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先來看個故事。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很是生氣,但苦於無處發洩。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就把孩子給臭罵了一頓。

孩子覺得無辜,感到窩火,就狠狠的去踹正在他身邊打滾的貓。

貓咪為了避免繼續捱揍,便逃跑到了街上。

正好此時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看到貓突然跑出來,趕緊避讓,誰知,卻把路邊的老闆給撞傷了。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這就是心理學上典型的“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過程,即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的尖端一直擴散到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個人則成為了最終的受害者。


在上面那則故事裡是貓,而平時在我們家庭或者職場裡,最弱的那個就是孩子或者基層。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現代社會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緊張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一點不如意就會使自己煩惱、憤怒起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


雖然人經過情緒發洩之後,心情可以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是這種效果不會長久,會不斷地死灰復燃。


而且利用這種情緒發洩之後的人,會在潛意識種下了凡事訴諸暴力,沒有必要自我控制和壓抑的心裡投射,最後演變成家庭暴力和群體暴力事件的助燃劑之一。以下是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2016年

2016年,一箇中年男子因自己的車與快遞小車發生剮蹭,不僅破口大罵快遞小哥,並接連扇了快遞小哥6個耳光。此事惹怒了眾多網友,更惹惱了順豐總裁王衛。


結果,順豐公司對此事嚴糾到底,拒絕和解,最後打人的中年男子,因尋釁滋事,被北京警方依法處於十日行政拘留。


2017年

山東泰安夫妻倆駕車回小區,因嫌保安放行過慢,將車停在入口並離開,導致其他業主無法進入小區;


另一業主駕車從出口駛入小區,然後下車猛踹停在入口的車;女業主趕回,迎著踢車人的車走過去責問,踢車業主上車、直接撞倒女業主,並從她身上重重碾壓過去。最後女業主受重傷,肇事車主被刑拘。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既然這種現象這麼可怕,那麼需要怎麼做才能不會讓自己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呢?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數顏色法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提出的一種有效控制情緒的方法。

當你不滿某個人或某件事,想大發脾氣時,如果有可能的話,暫停手中的事情,找個沒人的地方,做下面的練習:首先,環顧四周的景物,然後將所看到的在心中說出來:那是一面白色的牆壁,那是一張黃色的桌子,那是一把黑色的椅子……持續這個狀態30秒左右。

通過這種方式,強迫自己恢復靈敏的視覺功能,使得大腦恢復理智性思考,緩衝你的不滿情緒。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轉移注意力

當你覺得苦悶、煩惱時,不要讓自己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這件事情上。你可以有意識地去做一些可以讓你感到輕鬆愉快的事情,像是聽聽音樂、看看電視、運動運動、玩玩遊戲等等,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儘量將壞情緒淡化乃至忘卻。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傾訴開解

受了氣,千萬不要衝人就發洩,可以在網上聊天工具上找熟悉的或陌生人抒發一下,他們會理解你,你也會從中得到一些發洩,在這段時間,讓自己情緒冷卻下來,恢復到理智層面。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換位思考


可以試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想一想如果你是受害者,你會不會也對對方這麼做,慢慢地深呼吸,閉上眼睛幾分鐘之後,再重新睜開眼睛,不斷重複,直到你不再被這個情緒所控制,你就可以停止深呼吸,然後慢慢地好好思考一下問題和自己的態度,到底是對是錯。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踢貓效應|警惕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

除了數顏色法、轉移注意力、傾訴開解這幾種控制壞情緒的方法外,還有自我暗示法、自我平衡法等等,甚至是連深呼吸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你控制壞情緒。

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作為職業職場人和家長,如何保持良好的風度,做到“入局而不為局勢所迷”。一個人如果不能與人為善,不能寬以待人,經常向周邊釋放消極的因子,成為心理疾病的一個傳染源,導致所處環境的惡化,怎麼能談得上真正意義的事業成功和家庭幸福呢?

所以要儘量控制你的情緒,不要再因此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從而傷害了工作或生活中無辜而弱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