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內外資企業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和外債便利化政策解讀

國內企業,包括外資企業、內資企業尤其是VIE企業,都會面臨同一個難題,即在境外控股母公司融到的投資款怎樣輸入給還在不斷燒錢的境內運營實體?境外資金入境的途徑主要是有資本金投資和外債兩種形式。這兩種方式主要方便外資企業投資,原來內資企業申請外債還需要外管局審批。2017年1月,央行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髮[2017]9號),2018年11月北京外管局發佈了《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關於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資本項目便利化政策的通知》(京匯【2018】92號),外管局對跨境融資政策的限制逐步放開。

政策帶來的跨境融資的變化

1.中資企業外債融資更加便利。最初中資企業要經審批方可使用外債,現在符合規定的內資企業可以自行借入外債,無需事前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內資企業需經審批後方可借入外債。

2.結匯限制有所放開。最初中資企業借入的外債資金不能結匯,現在可按規定結匯,甚至便利結匯;

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什麼是跨境融資,何為全口徑?

跨境融資:境內機構從非居民融入本、外幣資金的行為。這裡強調的是居民對非居民的融資。

全口徑:將人民幣外債也納入管理,一改此前人民幣外債和外幣外債分別管理的方法。在跨境融資層面統一了本外幣、中外資、短長期。

哪些企業可以申請外債?

有資金需求,但不希望通過增加資本金方式引入外資的外資企業;

內資企業,尤其是通過VIE架構等在做了境外融資,希望將融資款引入境內受控經營實體的。

外債融資額度

外資企業,可以三種任選一種:

(1)投注差模式;

(2)宏觀審慎模式;

(3)外債便利化模式;

內資企業,可以兩種任選其一:(1)宏觀審慎模式;和(2)外債便利化模式;

在宏觀審慎模式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不得超過上限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Σ本外幣跨境融資餘額*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類別風險轉換因子+Σ外幣跨境融資餘額*匯率風險轉換因子

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還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為1;一年(含)以下的為1.5;

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表內風險為1,表外風險(或有負債)暫定為1;

匯率風險因子:0.5;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資本或淨資產*跨境融資槓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資本或淨資產:企業按淨資產計;銀行類法人金融機構按資本計;

跨境融資槓桿率:企業為2;

宏觀審慎調節參數:1

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例:A試點企業已提用未嘗美元外債餘額為USD100萬,期限2年,提款日匯率為6.5。該企業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為人民幣800萬。該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是多少?外債額度是多少?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100*6.5*1+100*6.5*0.5=人民幣975萬元

外債額度=800*2*1=1600萬

外債便利化政策下,淨資產不足、融資需求大、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可以在外匯管理部門核定規模內借入外債

此處請注意,企業淨資產為負的,但符合外管關於外債便利化政策要求的,也可以申請借入外債。外管局的硬性要求有四點:

(1)註冊地為中關村示範區;

(2)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或者中關村高新技術證書;

(3)非金融企業、非房地產企業、非政府融資平臺;

(4) 近兩年無外匯違規記錄。

主要融資模式

企業間海外直貸:境內機構從境外關聯公司、其他境外公司或個人借入本外幣,並調回境內使用;

銀企間海外直貸:境內機構通過境內銀行從境外金融機構借入本外幣,並調回境內使用;

海外發債:經發改委備案,通過承銷商在海外發行債券,並將募集資金調回境內使用。

外債資金的使用

宏觀審慎模式下,融入資金可以意願結匯;

外債便利化模式下,可以便利結匯

外債業務辦理流程

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關於備案,宏觀審慎模式下一般需提交如下材料:

1.宏觀審慎外債風險加權情況表(企業版)

2.外債申請書

3.借款合同

4.審計報告

5.外管要求的其他材料

外債便利化模式下一般需提交如下材料:

1.外債申請書(這是外管審批的主要諮詢來源,一定要詳實細緻,內容需要包括借貸雙方基本情況、借入資金的背景、借款合同要點、外債計劃提款和結匯時間、外債資金使用計劃、近兩年無外匯違規處罰記錄的承諾、風險防控措施等)

2.國家高新技術證書或中關村高新技術證書

3.外債合同正本和合同主要條款複印件。

4.中資企業應提供營業執照、審計報告、《宏觀審慎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情況表(企業版)》等材料。

5.外商投資企業應提供《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回執》、營業執照、跨境融資管理模式選擇的書面說明等材料。選擇全口徑管理模式的,應提供審計報告、《宏觀審慎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情況表(企業版)》。

6.外匯管理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國企業的外債規模究竟有多大呢?

說規模之前先把外債口徑定義清楚:

外管口徑=IMF口徑=居民對非居民口徑,因而不包括我國企業海外分支機構的借款。

國際清算銀行(BIS)按季度公佈國際銀行體系的合併海外信貸數據(Consolidated Foreign Claims and Other Exposures of Reporting Banks)和國際債券發行數據。BIS的方法是,加總25個經濟體上報的其銀行對於我國的信貸規模(包括貸款、存款及債券等),然後計算出國際銀行體系對我國(含公共部門)的信貸規模。所以,BIS 的口徑不包括對非銀行部門的負債。與國家外管局外債口徑下的居民對非居民原則不同,BIS按照最終償債風險(ultimaterisk)口徑統計,境外分支機構有母公司提供擔保的債務被納入。在海外發行債券數據方面,BIS按季度公佈國際債券的發行和存量規模。BIS口徑按照最終風險敞口原則,既包括了部分海外分支機構對國外銀行的債務(非居民對非居民),也包括了國外銀行境內分支機構對國內企業的信貸(居民對居民)。而且,國際銀行信貸同時包括銀行持有的債券形式債權,與BIS另行公佈的國際債券餘額規模存在重合部分,兩者並不能簡單相加。

彭博(Bloomberg)的海外交易數據庫可實時獲得我國企業(含銀行)貸款和債券形式外債數據。Bloomberg口徑則是對SAFE口徑下的企業外債統計進行了部分拓寬,納入了境內企業海外分支機構海外發債和借款情況。與SAFE和BIS口徑按季度公佈外債不同,Bloomberg口徑可獲得任一時點的企業外債規模。

所以,如果分析中國外債規模,用彭博的數據是比較全面和及時的,但是由於上不了外網,我就用外管的數據列示一下,看一下趨勢:

賬面人民幣快要燒完了,境外的錢卻進不來?大白話教你借外債

根據外管局網站披露的數據,2019年3月末我國外債餘額為19,717億美元,基本與2018年末持平。10年以來,我國外債餘額呈逐年上升趨勢,但佔GDP的比重也略有上升,但總體處於較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