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勇 王雪娜

浩蕩春風起,奮進腳步疾。3月底,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古都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4月19日至20日,由中央駐豫主要媒體和省級主流媒體的負責人、記者組成的採訪團赴洛,就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情況等進行集中採訪。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生態惠民 為城市增綠添彩

春意盎然的週末,洛龍區伊水遊園八里堂段滿目蔥綠,城市驛站、親水棧道、足球場掩映其中;蒹葭橋、伊水亭、觀鳥廊美不勝收,紅綠相間的城市樂道上,市民結伴而行,一路笑語歡聲。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伊水遊園毗鄰洛陽東環路和開元大道,與伊河溼地公園連成一片。“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規劃建設佔地4000餘畝的溼地遊園,這種惠民舉措在中原城市並不多見。”採訪團成員不由地心生豔羨:“洛陽人真幸福!”

“伊水遊園項目是洛陽市‘四河同治,三渠聯動’、五項治理的重點工作,也是百城提質建設的重要內容。”採訪中,洛龍區副區長何玉霞介紹,在遊園建設中,該區借鑑徐州雲龍湖景區先進建設經驗,在相關區域增加了房車營地、休閒生活驛站、遊客服務中心等便民設施,成為洛陽市民又一處“會客廳”。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伊水遊園八里堂段 苟華雲 攝

“在我之前的印象裡,洛陽是座老工業城市。這兩天一路走來,明顯感受到洛陽在生態、文明、民生、創新等方面發生的鉅變,一座宜居、活力的洛陽正在向我們走來。”在中新社河南分社副總編輯趙暉看來,洛河、伊河兩岸的生態廊道、“樂道”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更加體現洛陽對民生的關注和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的努力。

自主創新 為產業發展提能級

“有沒有百億級的企業?”“大數據服務的盈利模式有哪些?”在洛陽大數據產業園展廳裡,一個大型沙盤上密密麻麻地分佈著微觀建築,展現著這裡的生機與活力。採訪團成員饒有興趣地瞭解園區的運營情況,對園區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讚賞有加。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在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觀看無人駕駛拖拉機作業時,採訪團成員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攝像機記錄下難忘的一幕。曾經“土得掉渣”的拖拉機,與高大上的5G技術相嫁接,會產生怎樣的蝶變?採訪團成員在這裡找到答案。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暢想未來,當農業機械足夠智能,農民面對著電腦或手機終端,控制機械完成農業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將讓農業變得更加輕鬆與高效。”採訪團成員表示,洛陽作為全國主要的農機制造基地,近年來搶抓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機遇,把智能裝備作為培育高端製造業的重要突破口,加速由“製造”向“智造”轉變,助力洛陽從老工業城市向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轉變。

招才引智 為城市發展增後勁

“創新人才從哪來?”“基地對這些入駐團隊提供了哪些支持?”“如何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在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基地,採訪團成員拋出一連串疑問。

“按照‘平臺+孵化器’的模式運營,基地聚力打造高濃度創新,緊扣本地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容孵化載體。”清洛基地副主任鄒怡蓉說,經過三年的探索和發展,基地博士、碩士以上學歷人員,985、211高校畢業生及海外留學歸國人員佔比均超過半數,已形成“以才引才”“以機(制)引才”“以技引才”等人才引進模式,不斷吸引高技術人才匯聚洛陽。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隨後,採訪團一行到中試基地,先後參觀了機器人視覺車間、激光增材製造車間、鋼軌打磨車生產車間,瞭解產品的技術特點和市場化推進情況。

在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採訪團成員流連於眾多科研成果展臺之間,專注地記錄下最新的研發進展;在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永軍重點介紹公司代表性產品,採訪團成員實地參觀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詳細瞭解實驗室及研發創新情況。

春風浩蕩滿洛城——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見聞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省委、省政府賦予洛陽副中心城市新定位、新目標,洛陽要藉助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東風實現華麗轉變。”採訪團成員嶽晗表示。

觀洛陽,知天下。兩天時間,行程緊湊、收穫滿滿,採訪團成員先後到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洛陽大數據產業園、伊水遊園、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洛浦公園“樂道”、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等處深入採訪。

處處彰顯創新活力、宜居宜業魅力的洛陽,讓採訪團成員津津樂道、深受觸動、頻頻點贊。他們表示,一定會一如既往地講好傳遞好洛陽建設副中心、打造增長極的好故事好聲音,為洛陽譜寫更加絢麗的時代篇章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編輯:沈若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