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管仲的創新思維成就了齊桓公的文治武功和鮑叔的友誼佳話

高考作文

管仲的創新思維成就了齊桓公的王霸基業及鮑叔的友誼佳話

提起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不能不聯繫到鮑叔的舉賢,向公子小白推薦原來的敵人管仲;而公子小白通過考察後重用管仲,尊管仲為“仲父”,全面推行管仲通貨積財,富國強兵的政策使齊國富強。對外“尊王攘夷”實現了華夏民族的復興,也成就了鮑,管,桓三人的佳話。

那麼,這三人中,誰給人的感觸最深呢?可能有多種看法。

首先,可能是鮑叔,根據《史記》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向公子小白推薦獄中的管仲替代自己(所謂管夷吾舉於士),更是伯樂的典型。世上的千里馬,百里馬們能不思之念之?管仲本人也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再如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文治武功令人景仰。周昭王伐楚而殉職,齊桓公以“苞茅不入貢於周室”而伐楚取勝。北征山戎,擊退北方遊牧民族。按照孔夫子說法,沒有管仲,齊桓公,我們“披髮左衽矣”也就是挽救了中原文化,使得華夏民族避免了“亡天下”的威脅。

和後來語意上的“霸道”不同,齊桓公沒有持強凌弱,幫助燕國回師,燕王相送出了燕界進入齊國土地,桓公把過境的土地劃給燕國。齊桓公也講究信義,曹沫在會議上劫持公子小白,逼迫他割讓土地。即使現在法律有規定,劫持下的合同可以不執行,但是齊桓公仍實現其諾言。所以“諸侯由是歸齊”如此氣度,後世能再乎?

但是,對於我來說,感觸最深刻的還是管仲。因為我們知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摧毀,而管仲的政策成就了齊國的富國強兵 ,成就了齊桓公文治武功的物質基礎。

齊國原來“地瀉滷,人民寡”管仲“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於俗同好惡”

管仲思維創新的地方就是順應人民求富的要求,所以“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長期以來,傳統文化多宣傳禮義道德,所謂“王者無求”,君子憂道不憂貧等等,少有順應民間求富需求。

管仲認為“倉廩實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實際上,人只有滿足吃飯穿衣等等物質需求才能更好實行禮節道德。

管仲認為“國多財則遠者來”採取許多發展生產,愛民節用,招商引資的具體措施,設置“輕重九府”管理財政。

管仲實行經濟刺激,提倡消費。在家裡設置諸侯才能使用的反玷;放置空酒杯。

“是以齊富強(疆)至於威、宣也”管仲使得齊國富強直到宣王時代,近三百年矣。這個成績,超過了中國封建王朝平均持續年代。讀史者能不感嘆乎

宣王時代,齊國仍然富強。宣王欲有所作為,問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孟子回答:“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千乘之王,萬家之侯尚猶患貧,而況匹夫遍戶之民乎!

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

馬克思認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夠掌握群眾成為物質力量。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根本,也就是人的本身。

管仲採取許多順應民心的政策,例如管子《牧民》中有: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

嗚呼,在幾千年以前,管仲已經實行了順應民心,論卑而易行的富國強兵政策,三百年以後成績猶在而孔孟已經不傳。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後世再出現“論卑而易行”的富民政策,要等到小平同志的“黑貓白貓”論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