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儼:出使在即,定不辱命


張儼:出使在即,定不辱命

不見秋雲動,悲風稍稍飛。時值佳節,先祝大家節日快樂呀,假期出行還是要好做防護工作。古時候各勢力間的信息交流離開不使者,能留名史冊的使者大多有些突出表現,比如本篇要提及的張儼,字子節。

張儼是揚州吳郡吳縣人,應該與張溫一樣,同樣來自吳郡四姓中的張氏。張儼在弱冠時就已經有一定名聲,這與其家族背景是分不開的,結合《三國志·朱桓傳》引注的《文士傳》張純、張儼、朱異年少時就交好,一起去拜訪當時擔任驃騎將軍的朱據。

張純是張敦之子,這個“張敦”與“張惇”應為同一人,他也來自吳郡,被孫權徵辟為西曹掾,就是不知他和吳縣張氏的淵源。朱桓、朱據都是來自吳縣朱氏,朱異是朱桓之子,他去拜訪朱據很正常,張純、張儼可能靠的是家族之間的聯繫了。


張儼:出使在即,定不辱命

張純、張儼、朱異三人都以才學聞名,朱據就想考驗他們一下,要求這三人選擇一個主題作賦,作出賦來才能坐下。張儼是以“犬”為題,朱異以“弩”為題,張純以“席”為題,都是在他們視線所及的範圍內選題作賦,這也讓朱據很滿意。

“儼乃賦犬曰:‘守則有威,出則有獲,韓盧、宋鵲,書名竹帛。’”——《三國志·朱桓傳》注引《文士傳》

張儼以博學多才聞名,史料中只記載了他最後擔任的是大鴻臚,對於其早期仕途就用“歷顯位”一筆帶過,至少能瞭解到張儼擔任過不少顯耀之位。張儼一直堅持到了孫皓時期,寶鼎元年(266年)他和丁忠奉命出使晉國,名義上是去弔祭晉文帝司馬昭。

“寶鼎元年正月,遣大鴻臚張儼、五官中郎將丁忠弔祭晉文帝。及還,儼道病死”——《三國志·孫皓傳》


張儼:出使在即,定不辱命

臨行前孫皓還特意為張儼解釋“如今兩國交好,因為你有出使外國的才能,所以才委屈你出使”,張儼回應“承蒙讚譽,就算不能延續先賢的美名,也會砥礪鋒芒,想著不辱使命”,事實上張儼也確實不辱使命。

“對曰:‘皇皇者華,蒙其榮耀,無古人延譽之美,磨厲鋒鍔,思不辱命’”——《三國志·孫皓傳》注引《吳錄》

張儼抵達晉國後,遭到了車騎將軍賈充、尚書令裴秀、侍中荀勖xù等人的輪番刁難,他們都想找出張儼不瞭解的內容來使他屈服,但張儼不負其博聞強識之名,始終沒有屈服,一如他的前輩沈珩héng、馮熙、陳化等人。並且張儼在晉國還不是舉目皆敵,羊祜hù、何楨都與他交好。

“既至,車騎將軍賈充、尚書令裴秀、侍中荀勖等欲傲以所不知而不能屈”——《三國志·孫皓傳》注引《吳錄》

不過張儼最終在返回吳國的途中病逝了,丁忠探聽了晉國虛實,回去就勸孫皓出兵攻打弋陽,不過被陸凱阻止了。

張儼還著有《默記》,《後出師表》就收錄在其中,他在《述佐篇》裡還評價過諸葛亮與司馬懿。此外,張儼的兒子張翰可能在後世更知名些,就是留下“蓴鱸之思”典故的那位,張季鷹。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