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疫醫院”到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起了1931年至1932年的兩年時間內,上海曾出現多家防控疫情的“時疫醫院”,其中一座在浦東高橋鎮。高橋鎮上的“時疫醫院”,後發展為今天的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1931年,長江流域的水災導致霍亂(也稱“虎列拉疫”)在全國蔓延。上海市衛生局採取了飲水消毒、隔離病人、注射疫苗等措施。為了更好地創造疫情防控和診治條件,1931年7月25日,“時疫醫院”在浦東高橋鎮的小浜路成立。疫情過後,於同年10月改名為“濟群醫院”,醫院有床位8張,職工14名。

1935年,濟群醫院搬遷到杜家祠堂左側的平房內,醫院床位擴充到40張,醫護人員14名。1937年8月,震驚中外的淞滬會戰爆發,濟群醫院無法維持,只能停辦。

1938年6月,日偽上海市政公署強佔了濟群醫院的全部醫療設備,並運至高橋公園(今高橋中學),改名為浦東履仁醫院。1941年,履仁醫院更名為市立高橋醫院。抗戰勝利後,上海市衛生局接管了高橋醫院,遷回杜家祠堂原濟群醫院的舊址,改名為上海市第七醫院,時有醫護人員32名,床位24張。

上海解放後,醫院由杜家祠堂遷至高橋鎮,定名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今日的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為上海市花園單位,設有全市領先的灼傷治療等醫學特色專科,是上海市的文明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