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大提速,洋湖魅力在綻放

文|金鷹報·新湖南社區頻道記者 劉雙昀 見習記者 袁小玲 通訊員 夏明煒

自3月份全面復工復產以來,作為湖南湘江新區重要的核心起步區,長沙“西拓南延”重要結合點的洋湖立即按下了“重啟快進鍵”。嶽麓區洋湖街道全力以赴搶機遇、解難題、補損失、促發展,聚焦項目建設大提速,全力護航在建的重點項目,派專人分片駐點,在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平穩開展安全生產、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工作,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奮力衝刺“雙過半”。

加快文化產業標杆項目推進

加碼嶽麓產業發展

4月27日,記者來到位於洋湖畔的和光傳媒集團全國總部暨紅色文化影視產業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戴著口罩,頭頂安全帽,正在為搶回因疫情失去的時間而忙碌著。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成為洋湖生態新城最美的風景。

此項目是洋湖街道目前重點在建項目,春節後受疫情影響,和光項目遲遲不能復工。為此,洋湖街道在接到嶽麓區委宣傳部駐企聯絡員下沉一線的工作任務後,安排嶽麓區委宣傳部工作組進駐,進行“保姆式”服務,幫助和光傳媒公司完成員工核酸檢測,加快復工步伐,並爭取到嶽麓區2019年產業扶持獎金。企業負責人楊欣高興地表示:“我們有信心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以加班加工的積極態度,實現達產穩產的目標。”

項目建設大提速,洋湖魅力在綻放

洋湖街道某在建工地。

在區及街道駐企防疫聯絡員的幫助下,和光項目順利取得復工許可證,3月4日正式復工,到崗工人及後勤人員280餘人,復工率達100%,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多棟已如期完成主體建設。“現在工人的積極性高漲。下一步,我們將在區、街道的指導幫助下,搶抓晴好天氣,加快進度,確保項目如期交付。”和光項目經理夏騰雲表示。

為了完善項目的配套設施以及業主入住後的後續管理、服務,洋湖街道公共服務辦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督促項目負責人, 8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預留落實到位,準備籌備新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只等房屋交付,社區便可同步上線為業主們提供服務。

項目建設大提速,洋湖魅力在綻放

一樓盤營銷中心為業主們提供的兒童遊玩區域。


“安全生產+藍天保衛戰”雙劍合璧

提增洋湖經濟馬力

商業巨頭雲集、名校環繞、交通便利、國家級溼地公園,洋湖新城成為一個宜業宜居宜遊的複合型經濟區,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在中海·閱麓山的售樓中心,前來看房的邱先生說:“這邊生態環境優美,教育資源好,交通便利,配套齊全,我想不出不到洋湖置業的理由。” 記者走訪了幾家樓盤瞭解到,來洋湖看房的,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房價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項目建設大提速,洋湖魅力在綻放

某營銷中心前來諮詢、瞭解的市民。

為了讓洋湖成為人居、商務、住宅開發的高地,洋湖街道牢樹安全發展理念,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抓緊、抓嚴、抓實。“我們對全街高危及一般企業,開展日常督導檢查,建立安全生產預測預警和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利用微信工作群等線上平臺,督促企業上傳每天隱患排查治理的數據,從開始檢查到整改落實,到最後銷號,形成閉環管理。”洋湖街道工委書記劉振乾說道。為此,洋湖街道在日前組織120餘家相關單位負責人召開全街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細化落實措施,護航“大幹一百天”,安全“實現雙過半”,強調安全生產、藍天保衛戰、稅收落地都是底線工作。

自從疫情以來,洋湖街道分片責任到人,實行“不坐班,流動辦公”。洋湖街道區域建設服務辦工作人員李凱,每天穿梭在各個項目建設工地,巡查、督辦各工地的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採訪當天,李凱見到一處工地建築樓頂有揚塵情況,立即掏出手機聯繫工地負責人,要求他們立即採取降塵措施。李凱對記者說:“最近疫情趨於平穩,建築工地都進入緊鑼密鼓的趕工期的階段,這種時候,安全生產更應該放在第一位,‘藍天保衛戰’也不容懈怠,我們會不定期對各個工地進行檢查,這些都絲毫不能鬆懈!”

目前,洋湖板塊的整體優勢逐漸顯現,區域價值不斷提升,讀書、宜居、創業、遊樂、購物等成為洋湖的新標籤,洋湖魅力正在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