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奉养农村逐渐增多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在异乡为生活而奔波?

傻纵的退休生活


农村留守老人逐渐增多,表明我国巳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老人的经济供给,生活奉养,精神慰藉巳成为农村的社会难题。说实话,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上,留守老人除了自己的子女奉养外,旁人沒有义务来奉养,哪怕是国家,也沒有义务替那些忙碌的打工者奉养留守老人。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老人的养老问题究竟怎么解决才妥善呢?我给几点建议,算做回答。

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

其实那些在外奔波劳碌的打工者,我相信沒几人不惦记着家乡的老父老母。他们只是无法堂前尽孝,但金钱上还是经常汇款的。那些没汇款的儿女只是极少数,也可能是的确困难,沒有工作,或自己生病,也有一些是父母还硬朗,自己能生活,不要儿女给钱。

往后,农村的留守老人并不会无依无靠,国家给年满六十岁的人每月有一百零几元的农保,八十岁以上还有高龄补贴。这些钱虽不多,总可以接济一部分开销。随着国家的重视,补贴往后肯定会更多。

子女肯定会给一些,而且据小编了解,近些年农村老人并不缺钱,有些子女给的很多。

自己也可以劳动,种点蔬菜和粮食,饲养一头两头猪,儿女回家大块大块拿肉的在农村里很多。老人们沒几个闲得住的,你不让他劳动,他还不高兴。

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

目前最大的难点是子女不能堂前尽孝。老人多半生活自理,缺伴的自己照料自己,有老伴的互相照料。关键词是:身体健康,行动方便。老人病了,辞工在家照料老人的也大有人在。

老人的生活照料今后的发展是在家请护工。当然也可以去养老院。目前农村有子女的老人大多不愿去养老院,想儿女来照料他们,而好多子女也不愿将父母送去养老院,名誉上不好听。自己实在抽不出时间尽孝,只好花钱请护工了。自己隔三差五回家看一下。这种情况在农村已有很多。

农村老人的精神慰籍

精神慰籍对农村老人来说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可大是说但凡上了年岁的老人,都是思念儿女的,是为儿女活着的;可小是说没几个儿女能天天守着老人,不去工作,老人们也是理解的,他们明明心里想念儿女,电话里头总是嘱咐儿女们好好工作,我们挺好的,别挂念,别朝家跑了,花钱。

可有是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尤其是老人,精神需要有寄托。这时候儿女有出息往往是老人最大的精神慰籍。可无则是说儿女不理睬老人,不问候老人,在外面混得不好,老人常常是倦缩着,沉默着,不需要精神慰籍,也沒人慰籍得了。

因此,老人的许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给不给他们钱的问题,而是儿女们在外面混得好不好的问题。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老人在家苦死累死他也高兴。所以老人的精神慰籍其实就是他们的儿女过得好不好的问题。在外打工的子女们,送你们关键词:健康、平安,出息、能干。

至于用宅基地换取村集体互助养老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进养老院。不依靠子女,或是沒有子女的五保户,把自己的所有财产交给村集体,去养老院安享晚年。这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老人在养老院,生活有人照料,精神也不寂寞。儿女进城,女儿远嫁,老人不愿跟随的,养老院是最合适的选择。

儿女们要乘老人们健在时多多尽孝,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施南农家人


应以儿女奉养为主,抱团取暖养老在农村根本行不通,委托别人也存在诸多因素不大可行,无子女老人可由村,社组织按排村民轮流照顾,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用户70192465719


谁的留守老人谁奉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你的留守老人你不奉养的活,那你就是一个不孝之子,如果你的留守老人你不奉养的话,别人也不会给你奉养的,你不奉养你的留守老人,别人凭什么奉养你家的留守老人,因为别人还要奉养自己家的留守老人的,你说子女都在异乡而奔波,不能奉养留守老人,那只是个不奉养老人的借口而已,以这样的借口来不奉养留守老人,那是不可以的,也是 说不过去的!

你似乎分析的挺明白,还分出了奉养留守老人的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经济供养,那么这个奉养老人的经济供养,只能由自己的子女提供的,别人也不会为你的留守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的;第二个层次是生活照料,生活照料也只能由自己的子女去照料的,如果自己的子女不能在身边照料的话,那子女们可以拿出钱来雇保姆照料自己的留守老人,这样做才可以解决照顾留守老人的问题!

你说的第三个层次,精神慰籍的问题,所谓的精神慰籍,其实就是亲情的慰籍,亲情的慰籍,也只能由自己的子女才能完成的事,也就是自己的子女经常陪伴在自己家老人的身边,嘘寒问暖,贴心的陪伴,如果自己的子女不在自己家老人的身边,所谓的精神慰籍就是一句空话,任何人也不能替代有血缘关系的子女,父母的亲情的,所以,如果说精神陪伴的话,那么子女出外打工创业的话,还是把老人也带在身边吧!

你所说的以宅基地换取村集体互助养老,那也是不可能的,在农村,一户只有一套宅基地,宅基地的所有权又是村集体的,也不是个人的,个人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而农村的宅基地只能是提供给户口在本村的村民,宅基地又不可以出卖,不可以出卖的宅基地是没有经济价值,也不可以换来钱的,没有钱的宅基地,怎么能给留守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撑,没有钱的话,农村留守的老人又怎么生活,所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问题,只能由自己子女去完成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