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一遊記二:湖畔秋月

對月亮總是有一種偏愛,而今天,八月十六,是月亮最圓的日子。

月是故鄉明。

我在家鄉過十五,我在異鄉看十六。

曾經在峨山的竹海看月亮,住在山頂的竹樓,挑一間竹子鋪就的面向東方的陽臺,一壺清茶,二兩小酒,幾樣燒烤,看著月亮跳出遠方的山巔,清輝如水,絲絲縷縷的拋灑過來,月華滿懷。

而腳下,竹林如海,清風徐來,在月光下婆娑湧動,未曾舉杯邀明月,便薰然的有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迷醉。

但我不曾在水邊看過月亮。

我從遠方趕來,今夜,只為在水中與你邂逅。

古一遊記二:湖畔秋月

等待著月亮的蒞臨,是一種期許快樂的付出。

夕陽西下,倦鳥歸巢,明月尚未東昇。

那些鳥兒鳴叫著從遠方歸來,大多數都迫不及待的落到水中孤島的樹枝上,靜如雕像。

卻總有那麼一些鳥兒,不停的盤旋著,微哀的鳴叫著,遲遲不肯歸巢。

不期然的就想起了東坡先生的詞: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古一遊記二:湖畔秋月

鳥兒啊,你因了什麼,還不肯棲息呢?

背叛,忠誠,或者是不肯將就的堅持……

寂寞沙洲,依舊冰冷,容不下你的情懷。

古一遊記二:湖畔秋月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物華天寶,盛世唐朝。當一個叫張若虛的書生,以一首《春江花月夜》的詩,孤篇蓋全唐,璀璨的光芒,穿越千年的時光。我嗑嗑吧吧的吟著這首詩,頂禮膜拜。

今夜,我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這一輪明月,終讓我能夠,對影成三人。

有人說,這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也有人說,這世上,有兩朵完全相同的花,只是,一花凋零,一花綻放。

永不相見。

可這月亮,卻是永恆的。

它照過千年前的但願人長久。

也照著今天的千里共嬋娟。

古一遊記二:湖畔秋月

夜深秋霜濃,遲遲未肯歸。在秋菊的棧道上,心情忽然高遠而雋永。這月,這湖,這樣的夜色,將是我此生不期而遇的不可求。

你來,或者不來;你看,或者不看。

湖就在這裡,月就在這裡。

不悲,不喜。不來,不去。

世間苦旅,總會遇到別樣的風景,認識別樣的人。感動過後,相忘於江湖。

感謝所有的遇見。

八月十六,在異鄉,我許下所有的美好祝願給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