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四個90後虐待流浪狗,在微博上記錄全過程,他們用沾滿鮮血的手擺出了“V”手勢……

山東理工大學一名大四學生用剝皮、掏腸、火燒、電擊虐待流浪貓,兩個月來有80多隻流浪貓慘遭毒手……

湖北經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一隻流浪貓遭到大一新生的射殺並棄置在垃圾桶……

一初中生將小狗用鐵絲纏住活活烤死,手段殘忍……

近些年來,虐待動物的新聞越來越多,而且施暴者多集中在青少年,著實令人驚駭!雖然在我國,虐待動物還不構成犯罪。

但很有可能,這些手段殘忍的動物虐待者,就是明天的殺人犯,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有所警醒,把孩子罪惡的根源扼殺在搖籃裡。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虐待動物的根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有些孩子虐待動物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例如硫酸潑熊事件的清華學生劉海洋就說過,他的冬季是:“我曾經從書中看到過熊的嗅覺敏感,分辨東西能力特別強。

但人們又總說’笨狗熊’,所以我就想驗證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除此之外,兒童心理學專家表示,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一種心理障礙的表現。

溫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副院長葉敏捷教授就強調了,在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分類中,有一類人格障礙類型叫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這類障礙始於兒童和青少年期,常會有虐待動物或弱小同伴等品行問題。具有這種心理障礙的人有很多顯著性的表現特徵。

1. 高度攻擊性:有的人在遇到爭執的時候,首先就會想用吼叫、亂抓亂踢、恐嚇、咬人、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宣洩性的攻擊行為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一種不自知的習慣,甚至是和吸毒一樣讓人“上癮”,而無法剋制。

2. 沒有規則性:他們並不覺得破壞規則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對侵犯他人的權利也是無所謂,更別提簡單的規則意識。

3. 感情冷漠,不會共情:他們對於他人的痛苦、生命的逝去、悲慘的事情,都顯得非常不在乎,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做了錯事也不會感覺到羞恥。有些人不僅不會感到痛苦,反而被受刺激,體會到亢奮和快感。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孩子心理陰暗、反社會是為什麼?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絕非偶然,造成這種不良性格產生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幾點。

1. 基因:國外的不少研究明確提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跟基因缺陷有明確關聯,並進行了大量的縱向研究和分析,發現除了基因之外,人的前額葉功能缺陷、腦功能缺失等都會對ASPD有著明確影響。

2. 經歷:不良的原生家庭往往是犯罪之種的溫床。心理學家發現,具有一定的基因傾向而且早期生活環境不好的人更容易有攻擊行為。

電影《伊甸湖》中的一群看似人獸無害的孩子就竟然設計殺害度蜜月的年輕情侶,男主角史蒂夫不幸被殺死,而女主角珍妮好不容易逃到了一戶看似善良的人家裡,卻發現他們就是壞孩子的父母,最終也逃不過死亡的命運。

孩子會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動物或者同伴,那麼他的家庭環境很有可能充滿了暴力、強迫和爭吵,他們的父母不懂得用溫和的溝通方式解決爭端,孩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或者親身就被施暴過,那麼以後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很可能會訴諸於暴力。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3. 環境:壓力轉移。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心理壓力的流動規律往往是從強到弱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校園霸凌的人往往都比較強勢,為什麼往往家庭暴力者都是男性,殘疾的流浪者就經常被人踢一腳、踹一下。

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給他們過大的壓力而孩子又無法通過正常途徑釋放的話,那麼他們可能就會通過“攻擊性”的行為來把氣“洩”到一個比他們更弱小的替罪物上,而虐待弱小的動物,特別是沒有主人的流浪動物,就是他們轉移心理壓力的方式。

如果家長沒有制止孩子的行為,並用科學的方法來治療心理問題,而是任之自由發展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有下次得逞的機會,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疾病。

而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把攻擊對象從動物轉移到人類。

尼采曾經說過:“人的道德是有一致性的,一個願意虐待動物的小孩,以後未嘗不可以殺人?”。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心理學家對600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8歲時的攻擊性記錄能有效地預測成年以後的攻擊性行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網友們總結說,“老子英雄兒未必是好漢,但老子霸道兒大多混蛋”,也是很有道理。

葉敏捷教授強調說,這類施虐於動物的孩子往往自身也可能是軀體或心理暴力的受害者,實際上是需要心理支持和幫助的。

那我們家長究竟要如何才能將孩子罪惡的根源扼殺在搖籃裡?

1. 給孩子營造一個有愛的環境。如果家中出現了問題,我們不應該用責備、辱罵、體罰、冷暴力等方式解決,這麼做是給孩子最錯誤的示範。

泰戈爾就曾說過,屋是牆壁與梁所組合,家是愛與夢想構成。一個健康家庭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積極溝通,坦誠相待,積極解決爭端,讓尊重和愛在家中充盈流動。

2. 及時遏制錯誤苗頭。

孩子有時對於自己的錯誤行為是不自知的,他們可能是迫於環境壓力,也有可能是心理問題使然。

但他們往往無法自己認識到做錯事和事態的嚴重性,那麼家長在這時候就應該理智的介入,停止孩子的破壞性行為。

同時教導孩子辨別事情的善惡是非,讓他們懂得規則意識和道德標尺,告訴孩子:傷害自己的事情不做、傷害他人的事不做、破壞環境的事不做。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3. 找出孩子的行為來源,對症下藥。如果孩子是因為壓力問題而想要宣洩,那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更加適當的方式來發洩,例如痛快地哭一場、尖叫,和朋友家長傾訴,去打一場大汗淋漓的球,讓孩子積極地處理自己的壓力情緒。

4. 積極尋求專業支持。研究發現,在攻擊性犯罪者中,一半左右都可以看到小時候有虐待動物行為。這樣的行為僅僅依靠批評教育是不夠的。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超出家長控制能力的不良傾向,家長不應該覺得丟人、害臊,反而更加應該找當地的心理衛生中心等機構給孩子的心理問題做專業的測評、分析和會診治療。

隨手掐死一直蒼蠅的孩子,可能下一秒就會捅死一隻小貓,再過一年就會刺殺自己的雙親。家長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最多的人,也就最應該細心觀察,科學管教,讓孩子罪惡的苗頭一定要在萌發之前就扼殺,給孩子一個積極陽光的童年和健康向上的一生。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