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小區環境雖改善 問題反彈也不少

蚌埠:小區環境雖改善  問題反彈也不少

 宋灘新村:廢棄的拖拉機


 。

蚌埠:小區環境雖改善  問題反彈也不少

  朝陽嘉園:樓道雜物。


蚌埠:小區環境雖改善  問題反彈也不少

群力小區:形同虛設的門禁。

小區環境的好壞關乎群眾的生活質量。自從全市創建和建成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全市的小區環境都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淮河晨刊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個別小區的環境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彈。
宋灘新村:雜物亂堆 電瓶車亂停亂放
  4月21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宋灘新村,自從小區請了物業,小區的總體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不但廣場綠化、路燈配套經過了重新改造,而且雞棚菜園、違章搭建也徹底根除,但是,房前屋後堆放雜物,電動車無序亂停的現象依然存在。


  採訪當天,記者在小區內轉了一圈,發現幾乎每棟樓前,都能看見隨意停放的電動車,有的近貼著苗圃,有的伸進了樓道,還有的直接佔用了機動車位。“你看看,這些車停得有多亂,佔用外道還好,可是有人偏偏喜歡推進樓道里,把走道擠成一條縫,害得每次出門都碰腳。”得知記者採訪,小區居民丁大爺一股腦兒把心中的不滿倒了出來。
  據他介紹,小區的電動車無序停放的問題由來已久,但是整治了很多次都效果不佳,“小區是有停車棚,可是存車量不夠,而且位置靠後,結果,大多數居民乾脆把車停在了家門口,既方便又省錢,就沒考慮人的通行方便。”
  然而,更讓丁大爺擔心的是居民私拉電線充電問題。“一根根從幾層樓高垂下來,萬一有的跑電、漏電、著火,你說怎麼辦?”他對記者說,私拉電線充電引發火災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很多人存在僥倖心理,導致小區始終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雜物亂堆也是小區另一大問題。記者發現,在每棟樓前後,總有一兩輛堆放雜物的車輛或三輪車停在居民窗下,或者外面覆一層塑料薄膜包裹,或者直接裸露在外。更有甚者,有人直接將各種生活雜物堆在“殭屍車”或拖拉機裡,然後丟棄在停車位上。
  “雜物亂堆、電動車亂停影響的不僅是小區的總體美觀,而且製造安全隱患。現在看似問題不大,其實關係到小區的每個居民切身利益。創城期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我們都拍手歡迎,但是有了成績就不能鬆懈,堅持下去才是真正創城,廣大居民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丁大爺說。

朝陽嘉園:樓道不衛生 私家車佔道
  從走進朝陽嘉園,記者處處能感受到小區環境的提升,無論是整潔的道路,還是優美的綠化都讓人感到小區春日的盎然生機。可是,真正走進小區深處,記者才發現各種環境問題依然存在。
  在小區的8號樓三單元,記者拾階而上,看到樓梯上丟棄了各種紙片和菸頭,幾乎在每層轉角都有廢棄傢俱或雜物,而從樓上垂落至一層的充電線更是比比皆是。“小同志,因為我們小區沒有物業,不僅樓道衛生沒人管,就連樓道燈也好久沒亮了。”一位阿姨告訴記者,由於樓上有不少高齡老人,因為路燈不亮,他們晚上基本不敢出來,非常不方便。
  隨後,記者在7號樓下遇到了78歲的秦大爺。“大環境真的改善了,可是有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談及對小區環境變化的感受,他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原來,家住一樓的他這幾年一直受主排水管漏水的困擾,“我家後院正好在水管下面,只要樓頂一積水,家裡必定遭殃,好幾年了也沒人來修,現在整個牆面都發綠了。”
  作為小區的老居民,秦大爺對小區情況可謂一清二楚,提到自己最大的不滿,要數小區私家車對消防通道的嚴重擠佔,“小區裡的車太多了,原來的車位根本不夠用,結果,一半的主幹道被劃為停車位,萬一有人出事,消防、救護車進不來怎麼辦?”據他介紹,由於小區沒有門禁把守,許多外面的私家車會趁虛而入蹭車位,“每天上下班,小區門口被車堵得要命,一到晚上,路上基本全被車輛佔滿,簡直就是一個停車場。”

  他還告訴記者,小區硬件雖然有了較大改善,但管理工作不到位,居民素質也有待提高,“雖然我們小區沒有物業,但是至少是社區的一部分,希望社區人員常來小區看看,多多給予關注,聽取群眾意見,回應百姓呼聲。”
群力小區:新門禁成擺設 管理不到位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了位於延安路382號的群力小區。受疫情影響,小區至今只保留了三號門一個出入口,進入小區後,記者發現雖然小區的道路、花壇、牆面都經過了升級改造,但整體的環境和管理與創城時仍有一定差距。
  採訪當天,記者先在小區的中間位置,發現兩棟樓之間有數根晾衣繩,上面既有各種衣服、褲子、被單,還有正在風乾的野菜,路旁幾名從事餐飲的人正在加工食品,把門口的地面弄得又髒又黑,繼續向西走,道路上無序地停著幾輛私家車。一直走到1號門附近,記者看到了被油汙燻得發黃的牆面。
  隨後,記者折回向東,來到了小區5號樓四單元。穿過樓道鐵門,記者注意到幾乎每層樓梯都有雜物堆放,在二樓甚至還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小區硬件比過去好多了,道路上的垃圾也看不到了,可是管理上還是有瑕疵。”小區居民陳先生說,自己就對創城期間的小區環境非常滿意,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就暴露出各種問題。

  “小區所有單元入口都安裝了新的門禁,但是很快沒電了,現在只好全部敞開著,所謂門禁也形同虛設。”他對記者說,與門禁相同命運的還有樓道燈,由於沒有供電,路燈只在創城期間亮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再也沒亮過,“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當初不如不裝,太浪費了。”
  此外,他對3號門的硬件改造和附近的車位施劃也頗有微詞。據他介紹,升級改造時,社區雖然對小區路面進行了統一施工,可該區域地勢仍然低窪,每次下雨必然積水,居民出行非常不變。至於車位問題,他說,社區當時在主幹道施劃了兩個車位,導致中間道路非常狹小,影響消防和救護車的通行。
  “小區的環境和管理問題,往往有檢查時,就能好上兩天,一放鬆又恢復原樣。其實如果能從開始就想著群眾,不做應付檢查的‘虛招’,相信大家會積極配合,也不會有那麼多意見,畢竟小區環境好,我們群眾最受益,何樂而不為呢?”陳先生表示,希望上級部門以群眾為中心,堅持咬住問題不放鬆,鍥而不捨抓創建,這樣才能把小區打造成環境標杆,讓群眾滿意。(賈鐵成 文/圖)

來源:淮河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