶葉出口英國的貿易逆差的名義,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將鴉片出口到中國,並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當時吸食鴉片是合法的,但是對身體無疑有巨大的傷害,清政府意識到了鴉片貿易的危害性,開始嘗試各種形式的禁菸,但鴉片依然是19世紀30年代之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商品之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1939年林則徐受命下令稽查和銷貨了英國商人的鴉片,還迫使外國商人交出了共計260萬英鎊的鴉片,關於繳獲鴉片的補償問題的分歧,1840年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南京條約》,英國迫使中國向英國商人開放了5個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代表了對中國主權的侵蝕,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則更進一步,最終洗劫並幾乎完全燒燬了北京的圓明園。它迫使中國允許對外通商,並承認了一系列涉及外國商業利益的治外法權。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2100萬美元,年利率5%,戰爭背後的金融史


鴉片戰爭的另一後果是賠款割地:英國將長期租借香港。中國也要對英國及其盟國進行賠款,一是銷燬鴉片造成的損失,二是英國的戰爭費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金額為2100萬美元,期限三年,年利率5%。

清政府並沒有能力賠款,於是英國控制了中方通商口岸的海關稅收作為賠款支付的保證。相當於抵押了海關稅收,這種行為一方面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另外,也讓通商口岸成為了西方商業和金融技術進入中國的一個通道。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後面我們繼續分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這本書的前面幾篇文章整理如下:

《千年金融史》一部跨越5000年的金融發展簡史,揭示了金融的本質

《千年金融史》:一部跨越5000年的金融發展史,就是人類的發展史

1172年,威尼斯人的一次金融創新影響至今,但在當時遭到極力反對

這兩家公司,是公司的雛形和“公司的鼻祖”,是金融史上的里程碑

公元前3000多年,人類最早的文字發明,和現代金融有直接的關係

公元前2400年,古巴比倫出現了一個金融概念,直到今天還在用

3000多年前,商朝陵墓中的一件文物,揭開了塵封已久的中國金融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