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如何做

前段時間帶洛寶去淘氣堡沙池玩兒,有一個17個月左右大的小男孩,獨自坐在沙池裡,正專心的用手裡的工具往身邊的小桶裡盛沙粒。這時候一個大概5歲左右的小女孩用小鐵鍬裝滿沙粒,走到小男孩身後,將鐵鍬裡的沙粒迅速的倒進小男孩衣服領子裡,然後全然無視的走開到一邊,小男孩似乎被突然的狀況驚到了,他轉過頭看向坐在沙池邊凳子上的爸爸,爸爸在低頭玩著電話,小男孩似乎還不太會講話,只是“啊、啊”的兩聲,似乎也不知道該用手指向哪裡,感覺不舒服縮縮脖子,然後繼續低頭玩兒。那個小女孩再次的重複了之前的動作,這個時候似乎小男孩的媽媽看見了,媽媽一邊斥責一邊走進沙池,但是並沒有走到小男孩身邊,而是距離大概有兩三步遠的位置站住了,也沒有過多的苛責小女孩,嚴格的說這幾聲斥責更像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沒有對小女孩產生威懾,也沒有對小男孩產生保護。媽媽說完便站在原地低頭擺弄手機。這時候小女孩再次重複的把沙粒倒在小男孩的肩膀上,衣領裡,我不知道他的媽媽有沒有看到整個過程,但是他的媽媽只是有些憤怒的站在那裡,看了一眼小男孩,又看了一眼小女孩,嘴裡嘀咕著什麼,孩子似乎很不舒服,回頭看向爸爸,“啊、啊”幾聲尋求幫助,我也不確定他的爸爸是否看到了整個過程,但是他的爸爸的反應的確讓我大跌眼鏡,爸爸坐在沙池邊上的等著上,緩緩的對這個17、8個月的小男孩說“你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小女孩重複這樣的動作一共四次,小男孩的父親始終坐在沙池邊上的凳子上,媽媽站在距離他兩三步遠的位置,沒有靠近。

我不想去評價這對父母,只覺得心疼這兩個小孩。小女孩在眾目睽睽之下反覆的做這樣的事情,她明知故犯;小男孩反覆的被欺負,媽媽距離幾步之遙卻從未走到身邊確定自己孩子的狀況如何,他的父親一直穩穩的坐在凳子上,對一個連話都還不會說的小男孩說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這麼輕易的就發生在我眼前,但是不得不面對的現狀是:隨著科學育兒理念的被廣泛傳播,在育兒的路上很多人反而會顯得手足無措。過度的“愛的教育”使孩子不會正確面對和處理失望、悲傷等負性情緒;過度的“挫折教育”使孩子產生畏難心理;過度的“幫助與支持教育”使孩子逐漸喪失內在的驅動力……我們在用新的觀念、方法去逐漸替代過去錯誤經驗的過程中,難免會在操作的時候過猶不及,反而導致對寶寶的過度溺愛或過度疏離。其實,是我們在接受和學習新的方式方法的時候,在對抗曾經的不正確的觀念或者經驗上過於用力,這種過度用力難免使得實際的操作有所偏差,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質,養育者只有充分的結合孩子的性格特質,才能將理論很好的應用在實際的育兒過程中。

這也讓我想起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位置關係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在陪伴洛寶兒的時候即興用洛寶的玩具擺拍了三組圖片,分別代表三種關係模式。三個人物公仔玩具分別代表父親、母親和女兒,黃色的小木樁代表困難、挫折。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如何做

圖1 疏離型

疏離型父母。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站在離她比較遠的地方,沒有給予任何支持。這樣的親子關係是非常不利於良好的依戀關係形成的。當孩子感受到威脅,ta的依戀系統系統會被激活,父母的出現會緩解ta的焦慮,給予ta安全感。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的出現,孩子的多次求助並沒有獲得父母的應答,ta會放棄這種求助,導致孩子失望、焦慮等負性情緒的出現,認為自己是不被關愛的,也可能會導致ta無法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關係,致使產生人際關係的損傷。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如何做

圖2 溺愛替代型

溺愛替代型父母。也稱直升機型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障礙時都會不遺餘力的去解決,第一時間的去代替ta掃清障礙。如果我們換個視角,站在這幅圖的後面看,就會感受到父母擋住了孩子要走的路,孩子“無路可走”。久而久之,步入社會後將會變得難以適應。這類直升機父母"的過分保護,使孩子失去自由成長空間,不利於其獨立性和社會性的培養。

家長退一步,孩子進一步,這是學步期孩子學習走路的方法,也是教育的方法。睿智的家長懂得適時放手,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品質和習慣,學習各種技能和本領,這才是他們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如何做

圖3 支持型

支持型父母。當孩子真正遇到困難時,父母會堅定地站在孩子一邊,當對困難做出評估之後,這類父母可能會站在孩子身邊,給予ta鼓勵與支持,讓孩子能夠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並且堅定的告訴孩子父母會一直在ta的身邊,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注和愛從未遠離;也可能會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去面對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困難,從行動和方法上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無論如何,支持型的父母是會客觀的評估困難,並且給孩子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機會,同時溫柔而堅定的告訴ta,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無論你是否成功,我們永遠愛你,支持你。

其實,孩子獨立處理困難的過程也是內驅力逐漸強大的過程。所謂“內驅力”,是個體在環境和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的,具有驅動效應並給個體以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它源自於人天生的內在慾望,其實質是一種無意識力量,積累了整個歷史經驗的心理體驗在人腦中的反映。這一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因為內驅力我們會為了自身的意願主動去做一些事,當完成了這件事時,內心會有滿足、興奮、愉快等情緒。內驅力比外驅力更能讓人專注、有效、持久地做一件事。

認知影響情緒,情緒產生行為方式,行為方式固化認知。這樣一個閉合的循環,只有從根本上的認知層面進行修正,才能達成良性循環的目的。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更關注的是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的經驗形成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被接受的,有能力的,勇敢的,自信的等等此類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的養成會統合成為孩子的核心信念,進而影響孩子成年後獨自處理社會關係、親密關係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