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一、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问题呢?

一整天忙忙碌碌,晚上却突然想起还有什么事没有干?

快要到截止期限了,可是我的材料还没有准备好?

面临很多事情,不知道从何做起?

做着这件事,心里却在为另外一件事焦虑?

正在看书,心里痒痒的,想要打开手机?

……

如果你存在上述问题的任意一种,不管你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只要你想提高办事效率,摆脱穷忙与瞎忙,单核工作法中,总有一条是对你有用的。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什么是单核工作法呢?

单核工作法,简单来讲就是在设定好的时间内,一次只做一件事,但与此同时,又根据变化着的全局重新设定工作重心。

这个方法在瑞典个人生产力咨询师史蒂夫•诺特伯格《单核工作法图解》一书中提到。

二、为什么使用单核工作法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单核工作法这么神奇吗?它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主要由以下3个原因。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一)从生物学角度来看: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处理事情时,是大脑额叶前部皮层在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模式是迅速调节两件事情先后处理的顺序,这种转换速度快到让我们产生同时进行的幻觉。

事实上,大脑是在进行多任务间的切换,每次都需:转移注意——唤醒新神经元——再次转移注意——再次唤醒神经元。

换句话来说,我们的大脑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不具备同时对多件事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也就可以解释当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被别人打扰后,会产生“咦?我刚才做到哪了?”的疑问,从而不得不从头审视,或者从头开始做。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多任务的切换,如一边看邮件、一边回微信、一边查资料,会导致完成任务的时间增加25%,出错率显著提升。

所以,基于我们自身的生理机制,使用单核工作法有助于我们高效工作,降低出错率。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每次去吃兰州牛肉面,总是排着几十个人的长队,大家都向师傅说出自己的要求:

“二细,辣子多些,不要香菜!“

“毛细,不要辣子!”

“1碗韭叶,辣子多;1碗三细不要辣!”

……

每次都很好奇师傅怎么可以记住这么多要求。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叫服务生效应,又称蔡加尼克效应。它指的是:人们更倾向于记住尚未完成的任务,并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这与单核工作法有什么关系呢?

单核工作法有全景模式和单核模式。

在全景模式放眼所有未做的事,可以理解为整体任务;在单核模式专注于整体任务的一部分。

根据服务生效应,完成单核任务之后,我们就会想着去完成剩余的整体任务,这样一来,我们将会更高效的完成整体任务。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三)从时间谬论的角度来看

时间不一致效应认为,我们总觉得未来有更宽裕的时间,而不是现在。特别是那些有效期很长的机会,我们的拖延会更严重。

如:我们小时候总会在假期结束的时候,开始通宵补作业。

由于受到时间不一致效应的影响,我们体会到了一时的快乐,却陷入了拖延怪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而使用单核工作法,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时间,避免拖延,提高办事效率。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三、单核工作法如何正确操作?

既然知道单核工作法能够提高办事效率,那么如何正确操作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一)设置时间盒子,思考拉金问题

1.单核时间段,设置时间盒子

  • 确定单核工作模式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专注于什么任务。
  • 在一个时间盒子,专注于当下“做”这一举动,而不是想象该时间段能完成多少。
  • 一个时间盒子结束后,再根据整体任务,设置下一个时间盒子。

如:小林用计时器,设置了45分钟时间,从9:15到10:00。

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只会来看书和做笔记。

到了10:00,小林再制定下一个时间盒子。

2.设置无内疚时间

小林存在一个问题,在看书的时间,总想打开手机,一会看一下最新消息,一会点开一个网站。最终,没看几页书,心里也很内疚。

小林可以在一个时间盒子结束之后,设置无内疚时间,专门用来看手机。

如:10:00,一个时间盒子结束。闹钟响了之后,小林干什么都可以。

3.全景时间段,思考拉金问题

在单核时间段之间,可以预留出全景时间段。

在全景时间审视自己的整体任务和未完成部分,重新确定事物优先级别,思考拉金问题: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每个人都是心里装的事太多,可是却不知从何下手。通过思考拉金问题,帮助我们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优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二)制作新型清单

1.只有5项任务的快捷清单

传统的待办清单,不管是大任务、小任务,都一一列出。看到这么长的任务清单,无法抉择、无法开始。

快捷清单包含当前最最重要的5项内容。每天只能列5项,如果要添加新的内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替换原来的1项,要么完成原来的1项。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列出今天最重要、最需要完成的事项,专注于关键的少数,略过无用的多数。

2.制作集草器清单

列出未进入快捷清单的事项,还有一些需要做,想做的事情,随时记录,随时添加,以免转身就忘。

但是,需要标注进入集草器清单的日期、目标、利益关系。

简单来说,集草器就是事项或者任务的中转站。制作快捷清单时,可以从集草器清单中挑选任务或者事项。

3.定期除草

定期除草即指:每周1次,删除集草器清单里的内容。

对于集草器清单,如果我们不定时清理,那它必将越来越长,以致我们又回到了不知从何下手的日子。

而定期除草,删除掉不必要、不重要的事项,丢弃那些内心深知永远不会完成的任务,给清单腾出空间,记录最重要的事项,并借此审视自己的完成度。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三)快速进入状态,保持专注新方法

1.制作自己的晨间流程,并且每日遵守

晨间流程是帮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的清单,只需要一次性写好,每天遵守即可。

如:

(1)起床刷牙洗脸

(2)列出当日快捷清单

(3)清空通讯信息、电子邮箱

(4)设置闹钟,选择一项任务开始工作。

一套晨间流程可以帮助你有一个好的开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不需要再耗费时间在无用之事上。

2.创造工作环境,有助于保持专注

我们很多人总是怀念上学的时候,在教室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而工作,或者在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

原因就是,每天去上学,我们书包里装的是今天上课需要用的东西,每上一节课,我们总会调整书桌上的书本、笔记、练习册。

这其实是手边管理法的运用,指的是让需要的物件在手边随用随取,与工作不相干的物品放置在离自己最远的位置。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我们可以想象把学习或者工作区域自内向外划分为A、B、C区。

  • A区是你坐着能轻松够到的地方,除了放用来完成当前单和任务的相关工具,无其他。
  • B区,站起来才能够到,放置估计今天能用到的东西。
  • C区放其他东西。

书桌上的书本就是A区的东西,而书桌抽屉就是B区和C区。

喜欢吃零食学习的人,可以把零食放到离自己较远的位置。

如:在卧室学习的人,可以把零食放到客厅。

通过视觉排列工作或学习所需物品的优先级,来保证自己工作或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长此以往,就可以避免干扰,提高效率。

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按下葫芦浮起瓢?掌握这个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也在工作中、学习中、甚至生活中遇到了总是很忙没时间,按下葫芦浮起瓢,制定计划完不成,打开书本就想看手机的情况,不妨试一试单核工作法,总有一个细则是适合你的。

当你能够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时,进阶之路也会越来越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