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内外资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和外债便利化政策解读

国内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尤其是VIE企业,都会面临同一个难题,即在境外控股母公司融到的投资款怎样输入给还在不断烧钱的境内运营实体?境外资金入境的途径主要是有资本金投资和外债两种形式。这两种方式主要方便外资企业投资,原来内资企业申请外债还需要外管局审批。2017年1月,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2018年11月北京外管局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的通知》(京汇【2018】92号),外管局对跨境融资政策的限制逐步放开。

政策带来的跨境融资的变化

1.中资企业外债融资更加便利。最初中资企业要经审批方可使用外债,现在符合规定的内资企业可以自行借入外债,无需事前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内资企业需经审批后方可借入外债。

2.结汇限制有所放开。最初中资企业借入的外债资金不能结汇,现在可按规定结汇,甚至便利结汇;

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什么是跨境融资,何为全口径?

跨境融资:境内机构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居民对非居民的融资。

全口径:将人民币外债也纳入管理,一改此前人民币外债和外币外债分别管理的方法。在跨境融资层面统一了本外币、中外资、短长期。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外债?

有资金需求,但不希望通过增加资本金方式引入外资的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尤其是通过VIE架构等在做了境外融资,希望将融资款引入境内受控经营实体的。

外债融资额度

外资企业,可以三种任选一种:

(1)投注差模式;

(2)宏观审慎模式;

(3)外债便利化模式;

内资企业,可以两种任选其一:(1)宏观审慎模式;和(2)外债便利化模式;

在宏观审慎模式下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上限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Σ本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Σ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汇率风险转换因子

期限风险转换因子:还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为1;一年(含)以下的为1.5;

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表内风险为1,表外风险(或有负债)暂定为1;

汇率风险因子:0.5;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资本或净资产:企业按净资产计;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按资本计;

跨境融资杠杆率:企业为2;

宏观审慎调节参数:1

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例:A试点企业已提用未尝美元外债余额为USD100万,期限2年,提款日汇率为6.5。该企业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为人民币800万。该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是多少?外债额度是多少?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100*6.5*1+100*6.5*0.5=人民币975万元

外债额度=800*2*1=1600万

外债便利化政策下,净资产不足、融资需求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以在外汇管理部门核定规模内借入外债

此处请注意,企业净资产为负的,但符合外管关于外债便利化政策要求的,也可以申请借入外债。外管局的硬性要求有四点:

(1)注册地为中关村示范区;

(2)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或者中关村高新技术证书;

(3)非金融企业、非房地产企业、非政府融资平台;

(4) 近两年无外汇违规记录。

主要融资模式

企业间海外直贷:境内机构从境外关联公司、其他境外公司或个人借入本外币,并调回境内使用;

银企间海外直贷:境内机构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金融机构借入本外币,并调回境内使用;

海外发债:经发改委备案,通过承销商在海外发行债券,并将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

外债资金的使用

宏观审慎模式下,融入资金可以意愿结汇;

外债便利化模式下,可以便利结汇

外债业务办理流程

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关于备案,宏观审慎模式下一般需提交如下材料:

1.宏观审慎外债风险加权情况表(企业版)

2.外债申请书

3.借款合同

4.审计报告

5.外管要求的其他材料

外债便利化模式下一般需提交如下材料:

1.外债申请书(这是外管审批的主要咨询来源,一定要详实细致,内容需要包括借贷双方基本情况、借入资金的背景、借款合同要点、外债计划提款和结汇时间、外债资金使用计划、近两年无外汇违规处罚记录的承诺、风险防控措施等)

2.国家高新技术证书或中关村高新技术证书

3.外债合同正本和合同主要条款复印件。

4.中资企业应提供营业执照、审计报告、《宏观审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情况表(企业版)》等材料。

5.外商投资企业应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回执》、营业执照、跨境融资管理模式选择的书面说明等材料。选择全口径管理模式的,应提供审计报告、《宏观审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情况表(企业版)》。

6.外汇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企业的外债规模究竟有多大呢?

说规模之前先把外债口径定义清楚:

外管口径=IMF口径=居民对非居民口径,因而不包括我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借款。

国际清算银行(BIS)按季度公布国际银行体系的合并海外信贷数据(Consolidated Foreign Claims and Other Exposures of Reporting Banks)和国际债券发行数据。BIS的方法是,加总25个经济体上报的其银行对于我国的信贷规模(包括贷款、存款及债券等),然后计算出国际银行体系对我国(含公共部门)的信贷规模。所以,BIS 的口径不包括对非银行部门的负债。与国家外管局外债口径下的居民对非居民原则不同,BIS按照最终偿债风险(ultimaterisk)口径统计,境外分支机构有母公司提供担保的债务被纳入。在海外发行债券数据方面,BIS按季度公布国际债券的发行和存量规模。BIS口径按照最终风险敞口原则,既包括了部分海外分支机构对国外银行的债务(非居民对非居民),也包括了国外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对国内企业的信贷(居民对居民)。而且,国际银行信贷同时包括银行持有的债券形式债权,与BIS另行公布的国际债券余额规模存在重合部分,两者并不能简单相加。

彭博(Bloomberg)的海外交易数据库可实时获得我国企业(含银行)贷款和债券形式外债数据。Bloomberg口径则是对SAFE口径下的企业外债统计进行了部分拓宽,纳入了境内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海外发债和借款情况。与SAFE和BIS口径按季度公布外债不同,Bloomberg口径可获得任一时点的企业外债规模。

所以,如果分析中国外债规模,用彭博的数据是比较全面和及时的,但是由于上不了外网,我就用外管的数据列示一下,看一下趋势:

账面人民币快要烧完了,境外的钱却进不来?大白话教你借外债

根据外管局网站披露的数据,2019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19,717亿美元,基本与2018年末持平。10年以来,我国外债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占GDP的比重也略有上升,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