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边塞诗不盛行于汉宋元明清等统一的时代呢?

不琛大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秦时明月汉时关,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每当读起大唐的边塞诗的优美诗句,只觉热血飞腾,豪情万丈,恨不得立即骑上战马,驰骋边关杀敌。

边塞诗以记录边疆军边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其意境空旷豪迈,读了之后能使人激起雄心万丈,压抑之气一扫而空。是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魂宝。可为什么边塞诗只盛行于唐朝,而不盛行于汉宋元明清等统一王朝呢?这得从边塞诗起源、军功体制、文化氛围等几方面说起。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很早就有了,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就是一种诗歌,但那时会写的人很少。可以说诗歌起源先秦时代,发展于汉魏晋,盛行隨唐宋,暮落于元明清。边塞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同诗歌一样,初步形成于汉魏六朝,盛行于隨唐,到宋元明清逐步退出主流,它的兴盛与王朝的统一没有必然的关系。

汉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强盛的统一王朝,其军功是空前的,自汉武帝拉开反击匈奴的大幕后,两汉四百年都在北击匈奴,战况十分激烈,取得的战果也十分非常辉煌。但那是时诗歌还不是文学的主流,文学形式主要还停流在记史阶段,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将这些事以传记的形式进行记载。同时汉代时文仕知识还掌握少数士族的手里,驻守边塞将军们也都是世袭武家,下层士兵大部分不识字,更别说去创作边塞诗了。

虽然汉朝没有盛行边塞诗,但却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边塞诗。象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就有边塞诗的味道。真正称得上边塞诗的是魏武帝曹操的《蒿里行》、《观沧海》,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等。

到了隨唐诗歌已发展成熟,同时伴随着科举制的实施,普通人民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大提高,掌握诗歌写作技能的人也多了,这为边塞诗的繁荣打下文化基础。

初唐盛唐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在对突厥的大战中唐军威势无匹,边疆常奏凯歌,剌激了文人们从军的热情。同时由于唐朝科举制还不成熟,每科取士较少,竞争十分激烈,相比军功比科举来的更直接,所以文人从军报国求取功名的意念强烈,“出将入相”的观念深入人心,大批文人从军塞外建功立业,是文人从军最多的朝代,这是唐代边塞诗多的主要原因。

同时,唐朝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以及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刺激着大批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文人们随军到达空旷的塞外大漠,看着黄沙满天、战马嘶鸣,英勇的将士们杀敌报国、追亡逐北,自然豪情顿起、思绪万千,雄旷飞扬的诗句便脱口而来。其时的边塞诗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诗集中反映将士战地生活、边塞风光、民族风情等,诗的意境恢宏、基调昂扬。

到了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取士人数大增,大批文人开始追求考进士得功名。同时由于宋朝重文轻武,为防武将作乱重点压制军人,从军建功已吸引不住文人们了。而且宋朝疆域小、国力弱,处处遭受外族侵略,割地求和,丧权辱国,激不起边关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只有悲愤沉沦。

另外到宋朝时市井文化兴起,出现说唱文学,诗歌不适应于说唱,于是“词”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了,“词”成了文人们热衷的写作手法,宋词在文人们热捧下大放异彩,诗歌逐渐退居词牌后面。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继承了边塞诗的风格,意境豁达,读起来浪浪上口,其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靖康之变后南宋抗金战火峰起,一大批抗金将领写出继承边塞诗风格的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关山月》等。

元朝为蒙古人建立的朝廷,汉人极受压制,文人更是地位低下,“儒”更被定为下九流,科举制废除后文人既不能入士当官,又不能人军建功,只能窝在底层编个小戏,唱个小曲来打发日子,时间长了便催生出元曲这种戏剧题材。因此,虽然蒙古人战功赫,疆域广大,但会写诗的极少,更不用说蒙古军人写诗了。只有在蒙古西征路上邱处机、耶律楚材写了几首西行诗,稍具边塞诗的特点。

明清时期受八股文的影响诗歌已不是文学主流,成了文人们的兴趣爱好。明承宋制,文人都热衷于科举,一辈追研八股文,清朝兴起文字狱,思想控制十分郅酷,只能在统治阶级的充许范围内写作,因此明清诗歌数量不少,出彩的不多。但文学并没有停步,随着明清市井文化的成熟,说书人出现了,小说这种适合大众口味的文学体裁出现,大批科举落地文人开始为说书人写小说谋生,促进了明清小说的繁荣。

但明清也有边塞诗,很少。如明朝唐龙写的《出塞诗》十首,清朝康熙帝在大败葛尔丹时写过几首,岳钟琪西征和左宗堂收复新疆时也写过几首,但都影响不大。

总之,边塞诗在唐朝盛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结果,不在于王朝是不是统一时代。边塞诗这种体裁一直没有消,一直流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正是边塞诗的代表。

朋友们,我这样的答复满意吗?


汉关驼铃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你的问题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 为什么边塞诗在唐朝兴盛;2. 为什么边塞诗在其他朝代不兴盛。

下面,我将按照这两大部分进行细致讲述。

含义:什么才算是边塞诗?

谈到边塞诗,你的脑海里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什么?

大漠孤烟,边塞冰雪?金戈铁马,战死沙场?

实际上,对于边塞诗的涵义和界定,学界一直有争论。但就其研究的范围来讲,它大致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谭优学的《边塞诗泛论》中就对狭义上的边塞诗进行了严格的地域界定和诗人诗作的界定,其主要意思大概就是说边塞诗必须描写长城一线到河西陇右的地区,其描写内容必须是作者亲身体验。

当然,这样的定义未免太过严苛和狭窄。

而广义的划分如胡人浚《边塞诗的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则认为只要与边塞生活相关的诗通通可以称作是边塞诗。

这样一来,边塞诗的范围便顿时扩大了。

但是,我们平常对于“边塞诗”的概念是怎么样的呢?

受语文教材的引导,我们谈起“边塞诗”时,基本上只会想到唐代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或者边塞诗人。

我们对于边塞诗的概念正如我们对于山水田园诗的概念一样狭窄,即谈起山水田园诗就想到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另外,我们实际上还有几组与“边塞诗”十分相似的概念。

例如战争诗、军旅诗,一部分的爱国诗、民族诗,一部分的闺怨诗等。

其实,说白了,边塞诗应当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 一切以地域、内容设限,简单的将其划分在某个框架内的做法都是割裂的。

为什么边塞诗在唐朝兴盛?

上面稍微梳理了一下边塞诗的概念,我们应当以一个比较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与边塞生活相关的诗歌都应该被纳入边塞诗的范畴。

那么,谈到正题,为什么边塞诗偏偏在唐朝十分兴盛?

对于这,我梳理了以下三点原因并进行详讲:

  1. 唐帝国的繁荣发展;

  2. 社会氛围与从边时尚;

  3. 诗歌自身发展演变。

♣首先,唐朝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实力强盛,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

尤其是到唐玄宗时期,中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内外安定,社会欣欣向荣。杜甫后来在《忆昔二首》其二当中回忆开元盛世时写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该诗的节选部分就很生动地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状况,而这也正为内地同边境交流、唐朝同外国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给予人民以宽广的活动范围和广阔的视野,才能促使诗人们写下许多边塞相关的诗歌。

♣其次,初唐的一百年间,社会较为稳定,但是在北方边境地区仍旧有局部战争。这种战争的不停歇,是一个报效国家和寻找出路的有效方式。

我们都知道唐朝实行科举制,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贵族对于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地位。但实际上,唐朝科举的录取人数十分有限,且请托、走后门的现象大量存在。但是这些落榜不第的考生们总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入幕和从边,这就是当时读书人普遍选择的道路。

此前火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当中以岑参为原型的角色程参最后不就被姚汝能的劝告投身边关么?

更何况唐朝时社会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士人们普遍洋溢着为国尽忠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而且唐朝的许多驻军边塞的大将,例如哥舒翰、封常清等人实际上也是文学爱好者。因此投身边塞 ,建功立业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更是一种社会时尚。

例如杨炯就曾写下《从军行》来表达自己想要在边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除了上述两条社会原因以外,诗歌自身的发展也同样重要。

唐诗并非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中国古典诗歌不断累积下来的成果。关于唐代诗歌的发展,我在自己的其他回答中曾经详细讲过,这里只是略提一下。

早在先秦时期,诗歌当中就有着关于战争诗的描写,后来汉乐府同样继承了这一点。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进入一个自觉的时代,在诗歌的音韵、格律、意境上都开始有自觉追求。而边塞诗到了魏晋南北朝,其题材、内容都得到了扩展,主题和思想也得到了深化。

正是因为有前代的积累,唐代诗歌才能进入一个全盛时期,而边塞诗不过是它全盛的表现之一而已。

总而言之,唐朝为什么边塞诗歌兴盛?这与其社会繁荣发展和士人从边潮流密不可分,同时也不能忽略诗歌内在的发展。

为什么边塞诗好像在其他时代不兴盛?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清一点,即我们对于诗歌的概念和了解来自哪里?

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诗歌的了解不过是从小到大教科书上的几首选录而已,请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元明清的诗词呢?

有研究者经过统计,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课文77篇,其中古诗文4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57%,古诗词21篇,约占总数的27%”。

就四部教材(人教版、鲁人版、苏教版、粤教版)整体看来,其“古典诗词选文的年代分布是比较零散的,但是唐宋两代所选是最多的”。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我们教材内容的选择当中,所选古诗词主要以唐宋为主。这也与我们的一个观念有关,即各时代有各时代的代表文学,因此我们常常会提“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散文”。但实际上,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是多样的,唐以后同样有好诗,宋以后同样有好词。

但是,我们正是受语文课本和固有观念的束缚,对于唐以外的时代诗歌并不了解,更别提了解其他时代的边塞诗了。

那么,其他的时代有属于自己的边塞诗吗?他们的发展状况又如何?

1. 唐以前:
假如将边塞诗扩大到战争诗的范围,那么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写得不错的诗歌了,比如《诗经》里的《无衣》《东山》,而楚辞当中的《国殇》一篇更是写得苍凉悲壮。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在汉乐府当中同样也有极具代表性的诗歌,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边塞诗则进一步发展,如曹操《观沧海》曹植《白马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等。其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便是一首《木兰诗》。

当然,这一时期的诗歌在艺术上还不及唐朝,并且不成系统,种类杂乱,多有亡佚,因此不如唐朝边塞诗出名是情有可原的。

2. 唐以后:

唐朝如同一个人的青年时代,烂漫奔放。尽管在写作边塞诗的过程中也有对于写实,比如对于边塞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一定反映,但诗人们更多是因情取景。尽管他们也表现边塞,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借此“表现”,而非“再现”,因此其诗歌当中总有一种令后人心驰神往的自由奔放之感。

在唐朝之后,其写作逐渐向写实转变。

宋诗历来重理趣,该朝又有词的兴盛,因此宋诗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更何况宋朝在政治军事上给人的印象一向不好,边塞诗想要写出令人激情澎湃的感觉实在是很困难。

此后的边塞诗实际上也很发达,但元明清三代主要就以写实为主,其描绘的边塞风光也从唐人理想中的山川壮美更多的偏向于其真实的清丽秀美的一面,比如元朝的边塞诗就写的“平和自然,真切细腻”。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量充斥着纪实性的句子,读来让人颇觉得索然无味。

例如元人耶律楚材描绘边塞风光的《阴山》: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睛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例如清人林则徐描写风俗人情的《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十九:

桑椹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我们或许不能否认唐以后的边塞诗同样尤其欣赏价值,也同样有自己的高峰,但对于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边塞的人来讲,恐怕还是唐人笔下的壮美山川和昂扬精神更符合我们的想象。

总而言之,为什么边塞诗在其他的朝代不如在唐朝兴盛?

这个观念既是误解又是事实,因为在唐以前就开始积蓄着边塞诗的力量,在唐以后还出现过许多边塞诗创作的高峰。

但是,事实如此,再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唐朝一样被我们熟记。这当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唐朝人重情感抒发的这一点或许恰好击中了我们的心扉。

总结:思想观念与诗歌风格

如上所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唐朝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唐朝以前边塞诗的不成熟以及唐朝以后边塞诗写实的倾向。

通过我的描述,相信你心里一定有了某种答案。但不得不说,教科书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而人天性中容易被情感澎湃的诗歌所吸引的特质对于我们的判断影响也是很大的。

总而言之,限于篇幅原因,我只能讲这么多,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请和我交流!

如果想了解更多汉语和文学知识,请关注我吧!希望和你一起成长!

云中歌白鹤


看看标题,汉,宋、元、明、清、你单单是把唐朝择出来了,照你的标题看,我理解为你认为唐朝不是大一统的时代吗?不错,边塞诗是盛行于你择出来的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与当时社会政治体制有关,唐朝的统制者喜欢诗歌,把吟诗作赋作为科考的主题,诗歌又在民间盛行,边防上的文人士兵通过努力也可以建功立业成为高官,文武平等,文人涌跃守边戌疆,客观上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所以,就有了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的典故。

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自己的文学形式和文化特点,如汉赋,魏晋志的鬼怪小说、南北朝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跟唐朝不同的是,其他时代的文人都是通过科考考取功名的为主,根据时代的需要,泼豪撒墨在施展自己的才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