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啦!永州市地名詩十五首

瀟 湘

瀟湘自古謂清深,二水分離始景純。

遷客騷人皆仰慕,何須不捨去尋根。

注:《山海經·中山經》:“沅澧之風,交瀟湘之浦。”《說文》:“瀟,水清深也。”東晉地理學家郭璞在注《山海經·中山經》時說:“瀟水今所在未詳。”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自景純(郭璞)注《中山經》雲瀟水今所在未詳,始別瀟湘為二水。”故東晉以後,瀟湘多指瀟水與湘江的合稱,既實指瀟水與湘江的匯流處(零陵區城北2公里),又借指永州,也代指湖南。

永 州

中原遺老避危難,輾轉遷移到永山。

隋帝不忘前代事,興州置府奉先賢。

注: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因“(零陵)郡西南有永山、永水”,置永州總管府,永州之名始稱於世,並與零陵為一地二名。又西周封國永,於春秋亡國後,舉族南遷,最後定居於今雙牌縣永江鄉一帶,後世因稱這一帶山水為永山、永水。

零 陵

虞舜南巡去不還,二妃尋遍九疑山。

荊篁淚血斑痕見,從此零陵天下傳。

注:相傳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娥皇、女英千里尋夫,淚染九疑荊竹。後人感其誠,將舜帝陵改稱零陵。零,涕零,掉眼淚。

泉 陵

南輿丘陵有冷泉,封侯置國慰劉賢。

隋皇廢入零陵縣,幸得泉陵代有傳。

注:泉陵,古縣(侯國)名,始置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治所在今零陵區城北。轄境相當於今永州市冷水灘、零陵二區和祁陽、東安縣地及雙牌縣部分地。隋開皇九年(589),廢入零陵縣,歷時713年。

愚 溪

恨別長安謫永州,胸懷壯志未曾酬。

愚稱冉水千秋事,愚耶非愚任詆謳。

注:愚溪,原名冉溪,為瀟水一級支流。唐柳宗元貶謫永州時,曾居溪畔,改名愚溪。

朝陽巖

舟行瀟水景千般,最是紅霞綴滿天。

漫叟登臨觀日出,朝陽於是命斯巖。

注:朝陽巖又名西巖,位於零陵城區瀟水西岸。由唐文學家、詩人、道州刺史元結命名。漫叟,元結號。

黃 溪

福田山下有溪流,柳子當年曾記遊。

莫道江橋今已老,過橋猶自憶謫侯。

注:黃溪,在零陵區福田鄉境內。河上有橋名老江橋。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曾遊黃溪,並寫有《遊黃溪記》。

西 山

瀕臨瀟水嶺相連,東坐法華指異間。

擇日登高遊勝境,騷人從此詠西山。

注:西山,柳宗元《永州八記》第一記《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景物,位於零陵城區瀟水西岸。具體所指原有爭議,後經中國柳學會認定為原造紙廠後面的珍珠嶺。

鈷鉧潭

南來冉水曲成潭,旁廣中深竹樹環。

柳子奇文稱鈷鉧,樂如居者不思還。

注:鈷鉧潭,《永州八記》第二記《鈷鉧潭記》中的景物,在今零陵城區柳子廟前。

小 丘

百態千姿一小丘,唐家棄地怨春秋。

多情元柳憐而售,因臥枕蓆受四謀。

注:小丘,《永州八記》第三記《鈷鉧潭西小丘記》中的景物,位於鈷鉧潭西。四謀,指柳文中“枕蓆而臥,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元柳,指元克讓、柳宗元。

小石潭

伐竹西行見小潭,鯈魚翕忽往來間。

坐看蛇行鬥折處,犬牙互錯不知源。

注:小石潭,柳宗元《永州八記》第四記《小潭記》中的景物,位於小丘西。

袁家渴

低屏高嶂是袁家,淺渚澄潭景自佳。

江水反流人謂渴,舟行渴裡覺無涯。

注:袁家渴,《永州八記》第五記《袁家渴記》中的景物,位於零陵區朝陽巖東南的諸葛廟村沙溝灣組。村內袁姓人家早已無跡。

石 渠

小移百步去西南,泉水悠悠墜小潭。

奇花怪木渠邊列,韻動山崖惹客憐。

注:石渠,《永州八記》第六記《石渠記》中的景物,距袁家渴250米左右。

石 澗

村旁小澗出深山,底石織紋何燦然。

揭跣揮刀排腐木,遷居澗畔效神仙。

注:石澗,《永州八記》第七記《石澗記》中的景物,位於今零陵區城南之諸葛廟村三四組(俗稱澗子邊楊家村)。

小石城山

懸崖峭壁似城牆,更有山巔橫石樑。

能識此間玄妙處,河東柳子有文章。

注:小石城山,《永州八記》第八記《小石城山記》中的景物,位於零陵區河西黃茅嶺西北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