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輕鬆籌員工鬥毆!網友:嘴上道義,心裡都是生意

4月14日晚,有網友發帖稱:


4月13日下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水滴籌員工因為掃樓時勸病人立項打擾到病人,被舉報和醫院方面清場。隨後,水滴籌員工在醫院裡揪住了他們懷疑的“舉報者”毆打。


之後有網友指出“舉報者”系輕鬆籌員工。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視頻/新京報我們視頻


15日下午水滴籌、輕鬆籌都進行了回應。


水滴籌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網傳視頻並不全面。


聲明稱,此事系因輕鬆籌員工言語威脅和汙衊,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和鬥毆,目前當事員工正在當地派出所接受調解。


水滴籌將尊重和配合警方的處理決定,為員工個人的魯莽行為致歉。

另外,水滴籌方還表示,近期輕鬆籌團隊內部以水滴籌為假想敵,公開張貼“乾死水滴籌”的攻擊性標語,並且明確針對水滴籌開展了一系列不規範的挑釁、騷擾和破壞小動作,致使線下連續發生數起雙方糾紛和衝突事件。


而輕鬆籌方則回應記者稱,網傳視頻屬實,確係水滴籌員工攻擊輕鬆籌員工的頭部,並對水滴籌投訴舉報一說予以否認。其聲明稱:“水滴籌多次對輕鬆籌員工恐嚇、挑釁、主動激起衝突。我方員工已多次忍讓,不料直接遭受暴力之苦。”


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鬥毆終歸是錯的,況且事情的起因還疑似為“搶生意”。


眾籌,這是一些因家境貧困而無法救治的人的“及時雨”,然而近年來卻連出負面新聞。


去年年底,水滴籌掃樓事件便引起了世人的憤怒,而人民日報更是銳評:


“別讓好心人寒心!”

“以拿提成為目的,引導患者籌款提供便利,是不是把慈善當成生意?”


而這也引人思考,當大家的愛心被過度消費,當他們發現自己被愚弄、被欺騙、被戲耍,誰又還會伸出援助之手?


眾籌很簡單,但也不簡單。


眾籌是“及時雨”,但不得不承認,它也是缺乏保障的“及時雨”。今天我們看到其他人得到了眾籌的幫助,但不代表未來我們需要的時候,也能得到同樣的幫助。


都說萬事留個心眼,依靠眾籌的同時,也該想想如何才能讓自己有確定性的保障。


其實商業社會一切皆有成本,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與價值在市場競爭當中是匹配的,我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一旦我們作出一個安排,儘量就做好,做有質量有保證的,直衝目的而去,所以,如果論風險保障,其實很簡單,還是要靠主流選擇的商業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