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这句诗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是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所作《狱中题壁》诗的头两句。后面两句是大家熟悉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头两句诗作者通过借用“张俭”和“杜根”的历史典故,揭露了顽固派的狠毒,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

谭嗣同写《狱中题壁》诗的历史背景

清朝晚期,面对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蹂躏践踏,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想通过光绪帝进行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8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与新政。9月中旬,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9月28日,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慷慨赴死,史称戊戌六君子。持续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在“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这句诗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谭嗣同塑像


谭嗣同是六君子中影响最大的人,他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变法失败后,有人劝他逃走,他却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被捕后,作《狱中题壁》。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谭嗣同在诗作中为何引用“张俭”和“杜根”历史典故

谭嗣同在诗中之所以引用这两个人的典故,主要是张俭和杜根的事迹刚好可以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

1、望门投止的张俭。

张俭是东汉时期名士,江夏八俊之一。张俭是一个德高望重、嫉恶如仇的人。他住的乡里有个叫朱并的人,是一个趋炎附势、卑鄙龌龊的人,张俭很瞧不起他。朱并怀恨在心,就写了一封告状的信,污蔑张俭与同郡的二十四人结党营私,结果朝廷就下令捉拿张俭。张俭得到消息后仓促逃亡。范晔在《后汉书·党锢列传》中这样写道: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张俭逃命,狼狈出走。跑到哪里,天黑了,就到哪家住宿,没有不敬重他的名气和品行的,虽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望门投止”,就是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谭嗣同之所以用到张俭“望门投止”的典故,主要是他还牵挂着逃亡在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希望他们能够像张俭一样,逃亡在外,也能得到百姓的善待和保护。

在“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这句诗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梁启超

后来,党锢的事解除了,张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还回到朝堂做了卫尉。这也算是谭嗣同对逃亡在外的维新人士的一种美好祝愿吧。

2、忍死须臾的杜根。

杜根是东汉末年定陵人,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志气和节操。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他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当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杜根认为安帝年纪大了,应该亲理政事,于是上书直谏。太后大怒,逮捕了杜根等人,使用缣袋装着,就在殿上打死。执法的人因杜根有名气,悄悄地告诉打杀的人,不要太用力,后来用车子拉出城外,杜根苏醒过来。太后使人检验尸体,杜根假死,三天,眼睛中生了蛆,因此得以逃跑。后来邓氏被诛杀,杜根也回到朝堂,被封为侍御史。

在“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这句诗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戊戌六君子

这里谭嗣同之所以用到杜根这个典故,主要是用邓太后影射当时的慈禧专政,并表达了对慈禧镇压变法者的痛斥。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变法者最终能像杜根一样,可以东山再起的美好愿望。

可以说,谭嗣同用“张俭”和“杜根”两个典故恰到好处,既能表达了当时维新人士的处境,又能表达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愿。由此不难看出,谭嗣同是一个文学造诣很深的人,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