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在古代,你更願意做漢文帝還是漢景帝的臣民?

如果活在古代,你更願意做漢文帝還是漢景帝的臣民?

漢文帝是中國古代專制統治者中比較開明的一位帝王。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出生在楚漢相爭的亂世,他的母親最初是西魏王魏豹的妃子,在魏豹失敗後成為劉邦的妃子,之後生下劉恆。漢高祖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即位,而實際掌權者是他的母親呂后。劉盈死後,呂后立了一個傀儡小皇帝,自己稱制,繼續掌握權力。在這些年裡,劉恆默默無聞地生活在自己的地盤。呂后死後,以周勃、陳平和劉章為代表的大臣和諸侯王勢力,滅掉了呂氏的勢力,推立遠在代地的劉恆為皇帝。

他繼承皇位後,在統治的二十多年裡,繼續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輕徭薄賦,廢除肉刑,休養生息,對匈奴、南越、諸侯王採取懷柔政策,保持了較長時間的安定局面,他和他的兒子漢景帝統治的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時期的官僚體系人數比較少,也沒有大的戰爭和營建之類的活動,稅收比較低,大概是三十稅一,因此老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

漢文帝比較尊重法律,不濫用刑罰。

比如,有一次,漢文帝出巡經過長安城北的中渭橋,有一個人突然從橋下跑了出來,皇帝車駕的馬受了驚。於是命令騎士捉住這個人,交給了廷尉向張釋之。張釋之審訊那個人,向皇帝報告那個人應得的處罰,說他觸犯了清道的禁令,應處以罰金。文帝先是發怒。後來聽從了張釋之要求皇帝尊重法律的勸諫

漢文帝還廢除了肉刑。漢初的法律沿襲秦代法律,有很多殘酷的刑罰。除了嚴酷的死刑,就是很多非死刑,受刑者也會受到極大的肉體創傷,無法再正常生活。少女緹縈是名醫淳于意的女兒。淳于意長期行醫民間,對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不僅寬免淳于意,而且廢除了肉刑。廢除肉刑的詔書是這樣寫的:“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過為善,而道無由至,朕甚憐之!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對諸侯王的政策上,漢文帝除了削平了濟北王和淮南王的叛亂,趁機削弱他們的勢力,對其他諸侯王也是以安撫為主。比如,他對勢力很大的吳王劉濞給足優待,打消了劉濞的不臣之心。賈誼上了一道《治安策》,認為,諸侯國的強大難制是漢帝國的“可為痛哭者”。更激進的晁錯,則主張把諸侯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收歸中央。漢文帝沒有理會這個主張。對南越王趙佗,漢文帝也採取了優待:給他家族的先人以適時的祭祀,封趙佗的兄弟為官。趙佗知趣地表示臣服。漢文帝對待匈奴,也是既打又拉,繼續採取和親政策,保持了北方邊境的長期相對和平。

漢文帝在成為皇帝后還保持著節儉和謙虛的性格。《漢書》記載:“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據說,他不願意浪費十戶人家的賦稅而建造一個露臺。

漢文帝在去世之前,留下一篇遺詔,依然保存著節儉和謙虛之風。他詔令全國官吏和百姓:“詔令到達後,哭吊三日就除去喪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飲酒、吃肉。應當參加喪事、服喪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腳。服喪的麻帶寬度不要超過三寸,不要陳列車駕和兵器,不要動員民間男女到宮殿來哭祭。……葬我的霸陵周圍山水要保留其原來的樣子,不要有所改變。後宮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讓他們回孃家。 ”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清代的曾國藩說:“天下惟誠不可掩,漢文帝之謙讓,其出於至誠者乎!”

司馬遷在《史記·孝文本紀》末尾說:“孝文在代,兆遇大橫。宋昌建冊,絳侯奉迎。南面而讓,天下歸誠。務農先籍,佈德偃兵。除帑削謗,政簡刑清。綈衣率俗,露臺罷營。法寬張武,獄恤緹縈。霸陵如故,千年頌聲。”對漢文帝的施政有比較多的讚頌。

如果活在古代,你更願意做漢文帝還是漢景帝的臣民?

提到漢景帝和漢文帝齊名,我想到一個說法:很多時候,齊名的兩個人往往層次並不相當。

漢景帝在繼位後,沿襲了文帝朝的輕徭薄賦等大政方針。《史記·景帝本紀》說:“景帝即位,因脩靜默。勉人於農,率下以德。制度斯創,禮法可則。”這是其優點。

但是,在對付諸侯國方面,漢景帝採用了晁錯的主張,立刻激起了吳楚趙等七國之亂,他們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漢景帝卻慌了,聽從了袁盎的建議,殺了晁錯,七國卻繼續作亂。朝廷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朝廷除了收回這些國家的土地之外,還對其他諸侯國採取了措施,把諸侯國一切官吏的任命權收歸朝廷,把諸侯國的丞相改為相,諸侯國實際上已經成為朝廷的郡縣。

漢景帝為人也比較急躁和兇狠。在當太子時,他在和吳王劉濞的太子下棋時,因為發生爭吵,而把對方殺死,這不能不說是日後七國之亂的引子之一。在七國叛亂爆發後,他也許是因為驚慌,不經思考,殺死了給他提建議的晁錯,別忘了,晁錯曾經是他的老師。這就是他性格中陰險的一面。

可以說,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真正無為而治的時代,是守成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貌似很保守,皇帝和政府也沒有大的作為,但是,沒有作為恰恰是最好的。因為專制政府的許多作為,往往是剝奪百姓,濫用民力,大肆興建,發起戰爭,導致民不聊生。

漢景帝時代是漢文帝時代向漢武帝的所謂大有為的時代的轉折期。文景之治攢下了大量的金錢和糧食,為以後漢武帝的作為(làng fèi)奠定了基礎。

漢景帝時期,中央集權比漢文帝時有所增強。而漢武帝時,通過採取諸多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皇帝的專制權力。到漢武帝末年時,“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裡,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夏侯勝語)。因此,夏侯勝認為,漢武帝“亡(無)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

因此,從對皇權集中的貢獻來看,漢文帝不如漢景帝。但是從無為而治的統治範式和百姓的角度看,漢文帝的貢獻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