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閒記古鎮


散文:閒記古鎮

——汪曾祺說,人生一世,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深情。我亦深深體會,人生一世,若能真的刻骨的愛著些什麼,當是人生最好的救贖,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

——題記

散文:閒記古鎮

我生活的這座小城,四季分明。小城不大,史稱賒旗店,現稱社旗。縣城所在地稱賒店鎮,也稱“九門賒店”,說的是城有九門。而城有九門,是皇家才有的氣派。

漫步古鎮,踏著十八斤古青磚砌就的巷道,看層層遞進的徽派馬頭牆,木質閣樓屋脊上的瓦松、蕨草,清真寺半圓的穹頂,林立的石牌坊,木雕柱,你會發現,古鎮素樸,沉實,豐厚。

散文:閒記古鎮

城裡的廟宇很多,關帝廟、火神廟、馬神廟、三皇廟、姥母廟,多得背記不全,即使現在遺蹟亦不全。也有很多老舊的巷子,而一個古鎮歷史的墨痕,也往往寫在巷子的深處。

這些巷子的入口處,大多有用青磚砌出的拱形門洞,走進去,便是窄窄的,或曲或斜的巷道,而且巷子愈深愈有味道。現代人走進去,即刻有種安寧、靜好、溫暖如同貼近老家的感覺。

散文:閒記古鎮

而“賒旗店”的由來,是說當年劉秀起義時,賒了酒館一面旗幟而得名。

而“社旗”,是當年建縣時周恩來總理親自取名,意為“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

小城沒有巍峨的名山大川,也沒有柔美的長水黛煙。一年四季,我在它的懷抱裡奔生活,熟悉了小城的素顏和嬌容,還有它四季不同的風景。

散文:閒記古鎮

歷史資料是這樣記述的:清代乾嘉年間,賒店經濟最為繁榮,南船北馬,總集百貨,鎮內72條街,36條衚衕,仿皇城建築九座城門。

賒店古鎮有九特色,一館倆河三街隔,四別五閣六個場,七坑八洞(同)九門開。

這“一館”,就是賒店鎮的山陝會館,“倆河”,指潘河趙河。

所謂三街隔,指的是老街、西小街、河南街三條街道,中間不僅隔有河流,而且又隔有寨牆。

九門分別是慶裕門,承恩門,乾維門,迎旭門,文明門,炳文門,挹爽門,揚武門,源流門。

散文:閒記古鎮

小城還有一張獨特的名片,就是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是明清時代的一座古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中國第一會館"之稱。

據記載,當年建造北京故宮用時十四年,而故宮的規模是山陝會館無法相比的。但山陝會館從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開工到光緒18年(1892年)竣工,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共六朝,歷時136年。

山陝會館的建築佈局保持著中國傳統古建築風格,左右對稱,前窄後寬。整座建築以石雕,木雕為主,盡顯古樸,渾厚之美,有些工藝,故宮亦不及。

散文:閒記古鎮

古時候,賒店水陸交通條件優越,不僅是水旱兩便碼頭,也是古代萬里茶道的中轉站,和朱仙鎮、回郭鎮、荊紫關鎮並稱“河南四大名鎮”。當時賒店鎮的盛況是“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

這樣的商貿繁榮延續了二三百年,讓古鎮贏得了“天下店,數賒店”的美譽。

歲月悠悠,流年似水,鐵旗杆,懸樓,在現代繁榮華景的襯托下,這些更散發著獨有的神韻。

散文:閒記古鎮

近些年,小城的建設速度不凡,到處可以看到寬敞的路,林立的樓群,蔥蘢繁盛的綠化。

小城的幾大土特產更是有口皆碑,紅薯粉條,芝麻葉,綠豆麵條,小磨香油。還有老酒,最馳名的廣告語就是“賒店老酒 天長地久”。

小城現在又建起了幾個大小不一的遊園,是小城老少婦孺休閒娛樂的主陣地。流水潺潺的潘、趙二河,環抱小城,遊園依河而建,朗朗澈水映著飛簷斗拱,紅牆綠瓦,綠樹繁花,別有一番風韻。

散文:閒記古鎮

歷史上的“九門”,目前已恢復重建了挹爽,迎旭二門,其它7門,古碼頭,都在逐步恢復重建中。

小城沒有北上廣的繁華,也沒有名鄉秀村的空曠純美。但小城像一個“女大十八變”的姑娘,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美的一發不可收。

散文:閒記古鎮

小城的變化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流程,生活在小城,總會不經意

發現這個地方變了,那個地方改了,道路更寬更平坦了,花木更多更茂盛了……

散文:閒記古鎮

我喜歡小城,正如我喜歡樸素的四季輪換一樣。沒有動人心轍,沒有感嘆歌詠,就那麼細水長流著。早起的包子油饃胡辣湯,漿麵條,中午晚上的羊肉燴麵……不勝枚舉的一粥一飯,養育著人間最素樸的熱愛。

散文:閒記古鎮

小城秋天了,樹木該紅黃的紅黃,花草該嫣然的嫣然;人群該來的來,該去的去;物事該新的新,該舊的舊。四季輪換裡,恩愛情仇一樣也不少,都在晨昏日暮中行走……

此際,這些文字,我為小城而作,權以記述我平淡的小城日月,也祝福我的小城,永遠平安,快樂!

散文:閒記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