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浮沉-香雲紗

古語有言:紗細輕薄,著於身,遇風而響,故作“響雲”。

千年浮沉-香雲紗

香雲紗,即響雲紗,本名莨紗、莨紗綢,是廣東省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織造和染整製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在明永樂年間(約15世紀),廣東開始生產並出口香雲紗。20世紀四五十年代香雲紗曾流行於嶺南。

千年浮沉-香雲紗

對於香雲紗的起源,民間有著這樣一個傳說:

珠三角漁民用薯莨浸泡漁網使漁網變的堅挺耐用,漁民在浸泡漁網時衣服上也染上了薯莨汁。久而久之,漁民的衣服和他們所在的工作環境河涌的河泥發生變化。漁民覺得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後,衣服也像漁網那樣堅挺了,再加上沾染了河泥,也就使得衣服發出了黑色的光澤,而且衣服越穿越柔軟耐用。因此,漁民在浸泡漁網時,也開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珠三角當時到處都是桑基魚塘,人們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因絲綢面料用久了較易發黃,並易縐,不耐穿,生產絲綢的工人逐漸將這種漁民浸泡織物的方法,用於浸泡絲綢面料上。這就是莨紗綢染整的前身。

千年浮沉-香雲紗

自古以來,香雲紗作為難得一見的紗綢精品,以其涼爽宜人、極富風骨的特點深受當時富貴人家的喜愛。其價格之昂貴,也正如其質量之上乘。

千年浮沉-香雲紗

香雲紗幾經浮沉發展至今,已逾千年。其興衰命運與中華民族的起落相合,從清末開始到二十世紀初因社會穿著的習慣改變以及外來紡織品進入市場而受到重創。在紗綢中獨樹一幟的香雲紗由此被暫時地斂蔽了曾經耀眼的光芒。然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民族工業的迅猛發展,香雲紗又一次迎來了久違了春天。

千年浮沉-香雲紗

隨著香雲紗製造業的復甦,獨具匠心的紡織工人們在原來只能織單一平紋紗的織機上進行了改革,發明了馬鞍絲織提花絞綜,創造出具有鈕眼通花圖案的新產品。這一發明,無疑給香雲紗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我們得以在如今大好的時代重見這一項跨越千年的制紗技藝。

千年浮沉-香雲紗

到了二十世紀末,深圳、浙江等地企業家創新性地在傳統的香雲紗面料上融入時尚元素,推出了用香雲紗面料設計製作的成衣。這些成衣一經推出,便迅速博得了大家的喜愛。這也成功地賦予了香雲紗在新時代的新定位和新色彩,將其帶入大眾的視野,又一次使香雲紗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紗綢精品。

千年浮沉-香雲紗

2008年6月,順德“香雲紗染整技藝”成功申報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09年6月12日,堅持傳統香雲紗工藝的順德倫教成藝曬茛廠的梁珠獲頒香雲紗項目國家級傳承人紀念章。

千年浮沉-香雲紗

香雲紗可以說是最佳的夏令服裝面料了。這種紗綢穿著不僅涼爽舒適,還耐日曬水洗。由於它製作工藝獨特,數量稀少,更有“軟黃金”的美譽。當香雲紗遇上現代的時尚元素,其輕透而極具風骨的特色就被淋漓盡致地顯現了出來,無疑是時尚和溫婉完美結合的首選!

千年浮沉-香雲紗

千年浮沉-香雲紗

千年浮沉-香雲紗

仲夏之夜,風過紗鳴。

在無限靠近自然的靈魂中,

願每一個女孩都能夠

披上一襲紗衣,優雅地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