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縟節是怎麼產生的?

天行包


繁文縟節指的是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中國是禮儀之邦,處處講禮,這是對的,但是有些做法過於繁瑣,導致影響效率甚至被他人覺得多餘,就是繁文縟節了。那麼怎麼產生的呢?我認為這是世俗禮儀下滑而導致的。

為何這樣說,先引用《禮記·曲禮》中的一段來作答。  

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這句話稍微難理解了一些。大,通太,這句話講的是禮儀的層次。因為接下來講的"禮尚往來",就對應著這句"其次務施報"。但是上一句說的大上貴德就是說還有比這"禮尚往來"更高層次的禮。

這是一個很繞人的話題了,難道來而不往還有禮了?其實這是道德文明的分化,細化,是道德向下延伸的體現,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一下。一個未經塵世的乾淨的幼童的內心是最本真的,其對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是最本真的,而隨著長大以及大人的言行薰陶,她才有了虛假之分甚至對愛有了條件選擇性。

是什麼樣的情況導致了這樣的轉變呢?比如有個親戚拿一個糖果誘她喊人,她受誘惑而喊這就在內心種下了種種分別,有糖吃就喊,沒糖吃就不喊,這就是質樸本真的想法轉化成了有區別的對待,無條件的愛轉化成了附加條件的愛了。

《道德經》講:"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裡面就講到了文明的向下延伸,最早的文明社會處於道治社會時期,治世之法為居道用"無",道失之後,轉入德治社會,居德用"一";德失而化仁進入仁治社會,而後失仁而用義,天下為家,失義而用禮,天下為私,這時進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時期,在此後理學文化盛行,也是禮制的細化,這個細化的過程就是不斷失"禮"的過程,是世俗禮制向下發展的,也就產生了繁文縟節。





光明為身


出於對安全感的本能需求


二班的李雷


在生產力低下人口稀少的上古時期,創造力強大的族群容易脫穎而出,成為或大或小的地區領導力量,帶著大家共同抵抗自然災害疾病猛獸的侵擾,比如有巢氏,燧人氏等族群。在前人發明創造的基礎上,人們的基本生存保障逐漸得以滿足,這時候就面臨發展問題了,伏羲氏,神農氏等族群登上歷史舞臺,要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需要解決兩個重要的內部問題,一個是人力資源問題,一個是人性弱點問題,如何解決呢?八個字:以文化人,以節制欲。這套思想開源節流,推陳出新,成為幾千年來中國文明進步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初期的人民勤勞,實踐帶來的文化容易普及,初期的人民淳樸,節慾的要求也不難實現。但是隨著生產力提高和人口增加,很快就帶來了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也就是老子說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從黃帝時代開始,繁文縟節的禮法就大興其道了。歸根結底,所謂文明社會,就是繁文縟節裝點起來的複雜世界,要解決文明社會的複雜問題,還是要從以文化人,以節制欲這八個字下功夫,才可能化繁為簡返璞歸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