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项刷题5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项刷题5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之5

1.《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ㄠ》。”中《霓裳》为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ㄠ》为唐代有名的琵琶曲。()[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一日晚归由阙前”的“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3.投壶是秦汉以后贵族及雅士宴宾的游戏活动,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满小豆的小口壶中,投中者即获胜。()[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4.《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当时认为是高雅的音乐。《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为流俗的歌曲。所以后人用“下里巴人”比喻高雅的文艺作品,用“阳春白雪”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用阳春白雪来比喻高雅、不通俗的文学作品。用下里巴人来比喻通俗、流行的文学作品。

5.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到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被誉为“百戏之祖”。()[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昆曲,并非秦腔。

6.敕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7.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式文体。()[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8.注的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如《水经注》《礼记注》。()[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9.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韩愈《师说》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

10.章句,剖章析句,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对经书的意义文向,文字进行辨析。()[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1.牒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是古代官府下行文的文种名称之一。()[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牒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2.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本来是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亡于秦末战火。()[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4.表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一种公文函件,包括章、奏、表、议四种形式,章以陈情,奏以按劾,表以谢恩,议以执异。()[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应为“章以谢恩,表以陈情”。

15.《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6.符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7.符是中国古代军队内部用于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18.“胄”指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如甲胄、介胄、贵胄、华胄。()[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贵胄、华胄中的“胄”为“后裔”“后代”之意。

19.环、玦、容臭都是古人所佩戴的玉饰。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容臭是香囊,并非玉饰。

20.吉服是古代祭祀时穿的服装,祭祀为吉礼。据《周礼》记载,古时祭祀上天、五帝时,国君都会穿上吉服。()[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1.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按照官员品级分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可以在上面指画及记事,防止遗忘。()[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2.驰传指古代驿站用四匹中等马拉的车,驿站是古代官方为传递军事情报或接待官员往来而设置的交通机构。()[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3.“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用作祭祀礼器外,还用作乐器和装饰品。()[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用作乐器和装饰品”错误,由“钟鸣鼎食”可知,鼎用作食器。

24.羌笛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常用于独奏。音色高亢清脆,伴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用羌笛声烘托了边塞荒凉的气氛。()[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5.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为椭圆形或方形,也有动物状的,除了用来饮酒,也可用来倾酒。()[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6.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7.黥刑、刖刑、劓刑、杖刑、笞刑、髡刑等均是古代刑罚,轻重不一,其中刖刑比黥刑轻。()[单选题] *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析】应该是“黥刑比刖刑轻”。黥刑是在脸上刺字涂墨,而刖刑指把脚砍掉。

28.墨刑又称为黥刑,是在罪人面颊或额头上刺字,再以墨染之。《水浒传》中林冲就因罪被刺面颊,发配沧州。()[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29.弃市为死刑的一种。《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即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用于处决某些罪大恶极者。()[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30.秋决的做法始于西周,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因为秋决的人数多,又称大决。()[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