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三四線城市人才迴流現象凸顯

近年來,山東這一人口大省所遭遇的人才流失窘境和人才焦慮成為網絡熱議的話題。受疫情影響,2020年山東省人才流動活性有所下降,但由於秋招季的到來,山東省人才流動的浪潮再次開啟。應屆畢業生的加入為整個山東省的人才流動增添了更多活力,這股年輕"後浪"的流淌方向,不但能體現出各地區當前的就業機遇與發展潛力,也將代表著這些地區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質量。那麼後疫情時代山東省人才流動狀況究竟如何?隨著三季度的結束,山東本土求職招聘網站齊魯人才網利用平臺大數據優勢,整理了2020年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對山東省人才流動狀況做出分析,為您帶來詳細參考。

注:文中人才流動數據為齊魯人才網正在發生交易的市場化人才流動數據,並不能全面的代表真實的人才流動情況,僅供參考。

人才跨區域流動加快,三季度省內人才留存佔比下降

2020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三四線城市人才迴流現象凸顯

上圖為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三季度山東省市場化就業人才流動區域分析,由上圖可見,當前省內85.13%的人才選擇在省內流動,流向省外人群僅佔14.87%;環比19年三季度,山東省人才留存情況出現小幅度回落。選擇省內流動的人才較上一季度下降了2.5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下降了10.4個百分點。

人才的留存與否和相關的時間節點有著很大關係,第一、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動;三季度以來受畢業季和秋季校園招聘的影響,畢業生成為人才流動的主體,部分2021屆駐魯高校畢業生前往外省實習就業。青島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小王通過2021屆秋招獲得了心儀的實習機會,工作地點在深圳,小王告訴我們:“計算機專業發展前景在山東相對狹隘,畢竟電子信息產業在山東還不是很發達,出於專業考慮我更青睞北上廣深的企業。未來可能會回山東吧,目前想趁著年輕多出去闖一闖。”

三季度人才流入比1.58,山東省始終保持人才淨流入

2020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三四線城市人才迴流現象凸顯

注:人才流入比是指人才流入數量與人才流出數量的比值,當數值大於1時,表明當地為人才流入;當數值小於1時,表明當地為人才流失;數值越大,說明當地人才吸附能力越強,數值越小表明當地人才流失越嚴重。

就上圖近一年山東省人才流入比來看,當前山東省始終保持人才淨流入狀態,其中2019年四季度保持上漲狀態,人才流入比為1.27;2020年一季度人才流入比僅為1.04,表明2020年一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入流出基本持平;2020年二季度人才流入比則創下新高,流入比高達1.79;2020年三季度人才流入比出現回落,流入比為1.58。受非山東籍駐魯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和秋招應屆生外省實習的影響,在外地人才流入量變動不大的情況下,本地人才流出隨之增多,最終導致人才流入比出現下降。

“長三角”、“津京冀”瓜分山東外流人才,“東三省”成山東主要人才供應商

2020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三四線城市人才迴流現象凸顯

從上圖2020年三季度山東省市場化人才的省外流向來看,北京、江蘇、上海、天津、浙江、河北、廣東、河南、安徽、遼寧為主要流向地區,從城市群角度看,2020年三季度長三角城市群對山東省外流人才的吸納超過京津冀城市群。從省份角度看,北京市吸引能力最強,佔比18.18%;江蘇緊隨其後,佔比為17.06%,排名在上海之前。一線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線城市裝不下靈魂,“逃離北上廣”正在成為現實。生活成本相對更低、節奏更慢、就業機會更多的“新一線城市”已成為大學畢業生眼中的心儀之地。因此,江蘇、浙江等地的“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攀升。

從省外人才流入方面來看,黑龍江省人才流入量最多,佔比高達25.12%;河南省排名第二,佔比為17.33%;遼寧和吉林分別位列三、四,佔比分別為10.89%和5.26%。東北地區人才迴流山東,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與山東省十分相似,東三省重工業發達,產業結構長期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科技含量不高。隨著大量舊產業的出清,就業人口和企業的人才需求也隨著外遷逐漸減少,導致當地青年人才紛紛前往外省就業。山東作為北方地區最具經濟活力的省份,自然而然的成為其外流的首選地。河南、江蘇、河北等地區也是山東重要的人才流入省份。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對周邊省份人才依然具備較強的吸附能力。老張家是東北的,來青島工作已有五年,“東北的氣候實在是太冷了,黑龍江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再一個是東北經濟發展太差,我們原來是礦產城市,現在礦採完了,經濟一瀉千里;還一個就是青島離著東北近啊,而且很多人祖籍就是山東的,也算是重返故土了。”

濟青虹吸優勢稀釋,“小鎮就業”成熱點

2020三季度山東省人才流動數據,三四線城市人才迴流現象凸顯

注:人才吸引指數為當地實際人才淨流入量與全省流動人才總量的比值

由上圖16地市市場化人才流動軌跡來看,山東省三季度人才流動量最大的地區仍是濟南,青島緊隨其後;從全省人才流動軌跡來看,泰安、濟寧、德州、聊城、菏澤、淄博與濟南的流動頻繁;煙臺、濰坊、日照則與青島間的流動更為密切,這表明除當地經濟因素外,地理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人才的流動,濟南作為內陸城市,生活方式與文化習俗與泰安、德州、淄博等內陸城市更為相似,而濰坊、煙臺、日照等沿海城市則與青島更加相符,整體來看省內人才流動“就近化”凸顯。

人才吸引指數代表著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吸引指數越高則該城市受人才青睞程度越高。由上圖數據可見,2020年三季度山東省兩大經濟龍頭濟南和青島人才吸引指數最高,吸引了全省近4成人才,但環比二季度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濰坊、濟寧、淄博、日照等地人才吸引指數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濰坊市人才吸引力大大增強,其人才吸引力位列全省第三。

綜合來看,人才爭奪已不再是新一線、二線城市的專利,眾多三四線城市也紛紛發力,相對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加寬鬆的人才政策也是其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95後的小劉畢業後選擇了回到家鄉濰坊,在一家出版社做編輯。“相比於一線城市的年輕白領階層,我的收入雖然不算高,但房貸壓力小、日常開銷較低,能夠更加自由地支配財產,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不錯。”有關數據顯示,“小鎮青年”這一群體月均工資超越全國起跑線,平均每月收入7000+,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在城市被鋪天蓋地的中產焦慮席捲時,“小鎮青年”的生活如沐春風,有著超乎大城市同齡人的幸福指數,正在不斷地實現消費升級和幸福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