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1


上個週末去同事家拜訪,剛一進門,同事便招呼她5歲的女兒向我問好。

可是小傢伙磨蹭半天,非得給「小蝸牛」講完故事再過來。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小蝸牛?

我好奇地放眼望去——

只見小女孩手捧繪本坐在地板上,有模有樣地朝一個方向說著什麼。

然而,她面前卻空空如也,根本就沒有蝸牛的影子。

同事無奈地解釋道:「最近這孩子彷彿著了魔,非得說家裡有一隻蝸牛,還是她最好的朋友。可是,我們每個角落都找過了,哪有啥蝸牛呀,連和蝸牛有關的玩偶都沒有!你說,這孩子是不是中了邪?」

聽了同事的話,我不禁笑了。

其實,這太正常不過了。要知道,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童年時期,都會擁有這樣一個想象中的朋友。

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假想夥伴現象」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2


「假想夥伴」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Svendsen提出,指的是「他人看不見、完全由兒童想象出來並認為是真實的隱形同伴」。

此後,相關學者又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擴展,認為一些真實的物體,如果被孩子賦予了擬人化的特徵,視之為同伴並與其長期交流,則也可以定義為假想夥伴。

事實上,假想夥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

曾有文獻報道,多達65%的孩子擁有過假想夥伴,而出現這一現象的年齡主要有兩個高峰段,一個是2歲半到3歲半,另一個則是5歲到9歲。

因此,當爸爸媽媽們看到孩子對著空氣有說有笑,或是跟手裡的布娃娃喃喃細語時,千萬不要再大驚小怪嘍。

要知道,這可是每一個正常兒童都可能會經歷的情況。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3


皮亞傑遊戲理論認為,「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解決與外部世界的衝突,其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同化作用在想象中改造現實,獲得情感方面的滿足。」

簡單點來說,假想夥伴其實是遊戲的一種表現形式。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狀況時,他們會通過創造想象中的夥伴並設計情境,來彌補和完善這種落差,從而重新取得內心的平衡,由此收穫快樂。

比如:

當孩子在現實中缺乏社交、感到孤獨時,他們會與自己的假想夥伴進行互動,獲取交往的滿足;

當家庭狀態有所變動、使孩子不安時,他們會通過假想夥伴來尋求慰藉與安全感;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犯了錯時,他們會通過構造一個假想夥伴,來承擔這份批評,從而減輕自己的壓力;

當孩子特別喜歡某件物品或動畫片中的某個形象時,他們會通過假想夥伴的形式,讓這種感情進一步強化……


此外,它還是孩子對於現實的延伸與擴展。

可能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但發散性的思維早就將他們所看到的一切賦予了生命。

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有太多不為我們所知的精彩劇情,正在悄悄上演。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美劇《小謝爾頓》


4


其實,假想夥伴對於孩子來說意義重大,不僅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也是讓他們得以修復療愈後再次面對這個世界的保護傘,因此具有不少積極作用。

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動畫片《小豬佩奇》裡有一集叫做《假想的朋友》。小羊蘇茜帶著她虛構的朋友獅子李奧去找佩奇玩,從而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片中,豬媽媽問蘇茜,李奧要不要吃水果蛋糕。蘇茜一本正經地表示:「李奧愛吃的是巧克力蛋糕。」

當佩奇裝著讚歎李奧的藍色針織衫好看時,蘇茜又認真地糾正道:「不對,它穿的是綠色襯衫!」

最後,她們還帶著這個看不見的夥伴開心地跳起了泥坑。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獅子李奧的一切,都是兩個小傢伙想象出來的。你一言我一句的想象力大碰撞,讓這個虛擬朋友的形象變得立體而豐滿起來。

心理學博士格里森的研究證明:

「有假想夥伴的兒童更熱衷於自發地、高頻率地參與假裝遊戲,對想象活動更為投入,在想象的程度、類型上都表現更為突出。」

完善孩子的社會適應性


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經說過:

「年齡偏小的孩子往往通過假裝遊戲對他們的生活經歷進行記憶處理。通過想象生活場景,他們能夠實踐新的能力,並在情緒層面認識和理解他們所處的社交世界。」

在與假想夥伴的互動中,孩子其實是在反覆模擬真實社交情境。

通過對話交流等方式,孩子的同理心、感知力、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等將進一步得到發展,使得他們更具社會適應性。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


電影《媽咪也瘋狂》中,7歲的小男孩艾伯特與母親相依為命,然而一場交通事故意外地奪去了母親的生命。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艾伯特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他每天都待在幻想的世界裡,而大叔博格斯是他假想的夥伴,也是他唯一的朋友。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他們形影不離,是博格斯的關心和幫助陪伴男孩度過了那段悲傷的日子。直到最後養母哈瑞克真正走進艾伯特的內心,假想夥伴博格斯才最終消失。

對孩子來說,假想夥伴能夠為他們提供撫慰,幫助他們消化處理各種負面情緒。

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黃磊在他的書《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中提到,多多兩歲左右時,曾有過一個假想夥伴——長頸鹿。

這隻長頸鹿不僅永遠跟隨著她,而且還時時規範著多多的行為,不斷激勵她做得更好:

她吃飯時要和窗外的長頸鹿比賽誰吃得快;她睡覺時永遠都要先和長頸鹿說晚安;

有的時候她哭鬧,你只要提醒她長頸鹿在笑話她,她便立即止住淚水,再用含淚的大眼睛警惕地望望窗外,然後哽咽地說:「長頸鹿,我不哭了。」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有研究發現,有假想夥伴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水平顯著高於沒有假想夥伴的兒童。

這個特殊的朋友,對於孩子認識自己的不足、促進自我認知發展、最終形成健全人格和優良品質具有重大作用。

5


假想夥伴對孩子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曾經看到過一則很有意思的新聞。倫敦希羅斯機場花了大筆經費來培訓自己的員工,而培訓主題便是——機場工作人員如何跟一些有「想象中的小夥伴」的小朋友無障礙地交流。

於是,照片呈現的畫風是這個樣子的——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微博「英國那些事兒」


面對孩子和他們的假想夥伴,希羅斯機場的員工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與熱情,不僅和那些看不見的小傢伙交流對話,甚至還要給他們單獨留座、安檢搜身、招待用餐……

他們說,希望藉此能為孩子們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確實,對於孩子來說,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邊界是模糊的。面對他們對假想夥伴「入戲太深」的情況,我們的否定、奚落、嘲笑、責罵都不可取。

尊重和引導,才是正確的做法。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電影《信箋故事》

一方面,我們應該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現出足夠的支持與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不必刻意強化,而是應以順其自然的心態來看待。

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親子關係,給予孩子更優質的愛與關心。

大部分的研究都表明,假想夥伴現象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消失(但也有學者認為,它會在少數孩子成人後以一種更隱秘而長久的方式伴隨他們一生)。

家長的用心對待,很快就能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

6


在《頭腦特工隊》中,冰棒曾經是萊莉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他們一起組建樂隊,一起躲貓貓,一起坐火箭車……

它給小女孩的童年帶去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頭腦特工隊》


但隨著萊莉的長大,她不再需要冰棒,也不再召喚冰棒陪她玩耍。這個想象中的朋友,最終消失在了記憶深處。

對此,有一條影評讓我印象深刻:「冰棒的消失,就像是對童年單純、無憂、充滿幻想的小世界做了一次鄭重的告別儀式。」

是啊,假想夥伴現象其實是具有時效性的。

它代表著滿是天馬行空奇思妙想的繽紛童年,代表著一旦過去永不再來的兒時歲月。

善待它,善待童真,便是善待每一個快樂成長的孩子。

孩子總是對著空氣說話,到底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