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專項刷題5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專項刷題5

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之5

1.《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ㄠ》。”中《霓裳》為唐代著名樂曲名,相傳為唐玄宗所制;《六ㄠ》為唐代有名的琵琶曲。()[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一日晚歸由闕前”的“闕”是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也常用來借指“朝廷”。如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3.投壺是秦漢以後貴族及雅士宴賓的遊戲活動,就是將箭矢投入到裝滿小豆的小口壺中,投中者即獲勝。()[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4.《陽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國的歌曲,當時認為是高雅的音樂。《下里》《巴人》皆為古代楚國的歌曲名,為流俗的歌曲。所以後人用“下里巴人”比喻高雅的文藝作品,用“陽春白雪”比喻通俗的文藝作品。()[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用陽春白雪來比喻高雅、不通俗的文學作品。用下里巴人來比喻通俗、流行的文學作品。

5.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後,流傳到全國各地,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被譽為“百戲之祖”。()[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是崑曲,並非秦腔。

6.敕是我國古代帝王詔令文書的名稱之一,用於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等。()[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7.詔是天子下達臣屬的文體,分為即位詔、遺詔、表詔、密詔、手詔、口詔等,屬於命令式文體。()[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8.注的本義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為對古籍中難懂的字、句加以解釋、疏通。如《水經注》《禮記注》。()[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9.韓愈的《師說》有“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一句,其中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術這六種基本技能。()[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韓愈《師說》中的“六藝”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部經書。

10.章句,剖章析句,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對經書的意義文向,文字進行辨析。()[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1.牒原是文書載體名稱,指用竹或木製成的短簡,是古代官府下行文的文種名稱之一。()[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牒是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

12.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其實本來是六經,還有一本《樂經》亡於秦末戰火。()[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3.《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4.表是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一種公文函件,包括章、奏、表、議四種形式,章以陳情,奏以按劾,表以謝恩,議以執異。()[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應為“章以謝恩,表以陳情”。

15.《史記》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部分,和《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6.符節是綴有犛牛尾的竹竿,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的時候,皇帝授予他們符節,以此作為憑證和權力的象徵。()[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7.符是中國古代軍隊內部用於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金、銅、竹、木等不同原料製成。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18.“胄”指士兵作戰時戴的頭盔,如甲冑、介冑、貴胄、華胄。()[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貴胄、華胄中的“胄”為“後裔”“後代”之意。

19.環、玦、容臭都是古人所佩戴的玉飾。如《送東陽馬生序》“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容臭是香囊,並非玉飾。

20.吉服是古代祭祀時穿的服裝,祭祀為吉禮。據《周禮》記載,古時祭祀上天、五帝時,國君都會穿上吉服。()[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1.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按照官員品級分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可以在上面指畫及記事,防止遺忘。()[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2.馳傳指古代驛站用四匹中等馬拉的車,驛站是古代官方為傳遞軍事情報或接待官員往來而設置的交通機構。()[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3.“鼎”是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人們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之家的奢華生活,可見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用作祭祀禮器外,還用作樂器和裝飾品。()[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用作樂器和裝飾品”錯誤,由“鐘鳴鼎食”可知,鼎用作食器。

24.羌笛是我國的傳統樂器,常用於獨奏。音色高亢清脆,伴有悲涼之感,“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是用羌笛聲烘托了邊塞荒涼的氣氛。()[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5.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為橢圓形或方形,也有動物狀的,除了用來飲酒,也可用來傾酒。()[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6.詔獄,指九卿、郡守一級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能繫獄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7.黥刑、刖刑、劓刑、杖刑、笞刑、髡刑等均是古代刑罰,輕重不一,其中刖刑比黥刑輕。()[單選題] *

錯(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應該是“黥刑比刖刑輕”。黥刑是在臉上刺字塗墨,而刖刑指把腳砍掉。

28.墨刑又稱為黥刑,是在罪人面頰或額頭上刺字,再以墨染之。《水滸傳》中林沖就因罪被刺面頰,發配滄州。()[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29.棄市為死刑的一種。《禮記》:“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即在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用於處決某些罪大惡極者。()[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30.秋決的做法始於西周,除了謀反等大罪可以立即處決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後冬至以前才能執行。因為秋決的人數多,又稱大決。()[單選題] *

對(正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