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被这样的教育耽误!

因为这次疫情,很多朋友拥有了充足的亲子时光。

但是实际上这个状态很撕裂。看着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每个父母都希望这样祥和幸福下去。然而一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又不得不焦虑起来。

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长大,要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对竞争、面对各种不确定性。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未来从容一些呢?

直到最近,我看到一位学霸爸爸和他“自闭”儿子的故事,深受启发,对教育这件事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人脉广阔的爸爸和不擅社交的儿子

这位爸爸叫王雨豪,毕业于南开大学,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多少孩子被这样的教育耽误!

作为创业圈的名人,王雨豪人脉非常广,跟谁都能打交道,在朋友圈发个求助信息,都会有很多人响应。

但他的儿子皮皮,却跟他完全相反,自闭、不爱和人打交道。

这让王雨豪十分担心:“长这么大了,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女朋友,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

他带皮皮去看了医生,医生说他有很强的洁癖,包括他不跟人交往,也是因为洁癖带来的社交障碍。

尝试挑战与崩溃边缘

作为一个善于和人打交道的爸爸,王雨豪知道社交的重要性,于是想尽可能地帮皮皮把这扇门打开。

2017年的夏天,他决定做一次重大的推动。他带着皮皮,和十几个朋友一起去瑞典徒步。

徒步意味着要住帐篷,吃的也很随便,每个人背着自己十几、二十几公斤的登山包走119公里,要走5天。

这一百多个小时,对皮皮的洁癖、和人打交道的能力、父子之间的感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发生改变的机会所在。

多少孩子被这样的教育耽误!

然而,事情一开始就不太顺利:第一天王雨豪就把脚崴了,没办法继续走,只能提前坐直升机到了目的地。

令他惊喜的是,皮皮自己坚持走完了全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变化奇迹般地发生了?很遗憾,并没有。

接下来皮皮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

在徒步结束的庆典上,开餐前,皮皮一会儿说想回房间上洗手间(尽管餐厅旁边就有厕所,但因为洁癖,皮皮坚持要回房间上);一会儿又因为钥匙弄丢了,要回去找钥匙。被王雨豪强拉着坐在餐桌上的皮皮,连两分钟都没待住。

王雨豪想不通,儿子是太偏执,还是不想和大家一起吃饭。就在他接近崩溃的时候,一个当心理医生的好朋友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孩子可能在一个临界点上,因为我们这5天走下来压力巨大,这时候你还在逼他,这做的不是一个父亲该做的事。

好的教育成就孩子的独一无二

那天晚上,王雨豪失眠了,他一直不停地问自己:“我为什么像有病一样,一定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擅长的事情呢?”

他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创业,成功、失败、成功、失败,不就明白了一个事情吗:

每个人都不应该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死磕,因为你磕完了最后就八个字“弹尽粮绝,走投无路”。

而成功的企业,都是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放到自己孩子上,怎么就不长记性了呢?

多少孩子被这样的教育耽误!

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上,这个道理也是适用的。

在考试制度的压力下,补短板或许是不得不的选择,但放在人生这个更长维度的竞争中,如果家长只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短板,会让他越来越丧失自信、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成长的动力,变得越来越“不优秀”。

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踢足球的罗纳尔多、打篮球的乔丹、拿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唱美声的帕瓦罗蒂,他们不在乎自己的短板,反而把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这一次,一向不服输的王雨豪向自己的孩子妥协了。

他不再盯着皮皮不擅社交的短处,而是专注于挖掘他的兴趣和潜能,并不断放大它。

因为他相信,未来的成功会更多建立在每个人的独特价值上。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兴趣、爱好所在,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在未来社会里找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幸福感。

多少孩子被这样的教育耽误!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好的教育,应该发现并成就孩子的独一无二。

—THE END—

我是稚水

深度读书,理性思考,认真写作。

感谢读者们的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