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諶輝
首發於微信訂閱號:徐諶輝 ID:xuchenhui007
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停擺,大債務國美利堅卻在此時大放水,那麼沒拿到錢的我們在此基礎上該何去何從?
文/徐諶輝
美國最近大放水,自3月25日,美國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說,政府對經濟的總體援助將達6萬億美元,其中包括來自國會的2萬億美元和來自美聯儲的4萬億美元。從此,美國說到做到,開始了喋喋不休的發錢行徑,具體數據不好計算,但是看新聞報道,似乎每個人都收到了。
對我來說,發錢這事,說不羨慕那肯定是假的,天下掉餡餅的事情,誰會拒絕?!但是這事經不住細琢磨,畢竟這錢並不是只發給我,而是人人有之。這就好比高考,要是隻給我漲一百分,那我努努力考個清北問題不大,再不濟也是個985,但這要是人人都漲一百分,那我該去哪去哪,一點影響沒有。
話又說回來,現在都說全球經濟一體化,所以雖然美國人民該去哪去哪,備不住美國沒給我們發錢啊,這問題就來了,我們能去哪?
一、發錢背後的邏輯
要是看我們的情況,必須要先看美國為什麼要發錢。這就要推薦一本書《貨幣放水的盡頭:還有什麼能拯救停滯的經濟》(本文末端有送)。
本文作者是簡世勳(King,S.D.)乃匯豐銀行(HSBC)的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他主要觀點是對於西方經濟在多重債務的背景下,依然使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財政刺激而感到擔憂,同時在國際化的影響下,這條路將會自掘墳墓。
對於貨幣放水,其實也並不是一棍子打死。比如大基建就很好,實際上,數千年來,無論是國王、貴族、醫院亦或是非民選官員,他們還是致力於這一領域的公共支出。即使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各國依然孜孜不倦,謀求無力。在當代,我們不得不為各種公共支出籌措資金,而在人類的歷史上,公共財政領域的最大挑戰,一直是戰爭費用問題。
但是,將錢直接撒向民眾,時間並不久遠。大概來說,發錢的傳統來自於羅斯福新政,當時羅斯福認為,大蕭條反映的不是經濟和財政系統性失敗,而是巨大陰謀造成的。他拋棄了有錢人,並引用聖經來做出評判:“耶穌走進神殿,趕走所有在神殿中買賣的人,打翻了貨幣兌換商的辦公桌和販賣鴿子人的椅子。” 這段敘述直到今天都極具誘惑性,當時對於選舉人的勸說性極強,使其在1936年贏得了勝利,是他四次競選成功中的第二次勝利。
但這在作者看來,則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正如凱恩斯在《通論》中寫道:“生活在現實中的人,自認為能夠完全免除於知識的影響,其實往往都還是某些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現在情況看,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西方各國的經濟發展普遍停滯不前。在此背景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採取了非傳統的刺激經濟政策,即量化寬鬆政策,其它發達國家也不同程度的實施了量化寬鬆政策。但這貼藥副作用極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財政陷阱:在一個對經濟持續失望的世界裡,它們為家庭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避免金錢損失的簡便方式,然而卻非授人以漁,並不長久。
2、匯率陷阱:貨幣貶值太多會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進而提高通脹率,積壓了實際購買力,對振興出口幾乎沒有作用。生活水平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降低了,而債務償還問題變得更加困難。
3、“殭屍”陷阱:那些,本應在經濟衰退初期就會破產,但他們的生命卻得以維持下來。如果銀行繼續貸款給這些“殭屍”公司和個人,銀行留給經濟體中那些具有潛在實力和更具活力部門的資金就會所剩無幾。經濟增長率不可避免的萎縮,生存和繁榮不可同日而語。
4、監管陷阱:政府縱身一躍排在等待貸款隊伍的前列,這是量化寬鬆為政府提供的一種捷徑。但實際上監管在此基礎上,卻早已名存實亡。
實際上,不斷印錢使得債務危機永遠在那裡,不離不棄。在這些影響下,增長乏力,信任缺失,互相指責的文化和不公平的緊縮負擔,絕不會是最誘人的雞尾酒,對於經濟和金融而言,這是一個反烏托邦的世界,即“敵託邦世界”,必然將在更大範圍威脅到全球政治的穩定,很有可能出現反社會政權。
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我的奮鬥》的作者沒有在德國國會大廈自殺,如果日本沒有轟炸珍珠港,誰也不會知道那些債務將會變得怎樣。
既然如此,到底誰在借錢給他們?
二、誰在資助美國發錢
一般來說,賬戶赤字表明一個國家的投資大於儲蓄,因此不得不從國外借款。對於每一個經常赤字的賬戶來說,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必然存在一個經盈餘的賬戶。也就是說,對於每一個投資大於儲蓄的國家背後,必然存在一個儲蓄大於投資的國家。因為人們並不是同外星人做交易,因此,對於任何一個瘋狂的借款人,一定也存在一個同樣瘋狂的貸款人。
既然如此,那麼那些盈餘賬戶是誰?他們為什麼會借?
作者認為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俄羅斯以及沙特阿拉伯系的金融體系並不發達,尤其是消費信貸服務才剛剛起步,所以其消費需求受到抑制,所以儲蓄在這些國家的形成習慣。
同時由於這些國家,具有良好收入前景的人不能輕而易舉地借到錢,無法今日消費明天還貸。所以資金自然會被用來投資購買能夠即時出售卻不用承受太多損失的流動性資產,比如美國國債。但這些人卻將風險無視,作者認為主要是三方面,首先他們不知道也沒有詢問金融中介將他們的存款投資到了什麼地方。其次,人口老齡化問題使人們忽視了這一風險。最後,他們信任特殊的金融資產,特別是政府債券以及美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在這個基礎上,未來世界可能會有這三個問題:
1,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發生結構性下滑,建立在世界經濟會持續高速增長預期之上的養老體系與醫療體系將會難以為繼。嬰兒潮出生的人必須要為未來的苦日子做好準備;
2,量化寬鬆政策未必能夠刺激經濟持續增長,但卻會持續改變收入與財富的分配。量化寬鬆政策持續壓低利率,這使得財富從存款者向借款者傾斜。量化寬鬆政策提高資產價格,這使得財富從無產者向有產者傾斜。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大企業與政府更容易獲得資金,這使得財富從中小企業向大企業與政府傾斜;
3,信任危機是經濟增長停滯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社會正在出現三種信任裂縫:一是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之間的裂縫;二是老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裂縫;三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裂縫。
而這些問題影響最大的不一定是債務人,很有可能則是債權人。畢竟要知道,在19世紀債務人的命運十分險惡,通常會被抓去坐牢。現在則不然。
三,大洪水之下,我們何去何從
必須要說今年的經濟主要停滯跟所有的經濟學家預測都不太一樣,是來自於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在這個基礎上,經濟停滯是處於安全的考量,自動停發的,所以只要疫情還在,所有的人工再刺激經濟流動的措施,其實無濟於事。
同時,美國屬於這次疫情的重災區,他們是利用發錢來混淆概念。因為本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對於社會的衝擊其實是在於醫療資源,而美國恰恰是缺乏醫療資源,白人床數低,防護用品不夠,醫護人員不足等等,都暴露在外。在此基礎上,美國利用其資源豐富的食品加工以及不負責任的印錢,來彌補這個醫療資源短缺的短板,其實於事無補,治不了病還是治不了病。
而同時,按照傳統的經濟學框架來看,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美元變多了,結果必然會是美元不值錢,使得美元貶值,再加上債務繁多,最後很可能會撼動美元現有的地位。但從最近的匯率來看,美元反而是而非常堅挺的。我懷疑是因為在危機時期大家都需需要現金來填補流動性危機的坑,當然美國公司由於領補貼的要求也是這麼做了,所以對美元的需求反而增高,使得美元更值錢了,也就相對別的貨幣升值。但是,相信危機結束以後,美元貶值是合理走勢。
至於大多數民科都在叫囂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所謂的“全民基本工資”:政府無條件地向每個公民定期發錢,旨在使每個人擺脫貧困,鼓勵他們參與市場經濟並保證他們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和衣物。
雖然美國看起來現在正在這麼幹,但是有個經濟學基本常識,那就是任何放水的手段,都只能讓一部分人獲益,UBI亦然。所以這種放水,既沒有解決前文所言的任何問題,也同樣會激化貧富差距。
而我們作為債權人,雖然不能抓債務人進監獄,但是也有別的辦法,要麼見招拆招,人民幣國際化成為結算本位,讓債務人用其其它資源頂賬,畢竟我們資源比較短缺。說到這我必須要說一下,感覺本次石油大跌是俄羅斯和沙特的好把戲,畢竟都是債務人,但他們資源豐厚,真是利用資源做了一手好局。而美國頁岩油當年房地產一樣,同樣的高槓杆同樣的次級貸,這次是不是回引發當年的次貸危機還有待觀察,不過打擊肯定是極大的。
當然這招比較難,我們貌似隨著這個進程,還做了別的措施。現在我們名聲最大貨幣基金餘額寶已經是1打頭了(7日年化1.72%),如果沒記錯,去年還是2打頭。
在此基礎上,作為一名普通人,我覺得其實還是看得到幾種獲益角色。第一種是有辦法使用低成本貸款的人,這種人基本上不成功便成仁,但大概率會淪為上文所說的殭屍,但有一點,低成本貸款門檻越高,用的人越少,這條路的成功率就會越大。第二種比較簡單,就是包工頭,前面說了我們不用買選票,目光長遠,所以大概率會按照老方法放大基建,那麼包工頭就穩賺。最後一種就是玄學,總之啥時候都有發財的人,賭徒麼,贏了會所嫩模,輸了……輸了我不敢想象。
最後,有個情況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畢竟在這個全球疫情的時候,僅談放水並不合適。自古以來,不能做好剝奪人權式隔離的種群,面對大自然的疫情的時候,都會連續面對至少兩波。一般來講,第二波通常是最厲害的,可達第一波的5~10倍。曾經的西班牙大流感其實就已經改變了全球的經濟形勢。新冠目前來看,國際上啥時候恢復真的不好說,咱們這麼高效率也要好幾個月,直到現在都沒全開學。所以,我認為目前國內所有依賴外部的產業,都將面臨大洗牌的危險。
在這個情況下,或許以後我們的生活方式會和以前不一樣。
作者簡介:FCCA ,秒殺劉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