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之后得不到成功?你并不是个失败的人,是你的思维欺骗了你

为什么你的努力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高三的你,每天都很努力,希望拿到600+分。

大学的你,每天都很努力,希望拿到国家奖学金。

工作的你,每天都很努力,希望升职加薪。

可是,你没有进到好的大学。

大学也没有拿到奖学金。

工作也没有升职加薪。

于是,你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努力。

甚至在这种怀疑回忆起,很久前和家人无端的争吵,被他人的嘲讽,以及被别人欺负后的无力反抗。

最后,你在黑夜里,强忍着泪水,在内心问自己,我是不是很失败?

努力之后得不到成功?你并不是个失败的人,是你的思维欺骗了你

其实,我要说的是,你并不失败,你的努力也并没有白费。

不管你是高三,为了理想的大学;还是大学,为了奖学金;你所作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你也并不是一个失败的人。

是人的认知本能让你这么觉得而已。


01.证实性偏差(comfirmation bias)

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认为总是无法取得相应的成就,是因为你在消极状态中放大了自己的失败。

可能这样说你不太理解,那么我举一个例子。

当你心心念念的期待自己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拜天拜地的祈祷自己能超过425分。

终于在你查分数的那一刻,看到自己的分数是:

426分,正好超过及格线1分

你会怎么样?肯定是顿觉轻松,长舒一口气,认为自己的祈祷起了作用。

可是,事实上,世界上的事情,真的会因为你的祈祷变好或者变差么?

答案必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的分数,为什么会在你祈祷后正好超过分数线1分呢?因为,这只是一个概率事件,不管你祈祷或不祈祷,它都会发生。

可是你还是认为是祈祷帮助了你。这就是「证实性偏差」

努力之后得不到成功?你并不是个失败的人,是你的思维欺骗了你

来自洪兰的认知心理学课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受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容易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

当你确立了"我很失败"这个观念的时候,你就会开始回忆自己的人生,寻找那些自己失败的时刻,小到和小朋友吵架,结果吵输了;大到和家人争吵,被骂无能。

可是,在这个时刻中,你却忽略了一些事,一些同样发生过的事情。

你忽略了,你和小朋友争吵,小朋友被你揍了的事实。

你忽略了,你努力考到好成绩,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以及父母对别人炫耀你时的骄傲。

你忽略了,你努力朝自己梦想奔跑时,别人对你的羡慕。

看,这些事情同样发生了,却在你消极的状态里,被你全部遗忘了。

就像你在你祈祷之后,以1分之差,压线过了四级。可是你却忽略了,你祈祷了很多次,也没有得到好成绩的时候。

这就是认知偏差,事实的真相是,祈祷并不能让你变得幸运,你偶尔的失败也不能定义你的就是失败的人。


02."勤"不一定补拙

我们国家的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的观念,就是"补短"教育,也就是每个人都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不能让自己短处拖了自己的后腿。

这个观念并没有错,但是,过于追求"补短"的行为,却限制了很多人的成长。

并为此,诞生了很多成语"勤能补拙""有志者事竟成""笨鸟先飞"。让我们进入了一种思维误区:只要我够努力,就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同样,为了巩固自己的信念,很多的人在不断痛苦努力补足自己短板的时候,就又会陷入证实偏差,找支撑自己观点——努力就会成功的案例。

努力之后得不到成功?你并不是个失败的人,是你的思维欺骗了你

图片来演百度

如伟大的诗人屈原,并不是小时候就有诗歌天赋的,但他不顾长辈反对,努力三年,熟读诗经,才成就了自己。

再如虽然聪明,可书法奇差的王十鹏,努力练字,终于悟得了书法真谛。

还有我国乒乓名将邓亚萍,通过努力克服了身材矮小的缺点,苦练球技,最终如愿为国争光。

从古到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讲都讲不完。

但是,我恐怕要说一些扎心的话给你听了:从古到今,想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的人,你所不知道的比你所知道的远远要多的多。

所以,在你努力之前,请走出这个误区,正视"勤不一定补拙"的事实。


03.破除"我不能失败"的信念

当你正视了"勤不一定补拙"的事实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允许自己失败

这话可能听起来挺搞笑的,什么叫允许自己失败啊?谁喜欢失败啊?

不急,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对于努力,我们分成两种类型的人:

「追求成功的人」&「避免失败的人」

  • 追求成功的人:

什么叫追求成功的人,就是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成功,即使失败了了,也能接着站起来的人。

内心对成功的渴望十分强烈,这就是「追求成功的人」。

  • 避免失败的人:

所谓「避免失败的人」,就是在努力的时候,会选择极其简单的目标,或者极其难的事情进行努力。

因为简单的事情容易在努力中实现成功,极端困难的事情即使不成功,也可以找到借口减少失败感。

而我们多数人都属于「避免失败的人」这一类型,因为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做事情不要犯错,犯错是不可以被接受的,犯错就是要接受批评的。

在这种"低错教育"中,自然就会在成长中对"犯错"越来越恐惧,从而害怕犯错,害怕失败。

当你努力的时候,你会因为害怕失败而胆战心惊地努力,一旦真正的失败,就会产生焦虑,产生自我怀疑。

记住,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请走出这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允许自己失败。


04.有效的努力

勤不一定能补拙,我们要承认天赋这事,是真的存在的。所以,如果有些人一直比你优秀,一直在你前面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他比你努力,你得承认,他可能确实比你聪明。

但是这并不是让你不要努力,而是叫你认清事实。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一种解决方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你的努力更有效呢?

  • 1.在你的长处发力

如果你是为了考试到达某个分数,在你的弱势学科进步缓慢的情况下,你可以先努力巩固你好你的强势学科,把你的强势学科分数稳定在一个高分。

这样的好处在于,你的强势学科在你的努力下,会更容易进步,这能极大的增加你的自信。

同时稳定了强势学科后,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弱势学科。

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学里你是为了获取奖学金的殊荣,你可以通过各种你擅长的比赛或者其他方式,来获取这份荣誉。

考试只是其中一种途径而已。

找到你的优势努力,比在劣势中痛苦挣扎,有效的多!

  • 2.有效利用身边资源

我们很讨厌这种言论,"你XXX是靠XXX才成功的";"你要不是你的父母你才不会成功"。

经常有人会说这种话,来彰显自己有多么独立,仿佛不靠个人努力得到的回报是可耻的。

但是事实上,有资源不用才是真的傻。

最近,奇葩说里也谈到了这个话题:「毕业之后过得很拮据,父母愿意让我啃老,该啃吗?」

努力之后得不到成功?你并不是个失败的人,是你的思维欺骗了你

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关于这个辩题的回答,其中有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知乎上有人这么说:

如果我有了孩子,将来我肯定会对我的孩子说,一定要啃我的老。


我已经造好了轮子,你就不要再继续努力学造轮子的技术了,直接拿去用,不然祖祖辈辈都在重复造轮子,就陷入死循环了。


轮子我已经造好了,你可以学着造车身,这样你的孩子将来就可以直接造发动机,他就可以拥有一辆完整的车了。


你应该做的,是在我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而不是去重复我这几十年已经做完了的事情。

所以,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是一种明智的、更有前瞻性的选择,充分的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能让你的努力效率更高,成功的几率更大,少走很多弯路。

  • 3.制定合理的目标

制定符合你当前能力的目标。

因为,像爬楼梯一样,你得有爬到10楼的本事,才能挑战到走到11楼。你得有爬上100楼的能力,才能向101楼发起冲锋。

如果你到10楼就累的不行了,还给自己定了100楼的目标,你觉得自己会有自信继续努力下去吗?

  • 4.实践执行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光有想法,没有行动,所有都是徒劳。

当你想要努力,那就站起来,真的动起来吧。

不要让任何事、人成为借口,人们只会羡慕你的成功,不会理会你的失败。

  • 5.复盘调整

最后复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一个反馈环节。

什么叫复盘?复盘就是你定时的回顾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分析自己的结果和行为,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复盘的好处在于,能通过自己以往的结果,从中得到有效的经验,可以用于日后。

同时,也能在复盘中发现自己的不住,调整自己的行为。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学习英语,背了100个单词,最后却只能记住50个。

你可以复盘自己背单词时候的学习状态,发现原来是玩手机导致你注意力不专注,所以下次你再背的时候,就能有效的注意到这点。

不是继续花大量时间,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最后却没有取得实质效果。


05.总结

  1. 在挫折之后,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并不是因为你真的失败,只是"证实性偏差"在作祟。
  2. 努力之前,请走出思维误区,正视"勤不一定补拙"的事实。
  3. 在努力的过程中,允许自己失败,失败并不是不可容忍的。
  4. 有效努力的五个步骤:

Step1.在你的长处发力

Step2.有效利用身边资源

Step3.制定合理的目标

Step4.实践执行

Step5.复盘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