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宏觀槓桿率迅猛攀升,影子信貸發展尤為驚人。與此同時,經濟增速逐漸放緩。就在全球投資者擔憂中國爆發債務危機和系統性金融風險最盛之時,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去槓桿的措施,2018年實現了宏觀槓桿率的下降。到2019年,經濟減速之下,槓桿率再次上升,一些局部風險也開始暴露。本次講座,
瑞銀董事總經理、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博士與大家分享了中國債務大幅攀升的原因,以及宏觀金融風險的未來演變。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現場連線並點評。4月23日晚,應巴曙松教授邀請,瑞銀董事總經理、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博士做客“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如何評估中國的宏觀金融風險與防控”的線上精彩分享。根據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本次講座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1000餘位觀眾同時在線觀看。
汪濤博士是瑞銀董事總經理、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她帶領的團隊負責研究亞洲和中國宏觀經濟和政策等問題,並連續在各類機構投資者調查中名列榜首。她的觀點經常被國內外知名財經媒體如財新、第一財經、英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等轉載和引用。加入瑞銀以前,汪博士曾任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與策略主管和英國BP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在此之前,汪濤博士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曾負責研究亞歐新興市場和中國宏觀經濟和結構改革問題,並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汪濤博士也是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大陸機遇組成員、中國僑聯特聘專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汪濤博士是紐約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學士。
講座開始,汪濤博士首先介紹了我國過去十幾年宏觀金融風險上升的背景。過去十五年裡,中國債務增長迅速,尤其是企業債務。債務增長往往伴隨著投資的增長,但是同拉美和其它國家相比,我國的債務主要是國內債務。在2015年至2016年,債務風險快速上升,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企業利潤和自有金的下降;第二,投資形成了大量非生產性資產或無效資產;第三,國企利潤率偏低,而槓桿較高。金融風險上升的另一個原因是2013年至2016年信用市場和影子信貸迅速擴張,這是由於銀行和非銀機構進行合作,擴大了系統內的風險,使之更加難以評估和控制。
汪濤博士直播開場
隨後,汪濤博士對2016年至2019年去槓桿控風險的措施和成效進行了解讀。2015至2016年的供給側推動產能利用率回升,PPI大幅反彈。同時,工業企業槓桿率開始回落,國企也開始去槓桿。在這一階段,對影子信貸的監管也逐漸加強,使得影子信貸規模收縮。2017至2018年間,實際利率大幅下行,宏觀槓桿趨穩並下降。
汪濤博士探討的第三個話題是“當前防控宏觀金融風險所面臨的挑戰”。她認為挑戰主要有四點:第一,貿易摩擦以及最近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第二,企業利潤的下行對社會融資依賴有所增加,穩增長需要加強信貸支持;第三,企業利潤下行和居民收入受影響將會使違約率上升;第四,中小銀行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同時,汪濤博士認為短期系統性風險是可控的,這是因為經濟大幅下行是短期的、刺激政策有一定限度;總體政府債務可控、有相當量的資產;銀行壞賬處置取得相當進展;儲蓄率高、流動性充足;金融監管加強、金融開放擴大。
汪濤博士介紹我國過去十幾年宏觀金融風險上升的背景
最後,汪濤博士談論了自己對於一些較為長期的問題的看法,包括信貸支持、金融改革和企業效率。對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否不足這一問題,汪濤博士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越多,債務越多,所以這一問題是有爭議的。汪濤博士還認為,現階段還是要提高信貸支持,首先考慮如何度過難關,之後再考慮如何控制長期金融風險,並認為金融開放和改革難以單兵推進,需要國企改革和其他配套措施的配合。
在直播互動環節,在線觀眾積極提問,汪濤博士耐心解答了在疫情衝擊下,如何看待中小城商行的破產;地方政府的債務如何化解;央行電子貨幣的推出,對金融體系風險管理的影響等問題。汪濤博士認為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時應該採取適當鼓勵變賣資產,政策向地方政府傾斜,降低支出要求等方法。直播結束後,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秘書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公關媒體辦公室主任本力老師代表
北大匯豐金融研究院向汪濤博士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汪濤博士與在線觀眾互動
講座最後,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連線,對本次講座做了精彩點評。巴曙松教授分別從歷史視角、國別視角、經濟視角、政策視角、國際視角和退出視角對大隔離經濟學進行了解讀,構建了大隔離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巴曙松教授進行總結分享
此次講座是“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的第77期。“北大匯豐金融前沿講堂”由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主辦,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 承辦,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作為學術支持。“金融前沿講堂”將繼續邀請業界權威人士講授金融前沿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為北大學子打造聚焦金融市場最新趨勢與動態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