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後來憫農之心蕩然無存,人人深惡痛絕


不認識李紳不奇怪,但提起他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是無人不知。

很多人都認為能寫出《憫農》這首詩的人一定是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勤儉之人,然而事實呢?他發跡之後異常奢腐,家裡妻妾成群,官僚氣息濃厚,與憫農詩人的形象有著雲泥之別。


寫“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後來憫農之心蕩然無存,人人深惡痛絕


唐朝詩人李紳幼年喪父,跟母親獨自生活,辛苦度日。二十七歲時中了進士,被招為翰林學士。 有一年,李紳回故鄉探親,偶遇同榜進士的李逢吉,當天,李紳和李逢吉一起登遊城東觀稼臺,李紳看到田野裡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農夫,心生悲憫,不禁感慨,隨口吟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二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寫“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後來憫農之心蕩然無存,人人深惡痛絕


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李紳仰天長嘆了一口氣,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嗎?好大膽子,回到書房,李逢吉對李紳說:“老兄能否將剛才吟的兩首詩抄下來贈我,也不枉我二人同遊一場。”李紳沉吟一下說:“小詩不過三四十字,為兄聽過,自然記得,何必抄錄?若一定落筆,不如另寫一首相贈。”李逢吉只得說:“也好,也好。”於是,李紳又提筆寫下一首: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寫好,遞與李逢吉。李逢吉看了,覺得這首詩在指責朝廷方面,比上兩首更為具體。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進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可內心裡卻想拿他作墊腳石,再高升一級。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進讒說:“啟稟萬歲,今有翰林院學士李紳,寫反詩發洩私憤。”武宗皇帝大吃一驚,忙問:“何以見得?”李逢吉連忙將李紳詩奉上。


寫“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後來憫農之心蕩然無存,人人深惡痛絕

武宗皇帝召李紳上金殿,拿出那首詩來, 李紳看看,說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武宗說:“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紳叩頭道:“謝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虧李逢吉舉薦。”李紳則對李逢吉感激不盡。而李逢吉呢,聽說李紳不曾獲罪,反而高升。正膽顫心驚,李紳卻登門向他表示謝意。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調任為雲南觀察使,降了官。這時他才感到自己是 偷雞不著蝕把米。李紳的三首 憫農詩,千百年來人們只見到前兩首。第3首《憫農詩》被傳到皇宮,直到近代,人們才在 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詩卷中發現。

隨著入仕久混官場,李紳逐漸變得豪奢浪費,憫農之心蕩然無存

他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魚肉百姓,在蝗災面前謊稱毫無損失,對當權者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由於李紳為官酷暴,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將自己轄區內的百姓逼的逃亡,竟還發出:“君不見掬麥乎?秀者在下,粃粏隨流者不必報來。”這句互意思就是“你見過用手捧麥子的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那些窮酸百姓的死活流亡,本是物競天擇。”令人難以置信說這話的人竟然是寫過《憫農》的人。


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並且叫人家叔叔,而發達之後,李元將見到他,都改口以弟或者侄自稱,即便這樣,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一次,一個和李紳一同中進士的舊友特地前來拜訪他,先住在了旅店,跟隨的僕人和一個市民起了爭鬥,在得知是舊友的僕人後,李紳竟然將爭鬥的二人都處以了極刑,並把舊友抓了起來,問道:“既然來到這,為什麼不來拜見我?”舊友連忙叩頭謝罪,可李紳還是把他打了20杖。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李紳的族叔反過來做了他的孫子,李紳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除此之外,其他載入史籍的還有長慶元年的科舉案,以及吳湘冤案等等。此時的李紳,寫出的詩歌也只是歌頌皇帝功德了。

究其原因,這是很多為官之人的通病吧,權力日盛,日漸貪婪,終究忘本。最終落得個“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