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106篇文章

最近全国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雨季,暴雨降临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许多城市饱受内涝之苦,纷纷进入了“看海模式”。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内涝,也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其实古人为了内涝这事也是头疼不已。居民聚集的所在地,稍微有点内涝,严重的话可是真会死人的。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修建。比如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之一——唐长安城,早在公元7-9世纪就已经有了百万人口,这么多人住在一个城市中,总看海可受不了。

为此,唐长安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想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唐长安城的这套排水系统,看看如果遇到暴雨,唐长安城是不是也会看海呢?

一、古代排水系统——老祖宗的智慧

中国古代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水的需求可以说是首要需求,为此,很多古代文明都是靠水而居。靠水而居当然有着取水方便的好处,可是万一水太多的时候,洪水一泛滥,那这些文明就倒霉了。所以在古代水淹了城市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被水淹的实在没办法了,甚至都想到迁都的法子了。

当然了,挨个水灾就迁都,那国家不得隔三差五就搬家啊。闲着没事干老搬家玩也不是个事啊,所以古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上。古代的管理者,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往往会预先考虑充分利用天然水系,或者开凿人工的水渠以引导洪水进入自然水系,来起到防止洪涝灾害的作用。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出土的水渠遗址

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由排水沟渠、城外壕沟、城外河道三个层次构成,每当下雨,城内的排水沟渠会将雨水汇聚,并通过城市水系引导到城外的壕沟中,在壕沟中经过沉淀后,再排放到城外的天然河流中。

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排水系统,是出土于河南省淮阳的龙山时代城址,在这里的路土下面发现了一些陶制的排水管道,不过,这似乎只是“贵族社区”专用的设施。中国真正有惠及全城的排水设施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如齐国的临淄故城,就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排水系统。光是城内用于排水的明渠就长达数千米,宽达20米。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出土的陶制排水管

二、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层级分明,多管齐下

唐长安城作为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当时世界最大城市,对于城市排水这个问题可以说还是很看重的。早在唐长安城还是作为隋朝的国都大兴城的时候,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者宇文恺就针对城市的排水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对城市的各个宫苑和坊市都规划了排水管道和排水渠,覆盖的范围还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唐长安城排水系统按照区域可以分为道路上的,建筑物周围的,城里头的和城外头这么几类,下面针对这几类区域的排水措施简单介绍一下。

01 路面上的——找坡层和杨沟

我们现在的马路其实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往往是中间略高,两边略低,这样便于在下雨时将雨水排到道路两侧的下水道中。其实这套系统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长安城就有类似的结构了。唐长安城的路,往往都会在路面上铺设找坡层,使得路面自中间到街道两侧形成一定坡度

在长安城西市遗址的南大街东侧就发现了距离地表1.3米左右的唐代路面,该路通过填石子夯打的方式铺设而成,这层路面很有可能是路面表面的找坡层。这个找坡层既能加强道路的抗压能力,又能够便于排除雨水。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唐长安城路面结构示意图

经过找坡层从路面上排下来的雨水,自然就进入了道路两边的排水沟中。在长安城主要街道的两边,都挖有开阔的排水沟。这种街道两旁的排水沟,就被称作杨沟,也叫作御沟。根据唐人所作的《中华古今注》中记载:“

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能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亦曰御沟,引终南山水从宫内过,所谓御沟。

以发掘的朱雀大街西侧水沟形制为例,沟的上口宽3.3米,下底宽2.34米,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截面。沟的两壁很光滑,沟底很平,底部有沙子和淤土。有了找坡层和杨沟,保证了城区路面的排水顺畅。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朱雀大街西侧水沟断面图

02 建筑物周围的——散水

散水这个词,搞工程的不会陌生。所谓散水指的就是房屋外墙四周的室外地坪之上,用石头砌筑或者其他什么材料建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我们现在的建筑外面都有这个,现在的散水是这个造型的。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其实,散水这东西不是现在才有的,唐代长安城的建筑周围也有这个。这玩意内高外低,正好可以把房屋上跌落的雨水分散,使其远离房屋流到旁边空地上去。雨要是不太大,旁边空地上的土就足够吸收雨水了。在兴庆宫一号遗址周围,就铺设了宽0.85米的散水砖。可见唐代长安城就有这玩意了。

03 城里头的——水渠

在唐长安城还叫隋大兴城的时候,为了保证城市的供水充足,宇文恺在规划建设大兴城时,在城中开凿了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三条渠道,水源分别引自城外的浐水,洨水和潏水。后来唐朝在此基础上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这五条渠道就构成了长安城主要供水来源。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一般来说,永安渠和清明渠主要供应长安城西半边和皇城宫城的用水,龙首渠主要供应长安城的东北部分和大明宫用水,黄渠主要负责满足长安城东南部分用水,而漕渠则主要满足城市运输的需要。

这些水渠,平时主要作为城市饮水来源使用,看起来好像属于给水而不是排水的范畴。但是这五条渠道其实也具有着防洪排涝的作用。当洪水来临时,五渠就可以将洪水汇集到渠道所流经的方向上,让洪水沿着五渠的线路,最后流到各大园林的池沼或者直接流到渭水。这就大大减少了城市中的水量,缓解了城市泄洪的压力。

04 城外头的——城壕

城壕也就是护城河,古代的城市外面都有这么一圈,我们常说的城隍爷的这个“隍”指代的就是这个壕沟。壕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军事上的,可以在物理上与敌军形成隔离,有这个护城河敌军过不来。第二是消防上的,如果城墙上面着火,可以从壕沟里面汲水灭火。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故宫护城河

第三就是防洪,当洪水来临时,城外面的壕沟就天然成为了一个承载洪水的池塘,能够对于洪水起到一定的吸纳作用。

总体来看,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还是继承了我国古代排水系统的建造智慧,其排水基本流程也与古代排水系统一脉相承,先是由街道两边的排水沟将雨水和积水排到水渠中,再经由水渠排到天然河流、池沼或者护城河之类的。

那么,有了这么庞大而复杂的排水系统,在暴雨来临时真的有效吗?长安城里到底能不能“看海”呢?

三、长安城里到底能不能看海呢?——还是能看的

前面说了,唐长安城规划了层级分明的排水系统,可是当暴雨来临时,这些系统能够起到排水的作用吗?——答案是:然并卵

唐代史书中曾经多次出现长安城内涝的记载。比如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夏天,长安遭遇一场暴雨,长安城中兴道坊一带,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池塘,一个坊五百多家人大多没跑出来。《旧唐书》中这样记载:“京城兴道坊一夜陷为池,一坊五百余家俱失。

再比如,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夏天,连日大雨,“长安城内平地水深四尺以上,国中大饥。”还有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六月,“京师大雨,街市水深三尺,坏庐舍 2000 家,含元殿一柱陷。

”连宫殿的柱子都让泡坏了,可见内涝有多严重了。这绝对就属于“看海”了。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那就奇怪了,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长安城这个措施那个手段,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那怎么能淹成这样呢?难道是有豆腐渣工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唐代长安城内涝的原因,说起来大概有三点,那就是天的方面、地的方面和人的方面。

01 天的方面——唐代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多发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等等植物的生长范围记载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得出结论:唐朝所处的公元七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时期

不仅如此,唐代还是一个十分湿润的时代。在竺可桢先生的《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一文中对中国历代的旱灾和水灾做了一个统计,表明唐代确实旱灾相对较少,但是水灾比例几乎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水灾多发当然与降水多有很大关系。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竺可桢先生

根据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一下长安城内涝的记录,内涝起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而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后就比较少见了。这一个时间段恰好是在唐代气候最为温暖的时期,雨量也最大。所以暴雨多发,城里内涝也就不奇怪了。

02 地的方面——长安城的地势特点决定部分地区确实容易存水

长安城是什么一个地势呢?我们在《杨坚:我要建一座天下最大的都城。李渊:谢谢姨夫,那我就接手了》一文中曾经讲过,当年宇文恺规划建筑这座城市的时候,是按照六爻的卦象来建的,当时龙首原有六条高岗,地形大概是这样的。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唐长安城地形图

从这个地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安城的地形很像一个簸箕。九六和九五高坡落差在30米,九五和九四高坡、九四和九三高坡落差只有5米。所以长安城的坡度是一个渐渐平缓的过程。而在坡度由陡趋缓的交界处,就好像簸箕的最深处,一下雨肯定最容易存水。

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夏天长安城的那场暴雨,把兴道坊给淹了。这个兴道坊位于皇城外面朱雀门下东侧第一坊,从地形上看正好是九三和九四高坡之间的洼地,一下雨可不就容易淹了嘛。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03 人的方面——城市规划还是有一定缺陷的

前面说的都是自然条件的问题,看起来好像长安城内涝跟人为因素没有啥关系。其实,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长安城内涝的主要原因。可是,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设计这么全面,怎么还会出问题呢?

看起来,长安城里又有水渠,又有壕沟,应该是足以应对内涝了。可是遇到内涝的时候,这些措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有用。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五渠吧,有这么多水渠,按说应该能够把多余的积水排走,起到一定缓解内涝的作用了吧。其实这五是入城渠道多,出城渠道少

暴雨时节,长安城里又要看海啦?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能扛得住吗?

五渠之中出城的渠道仅有永安渠和漕渠两条,永安渠经过外郭城直接流入宫苑,再注入渭水。按说也能起到一定行洪作用了,可是永安渠渠道比较窄,实际上并不能对缓解内涝有太多帮助。

再比如,长安城的地形其实是东南高,西北低,按道理应该从东南到西北直接修几条水渠,不就可以导出积水了吗?可是问题是,长安城的西北边是皇家的禁苑,总不能把人家皇家禁苑刨开修水渠吧,所以最终还是没法彻底解决内涝问题。

其实,唐代在继承了历朝历代的排水系统建设经验后,结合自己的地形实际,已经在长安城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无论是各条大街的找坡层和杨沟,建筑物旁边的散水,城里的水渠和城外的壕沟,无不体现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虽然看起来,在这些措施之下,长安城仍然没能逃过“看海”的命运。史籍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长安城内涝的惨状。但是,长安城看海其实是有着种种客观原因的,比如唐代本来就气候温暖湿润,雨水较多;以及长安城的地势部分地区确实容易积存雨水;以及规划确实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草率的下结论说长安城的排水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史籍记载,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修建隋大兴城,到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的321年间,这座城市有记载的严重内涝只有十几次,平均下来大概三十多年一次,这就说明,在应对三四十年一遇的降雨上,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只是在应对比较大规模的强降雨的时候,长安城排水系统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作为一个古代城市,我们也确实不能以现代城市的排水要求来审视,只能说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已经在遏制内涝方面尽可能做到当时条件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参考文献

1、《隋唐长安城水利系统初探》 王意乐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隋唐长安城“八水五渠”的水系研究》 温亚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研究》 朱超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论唐代气候的变化及其影响》 吴永红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 许宏 中国文物报 2012年8月3日第5版

6、《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吴庆洲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0年第3期

7、《隋唐长安城的河渠体系》 张超男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