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因特尔处理器只有i3、i5、i7、i9?

大婶吃梨不


因为老外不喜欢偶数你不知道吗?在他们的眼里面奇数才是幸运数字,其实弄成奇数也是有道理的,因为0到9这几个谁当中9最大,如果你整一个偶数可能最高就是8了,其实还有比8更大的数据就是9.

名字的定义

名字的定义其实主要为了区别产品的性能高低之分,那么如果按照 3、5、7、9这个命名方法可以能够多出一个数字,可以有一个九五至宗的处理器,就是i9,实际情况也是这样I9处理器是旗舰级当中的旗舰级CPU,这不正好符合了9是最大的意义吗?

坊间流传

有人说intel这样起名字是找过中国的高人算过的,说是这样的数字可以保证这个产品能够打压对手好多年,对手当然就是AMD了,果不其然自从酷睿发布之后,真是让AMD基本无还手之力啊。

最后不论是处于什么原因,intel命名方法是人家自己制定的规则,不要过多揣测,只要知道数字越大性能越高即可。


程序小腿腿


因特尔除了有以i3、i5、i7、i9命名的酷睿系列外,还有我们熟知的至强、凌动、奔腾、赛扬、安腾和Quark系列,它们都是属于因特尔旗下的品牌。

  • 赛扬、奔腾、酷睿系列多用于普通电脑;
  • 至强、安腾系列多用于服务器;
  • 凌动系列多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
  • Quark系列多用于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

为什么因特尔要分多系列品牌?

因特尔分多系列品牌不仅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辨识度,还有一些早期的原因:

AMD销售“80386”处理器时,因特尔排名第二。因特尔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了AMD。但是输了,因为“80386”是实际的零件号。

之后英特尔推出了“486”:前面缺少“80”,零件编号不是“486”。AMD开始销售“486”处理器,英特尔提起诉讼。法院裁定“486”不够独特,客户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它是零件号的一部分,尤其是“80286”和“80386”早已经被媒体和公众简称为“286”和“386”。

商标法中判定不能出现的商标内容:

1、描述性名称,例如:没有做出双核处理器,却将其命名为“Dual-Core”,然后再为该名称注册商标并期望该商标能够保留下来。

2、零件号,竞争对手可以使用相同的零件号作为它的零件命名。

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486”的下一个处理器叫“奔腾”。这样看起来就不再像是零件号,因此英特尔成功使AMD不再以“奔腾”的名义销售兼容处理器。从那以后,英特尔一直坚持这一原则。例如:“i3”未命名为“i3”,而是“Intel Core i3”。即使“i3”部分也没有涉及处理器,这样故意设计可以帮助商标保护。

为什么酷睿系列没有i2、i4、i6、i8?

为什么酷睿系列没有i2、i4、i6、i8?这个是困扰了我们很久的一个问题。

一、有人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市场营销人士认为:绝大多数人喜欢“奇数”多于“偶数”。例如,宝马汽车X系列对各种级别车辆进行分类行销,3系列是入门级产品,5系列是升压产品,7系列是高端产品。因此,因特尔的市场营销部可能要求,与其只编号为1、2、3、4,还不如使用奇数,它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地了解英特尔处理器及其所购买的性能水平。

随着2008年11月发布Nehalem微体系结构,英特尔为其核心处理器引入了新的命名方案,有三种变体:Core i3、Core i5、Core i7。名称不再对应于特定的技术功能,例如内核数量。取而代之的是,对酷睿品牌从低端(i3)到中端(i5)到高端性能(i7)进行划分,对应英特尔英特尔处理器评级的三、四和五颗星。从入门级赛扬(一颗星)和奔腾(两颗星)处理器开始。

二、有人从生产和销售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当因特尔发布了酷睿i系列的第一代产品时,许多人从事芯片生产和销售的人都不知道ix名称中数字的确切含义,而是以该处理器大致相当于单核处理器的数量来区分。

推理是这样的:

超线程并不能完全构成真正的核心性能水平,只是1个内核充当2个内核。因此一代i3的双线程+ 2个来自超线程的线程比3个内核更等同于3个内核。大多数一代i5是四核的没有超线程,但使用上一代单核芯片所没有的L3缓存,它们的性能大致相当于5核core2quad。 一代 i7当然具有4个内核+ 4个通过超线程的额外线程,因此,它们的性能加在一起,并考虑到4个线程不是真正的内核,因此它们的性能可能略低于8个内核。i9系列的命名也保持了潮流。 移动芯片是个例外,这些L3高速缓存通常可以帮助弥补这一差距,并且一些低功耗的i7更接近于移动i5。

三、有人从技术的角度做了分析:

比如:一个程序在4线程的CPU下运行,对应系统运行的4个线程:逻辑内核0、逻辑核心1、逻辑核心2、逻辑核心3。

一代i3:2个内核2个超线程,最大线程/逻辑内核数为:2x2 = 4。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3。因此,将其产品命名为i3。

一代i7:4个内核4个超线程,最大线程/逻辑内核数将为:4x2 = 8。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7。因此,将其命名为产品i7。

一代i5:i5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而是具有4个内核,线程/逻辑核心的最大数量为:4x1 = 4。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3。但是性能在i3和i7之间,因此,将其命名为i5。

我们没有参加过因特尔的酷睿系列命名的会议,所以不清楚ix命名的确切的原因。

但我更加愿意相信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所作出的分析,对酷睿品牌从低端、终端、高端性能分级的命名方式,帮助消费者更快地了解因特尔处理器及其所购买的性能水平。因为ix命名越是到后面越是没有技术逻辑可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汇聚魔杖


酷睿系列有i3、i5、i7以及i9系列,分别对应中低端、中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处理器命名没有i4,i6,i8,其命名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仅仅出于商业运营以及产品定位考虑。

酷睿系列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品牌,品牌标识符,Gen标识,SKU数值,产品线后缀,以下图为例;

字母i代表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CPU,一般来说i后面这位数字越大,代表的性能越好,但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后面的几位数字来综合考虑。

  1. i之后第一位数字,代表是第几代CPU,从2代到9代,每一代都会有更多的新技术,通常来说数字越大,性能越好。

  2. i之后第二和第三位数字代表该CPU的强度,在同一代的CPU中,第二和第三位数字越大,代表强度越大,性能越好。

  3. 最后一位数字与生产代号有关,不影响性能。

一般还能看到,这四位数字之后还会附带有后缀,通常是一位或两位字母或者数字与字母的组合,用来区分处理器的类型或版本。

  1. 不带后缀:表示CPU已锁频,也就是它的最高频率已经固定,性能也是相对稳定的。

  2. K:表示CPU不锁频,可以对CPU进行超频操作,发挥它更高的性能。

  3. S:表示低电压的台式机处理器。

  4. T:表示超低电压的台式机处理器。

  5. P:表示已屏蔽核显的台式机处理器。

  6. F:表示没有核显的台式机处理器。

  7. X:表示最高性能的台式机处理器。

  8. M:表示标准电压的笔记本双核处理器,可拆卸。

  9. QM:表示标准电压的笔记本四核处理器,可拆卸。

  10. U:表示低电压的笔记本处理器,可拆卸。

  11. Y:表示超低电压的笔记本处理器,且不可拆卸。

  12. XM:表示最高性能的笔记本处理器,可拆卸。

  13. H:表示高电压的处理器,且不可拆卸。

  14. HQ:表示高电压的笔记本四核处理器,可拆卸。

从CPU的型号命名可以看出一个CPU的大致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