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里有没有标点符号?现看古文有标点,是不是后人加上的?

语成文就


古文里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而且古文是从右向左竖写竖读,古人讲究以右为上嘛。所以古人教孩子读书第一步是识字,第二步便是“习其句读(dòu)”,即断句。标点符号是“五四”运动前后才出现的,目的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方便人们的阅读。所以今人出版的古籍,只要不是影印或保持原样出版,就都加上了标点符号。

初学古文者,即使看到的是有标点的古文,断句的学习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句间的停顿对于文句的理解也至关重要。比如,韩愈的《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正确的停顿在“也”的后面,很多人却在“也”的前面停顿。“也”在这个句中就是表示停顿的助词,如果在“也”前停顿,“也”就成了表示频率的副词了;再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有“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正确的停顿是“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意思是,而半山腰停留的雾像带子一样。很多人读成“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意思就不好理解了。

好像后面的内容答非所问了。😊😊😊


茂哥国学馆


中国古文,也就是文言文里,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现当代出版的文言文书籍中,有许多是加上标点符号的,这是现当代人为了读者的方便而标点的。

中国古代书籍中,文章是不断句的。朗读中的断句要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来进行。因此,文言文中,没有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但是,老师在教学中,是有“句读”的,是要帮学生断句的。其符号主要有两种:一个完整语意表达结束,老师会要求学生用类似于今日之句号标记,这就是“句”。“句”中的停顿,叫“读”或“逗”,用类似今天之顿号标记。所以,学生学习初期要“句读”。《三字经》:中就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古人出版的古书中,有的是加了句读的。

今天之标点符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

这以后,不仅出版新书要加上标点符号,就是出版古书,有的也会用标点符号加以标点。

所以说:“古文有标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情。


诗词学院


中国古文里确实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都在古人心中,有文化的人从来不会读错。不仅如此,古书都是繁体字竖行排版而且从右往左排版的,有的里面还有各个时代的注解,只是字小一些,所以我们读古书非常费劲,字不认句不懂时代背景更是一无所知,但对古人来说却不存在大的障碍,他们的语言文字环境就是那样的。

从古文演化为古书,为了人们阅读方便,就在该加标点符号的位置画个小圈,叫句读(句逗)。那个小圈应该也是本来没有的,后来读者阅读时自添,慢慢地普及开来。

现在的标点符号应是在白话文普及和新文化运动推进中丰富、引进、创新和不断完善的,先是在白话文中使用,而后在古籍再版时也添加了标点符号,再后来则使用简体字,使我们便于学习、理解和传承古诗文,但同时也丢了不少古文传统中自带自有的韵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