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邮的市场表现,谈减量

新邮的市场表现,谈减量


中国邮政于日前公布了2019年7至8月纪特邮票发行量,总的感觉还是偏大,并且还不是一般性的偏大,这种情况在套票上尤其如此,小型张要稍微好一些,但也没有好到哪里。

无论是套票还是小型张的发行量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小型张的溢价幅度偏高的问题,并非主动性买盘所致,而是有意控制货源的缘故,其价格与其发行量似乎并不匹配。

虽然2019年小型张和小版张在前期出现了翻番行情,从表面上来看是行情,而从实际效果来讲就不是什么行情了,非要说有的话,那也是自拉自唱的行情,因为政策摆在了哪里,不发动一点行情实在说不过去,其行情的价值和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邮的市场表现,谈减量

从“中国剪纸(2)”“吴冠中作品选”这两套邮票上市之后的打折,就等于最明确地告诉了发行部门、集邮者和投资者,新邮的发行量还是偏大,还有进一步较大地减量的余地,要说这个余地有多大,至少认为能达到200万套以上,甚至更多。

因为现在的新邮的发行量就等于存世量,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压缩了新邮的生存空间,在没有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大面积大幅度打折的新邮随处可见,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由于新邮的连续性减量,已在较大地程度上遏制住面值为1.2元的新发行的单枚套票的颓势,并且还出现了幅度不小的溢价,比如说新上市的“人造卫星”邮票套票就是这样,整版撕口套票成交价达到了5.8元,套票成交价为4元,这么高的溢价在以往的同类邮票是见不到的。现在仍有不少面值为1.2元的单枚套票深幅打折,比如说“记者节”“扶贫日”等邮票。

光有新发行的面值为1.2元的单枚套票高溢价那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面值为1.2元的单枚邮票在新发行的邮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多枚的套票,比如说“吴冠中作品选”邮票每套8枚,面值为9.6元,类似于这样的邮票,如果还是保持着将近800万套(发行量为780万套)的发行量,显然是无法向集邮者和投资者交代的。

新邮的发行量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题材、面值、枚数、时间、趋势等因素综合而定,随时调整新邮的发行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确保高面值多枚数新邮不打折,并且还能有一定的溢价,比如说20%或者30%,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看到基本的希望才有说服力。

要不然新邮减量也就成为了一种摆设,降低了政策效应,那就得不偿失了,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就存在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这一点,发行部门或许比谁都清楚吧。“中国剪纸(2)”“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市首日的打折,就等于发出了这种警示。

这种警示或者说预警,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发出,而是早就如此了,因为在编年邮票中大幅度打折的品种比比皆是,就是面值为1.2元面值的单枚套票都未能幸免,甚至其打折幅度更大,那些没有题材支撑的品种更是如此。既然这种警示早就非常明确地发出了,而且是持续性地预警,发行部门还是静而不动,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有问题的。

市场是一面最为直接的镜子,一切都可以在市场中得以反映,有的时候可以能是积极的,有的时候可能是消极的,有的时候可能是无形的抗争,有的时候可能是有形的鼓励。

“人造卫星”邮票的暴涨同2019年小型张和小版张的翻倍行情如出一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人造卫星”邮票的这种暴涨,几乎封杀了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也就等于失去了博弈的基本价值,2019年小型张和小版张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至少在目前还是这样。

新邮之间在市场中失衡的态势非常突出,这种情况在生肖大版票中常年如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破坏了生肖邮票在市场的基本博弈价值,将这种博弈价值降至为零,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数,你只要看一看“丙申猴”“丁酉鸡”“戊戌狗”“己亥猪”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历程,你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了,2020年发行的“庚子鼠”大版票又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